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以前研究空军战略的时候,曾经收集过国家整个的防御态势,其中有一个判断就是,随着国家经济和各方面实力的增长,国家海洋权益的保卫是空军必须配合海军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空军的作战能力要从原有的大陆纵深的防空型空军,向海洋油气权益的保卫能力前进,而且要具备攻防兼备的能力,这是当年研究空军战略的基本看法。
对目前海洋战略的基本判断
目前,这种观点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阐述:
第一,我觉得保卫国家的海洋权益牵涉到国家的主权、两岸的统一、国家今后发展的资源、国家发展的交通线以及整个国家安全的防御纵深,所以海洋权益的保卫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国家利益,是属于国家的核心利益,绝对不能有任何马虎,需要整个国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于我们海洋强国的构建要有一个长远的、基本的判断;
第二,目前我们国家海洋权益不断遭到侵占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既有和周边国家的一些历史问题,更有美国在后面作为推手,来阻碍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这个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个潜台词和最终目的。在中美之间关系方面,矛盾和斗争是主要方面,谈判、和谐是次要方面,我们要有长期斗争的准备,但这个斗争不能够完全用战争方式解决,不能轻易地用武力方式来解决,要有足够的斗争智慧,而这个斗争智慧对于我们来说,保卫海洋权益需要军、民、海、空一体来建设,发挥各自的优势,能不用战争手段就不用战争手段,能把武力解决的方式缩小区域、缩短时间,就尽量缩小区域、缩短时间,这对我们国家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海洋权益斗争的特点
就目前来看,海洋权益的斗争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由于它牵涉到周边一些国家的各自切身利益,以及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背后的推手,所以这个斗争一定会是长期的,不会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第二,它呈现多个方向特点,从黄海、东海钓鱼岛、台湾海峡两岸统一,再到南海,南海又牵涉到多个国家,其中主要包括越南、菲律宾,那么这样一个多方向的斗争对于我们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力量构成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而不是说通过一个很小规模的力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各个方向的力量都需要有,而且这个斗争的过程有一定的突发性,比如最近菲律宾公务船突然射杀台湾地区渔民,这就是一个突发情况,在这种突发情况的应对上,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海巡力量还是很薄弱的,尤其是海巡的空中的力量是非常的薄弱,这就导致你的反应速度和主动地位完全不能适应斗争的需要。
海空一体的战略构建
从我们研究的情况看,现在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国家海监和渔政力量的建设上,要增加空中力量的建设,就是说民用的海监船我们要有,民用的海监飞机我们也要有,船很重要,大家已经认识到没有船就没有岛,没有船就没有海,你要控制海就必须要有船,但是后续的发展和斗争我们会看到有了船还不够,还需要有飞机的配合,在索马里海盗护航问题上,海军编队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只有水面舰艇,反应速度、巡逻范围以及我们做出反应的强度,都是不够的,同样,在海巡这个问题上,也需要加强海监飞机的建设,而关于建设问题,我们的看法是不能完全跟着美国、日本的方式来走,要有一个适合中国特点的海监飞机发展方式,包括:第一,在巡逻的航时、航程上要能够覆盖到我们的海洋权益所必须巡逻到的海域,这个完全可以做到;第二条比较难办,即当我们的海监飞机在碰到对方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的时候,能不能对抗,这是一个问题。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海巡飞机,运12和运8,可以去钓鱼岛,但日本的F15一旦起飞,只能往回跑,没有能力和它对抗,因此我们现在觉得需要一种新的海巡飞机的作战概念,一种低空、低速、高机动飞机。这种飞机的一个特点是飞的特别慢,虽然可能难以理解,但这的确是一个优势,其一,预警机是看快不看慢的,小于150公里速度的目标会被过滤掉,其二,在导弹的瞄准方面,小于一定的速度也会被认为是假目标,不能攻击,拦截不了。这种慢飞机如果具备高机动能力,第三代战斗机在和它近距离空战上是没有优势的。我觉得我们需要这类新概念的海巡飞机,而且这种空战的思路,是西方国家空战还没有的新思路,我们应该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航空业情况的道路,这个是有可能做到的,这个建议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已经具有了一定成果。同时,关于海监飞机我们还要考虑无人机、直升机等相应的建设。总之,如果没有海巡空中力量的配合,我们的海监船队主动性、快速反应能力都是不够的。
