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信贷”的“1+1>2”反贫困效用探究

来源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sx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保险、农业信贷作为农村金融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转嫁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07-2018年中国部分地区相关农村数据,并基于修正的S-W模型,实证分析了“保险+信贷”对农业经营性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保险+信贷”充分发挥出“1+1>2”的反贫困效用,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可以提高农民的农业贷款规模,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在参加农业保险的情况下,农业信贷水平提高1%,农业经营性收入增加0.085%;在获得农业贷款的基础上,农民参加农业保险,农业保险保障水平提高1%,农业经营性收入增加0.043%.
其他文献
肿瘤转移是肿瘤向恶性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导致90%癌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其发生发展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而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肿瘤转移的关键步骤。发生EMT的肿瘤上皮细胞会丧失极性,与周围组织细胞和基质的粘连减少,同时上皮表型缺失,逐渐转化为更有利于转移的间质表型,促进癌症的发展。另外,肿瘤的侵袭和迁移也需要血管网
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是一个功能分化出来的系统.因为该系统的参与者与后果承担者的多元与多层次,加之该系统在时间维度之下的变动不居,所以它呈现出高度的复杂性.拘泥于“
有机小分子催化因其特有的优点,近些年一直是研究热点。在众多的有机小分子催化剂中,硫脲和方酰胺类手性双功能催化剂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廉价、易得的异斯特维醇为起始原料,分别在其4位碳和16位碳进行结构改造后通过硫脲单元或方酰胺单元与手性环己二胺或其衍生物桥联,制备了两类共12个硫脲类和方酰胺类新型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对合成的一系列双功能催化剂在不对称Michael加成反应中的催化性能进行了考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