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男,54岁。3个月前,因感全身骨痛,以左髋部为甚,伴间歇性低热,来我院就诊,查Hb100g/L,WBC3.4×109/L,分类正常。骨盆摄片左髋部未见异常。于1986年11月16日住本院外科。入院后,予对症治疗,但骨痛日益增剧,且以左胸、腰椎、左髋部为甚,活动受限。伴高热,曾解黑便1次。化验全血细胞进行性下降,故于入院后第8天转入内科。查体:T38.7℃,恶液质,皮肤可见散在瘀点、瘀斑,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胸骨压痛明显,心脏未见异常。肝肋下5cm,脾肋下2cm。左髋关节骨压痛明显。实验室检查Hb58g/L,WBC1.6×109/L,中性23%,淋巴49%,嗜碱1%,单核4%,浆细胞1%。异常组织细胞22%,计数100个白细胞见中晚幼红细胞各2个,见到吞噬脂肪之吞噬细胞。血小板70×109/L,RC0.9%。血AKP17U,血培养阴性。大便潜血强阳性,三次两个部位骨髓穿刺基本为干抽。骨髓象见细胞整个结构破坏,破碎的胞核呈嗜碱性,破碎的细胞散在于无一定形状的嗜酸性物质中。诊断骨髓坏死,恶组?骨髓活检:外观呈粉红色,髓质疏松,极易断裂。印片后,瑞氏染色镜下改变同骨髓象。骨髓活检:切片光镜下见骨髓组织内细胞整个坏死,呈现一片红染景象,细胞结构完全消失,仅见细胞轮廓。病理诊断:骨髓坏死。骨盆摄片见左股骨上段粗隆下有一境界不清之密度减低区,疑骨质破坏。腹部B超:肝脾肿大,腹主动脉旁,胰腺上方见一直径1.5cm肿大淋巴结。临床诊断:恶阻?骨髓坏死。给予抗生素、输新鲜血等治疗,但高热稽留,病情迅速恶化,于入院第13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