还有一条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种概念,即我们的资金投入无论如何是有限的,不能采取军备竞赛的方针,你有什么我就一定要有什么,我们要采用能够破解对方高技术、高投资装备体系的对策性的措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能有一个投资效益最好的海洋强国发展战略。
对目前海洋战略的基本判断
目前,这种观点需要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阐述:
第一,我觉得保卫国家的海洋权益牵涉到国家的主权、两岸的统一、国家今后发展的资源、国家发展的交通线以及整个国家安全的防御纵深,所以海洋权益的保卫问题,已经不是一个一般的国家利益,是属于国家的核心利益,绝对不能有任何马虎,需要整个国家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对于我们海洋强国的构建要有一个长远的、基本的判断;
第二,目前我们国家海洋权益不断遭到侵占已经成为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既有和周边国家的一些历史问题,更有美国在后面作为推手,来阻碍中国的崛起和发展,这个是美国重返亚洲战略的一个潜台词和最终目的。在中美之间关系方面,矛盾和斗争是主要方面,谈判、和谐是次要方面,我们要有长期斗争的准备,但这个斗争不能够完全用战争方式解决,不能轻易地用武力方式来解决,要有足够的斗争智慧,而这个斗争智慧对于我们来说,保卫海洋权益需要军、民、海、空一体来建设,发挥各自的优势,能不用战争手段就不用战争手段,能把武力解决的方式缩小区域、缩短时间,就尽量缩小区域、缩短时间,这对我们国家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
海洋权益斗争的特点
就目前来看,海洋权益的斗争呈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由于它牵涉到周边一些国家的各自切身利益,以及美国这个超级大国背后的推手,所以这个斗争一定会是长期的,不会很快就能得到解决;
第二,它呈现多个方向特点,从黄海、东海钓鱼岛、台湾海峡两岸统一,再到南海,南海又牵涉到多个国家,其中主要包括越南、菲律宾,那么这样一个多方向的斗争对于我们国家维护海洋权益的力量构成就提出了一个很高的要求,而不是说通过一个很小规模的力量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各个方向的力量都需要有,而且这个斗争的过程有一定的突发性,比如最近菲律宾公务船突然射杀台湾地区渔民,这就是一个突发情况,在这种突发情况的应对上,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海巡力量还是很薄弱的,尤其是海巡的空中的力量是非常的薄弱,这就导致你的反应速度和主动地位完全不能适应斗争的需要。
海空一体的战略构建
从我们研究的情况看,现在最重要的一条,是在国家海监和渔政力量的建设上,要增加空中力量的建设,就是说民用的海监船我们要有,民用的海监飞机我们也要有,船很重要,大家已经认识到没有船就没有岛,没有船就没有海,你要控制海就必须要有船,但是后续的发展和斗争我们会看到有了船还不够,还需要有飞机的配合,在索马里海盗护航问题上,海军编队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个问题,只有水面舰艇,反应速度、巡逻范围以及我们做出反应的强度,都是不够的,同样,在海巡这个问题上,也需要加强海监飞机的建设,而关于建设问题,我们的看法是不能完全跟着美国、日本的方式来走,要有一个适合中国特点的海监飞机发展方式,包括:第一,在巡逻的航时、航程上要能够覆盖到我们的海洋权益所必须巡逻到的海域,这个完全可以做到;第二条比较难办,即当我们的海监飞机在碰到对方第三代高性能战斗机的时候,能不能对抗,这是一个问题。从目前来看,我们的海巡飞机,运12和运8,可以去钓鱼岛,但日本的F15一旦起飞,只能往回跑,没有能力和它对抗,因此我们现在觉得需要一种新的海巡飞机的作战概念,一种低空、低速、高机动飞机。这种飞机的一个特点是飞的特别慢,虽然可能难以理解,但这的确是一个优势,其一,预警机是看快不看慢的,小于150公里速度的目标会被过滤掉,其二,在导弹的瞄准方面,小于一定的速度也会被认为是假目标,不能攻击,拦截不了。这种慢飞机如果具备高机动能力,第三代战斗机在和它近距离空战上是没有优势的。我觉得我们需要这类新概念的海巡飞机,而且这种空战的思路,是西方国家空战还没有的新思路,我们应该走一条适合我们国家航空业情况的道路,这个是有可能做到的,这个建议也不是随便说说的,已经具有了一定成果。同时,关于海监飞机我们还要考虑无人机、直升机等相应的建设。总之,如果没有海巡空中力量的配合,我们的海监船队主动性、快速反应能力都是不够的。
还有一条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在建设海洋强国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一种概念,即我们的资金投入无论如何是有限的,不能采取军备竞赛的方针,你有什么我就一定要有什么,我们要采用能够破解对方高技术、高投资装备体系的对策性的措施,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能有一个投资效益最好的海洋强国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