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改的建议与思考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g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考试成绩的统计与分析,总结近年来《原理》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的问题是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较低,没有很好的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较少去把握学生所关注的实际问题。通过综合了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原理》课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包括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内涵式提高,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考试方式的改革。
  教学改革内涵式提高案例式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以下简称《原理》)的教学改革,是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项前沿性的重要课题。本文试从某校《原理》课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教学效果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原理》课教改的几点具体建议。
  一、某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成绩统计与分析
  随机选取了2009~2011年级,共8个大班的学生成绩来进行分析。该课程共计48个学时,3个学分。考试试题分为单选题30%,多选题10%,简述题20%,分析题20%,论述题20%;难度方面,容易题35%,中等难度40%,难题25%,应得分数为75~85。考试时间为课程完成后1周。通过分数的平均数和标准差等能清晰明确地显现出成绩的分布特征,进而可分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课程的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从8个大班的总体情况来看,除了信科2011外,其他7个大班的考试成绩平均值均在75~85之间,说明8个大班对该课程的掌握总体较好,较好的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标准差介于6~13之间,这说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整体水平较为平衡。
  图1为不同班级考试平均分与标准差的相关性图表,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班级考试分数平均值与标准差之间的关系:平均值与标准差成负相关关系。这说明,从班级个体来说,班级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仅反应在平均分上,而且反应在标准差上。以信科2011为例,该班级对知识的掌握较差,则平均分较低,班级整体发展不平衡,其中不及格率竟然占到23.85%。另外,从不同年级来看,按照2009,2010,2011的顺序,平均分呈现下降趋势,标准差呈现上升趋势,这可能是由于学风逐年下降所引起的,应该引起一定的重视。
  图2为不同班级考试各个分数段的分布率。从图2可以看出,不同班级的成绩分布率略有不同,但总体来说,符合正态分布。对于信科2011班级的成绩,应该引起重视和思考。
  二、《原理》课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在教学学时有限而需要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教师尽量向同学提供更多的信息量,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课堂讲授过程中,在主要和重点等问题中使用相关的录像视频和图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兴趣,也使学生加深了理解。
  但从课堂效果和任课教师的反映情况来看,高校的《原理》课教学效果不甚乐观。学生的问题主要是大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较低,对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有所反感,学生没有很好的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的问题主要反映在较少去把握学生所关注的实际问题。学生的不合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近年来,《原理》课的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值得高等院校《原理》课教师的深思。
  三、《原理》课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和思考
  1.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的基本模式可概括为:“案例-探究-反馈-探究-总结”。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多角度的调动每个学生发言;为达到总结提高的目的,发言完毕后,应由老师点评,总结出系统性和规律性的知识点。
  2.内涵式提高
  教师应该提高对《原理》课的认知程度,熟悉世界形势的最新发展变化,加强任课教师团体的理论修养,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讲课比赛,观看学习优秀的政治理论课的视频公开课等。
  3.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网络平台比如创建教师个人主页,可以让老师更好的跟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教师应该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并使用视频和图像资料,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考试方式的改革
  采用多样化考核方式,把握主观性的命题原则,设计开放式的考试方式,形成一整套新的考核方式。
  四、结语
  本文通过对《原理》课考试成绩统计与分析,从教学经验出发,系统地总结近年来《原理》课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综合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原理》的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和思考。主要建议如下: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内涵式提高,推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考试方式的改革。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原理》的教学改革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丹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案例教学法探究[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2,3(03):58-62.
  [2]李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案例教学实效性探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08):148-150.
其他文献
结合农业工程学科中数字农业与农业物联网农业信息化导学团队的构建与实践,以平台建设为基础,领军人才为核心,探讨了以情感、学术、管理、成果作为核心要素的团队构建模式和
<正>平板菌落计数法是将待测样品经适当稀释之后, 其中的微生物充分分散成单个细胞,取一定量的稀释样液接种到平板上,经过培养,由每个单细胞生长繁殖而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即
泰万菌素是动物专用第三代大环内酯类药物,唯一能真正到达支气管腔,杀灭支原体的药物,其抗菌效价是泰乐菌素的5~10倍,替米考星的2~5倍;碱性侧链能有效改变细胞内pH值,抑制蓝耳
从我校建环专业的培养方案及目标出发,分析了石油高校建环专业开设气体液化实验的必要性.首先探讨了气体液化实验平台的建设方案.经过对比,液化流程选用单级混合制冷循环;从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节能控制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稳定施工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我国社会总能耗主要有建筑能耗、工业能耗、交通运输能耗,其中建筑能
计算机网络实验是计算机网络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内容的好坏影响着整体的教学效果.论文总结了几年的实际经验,修订实验指导书,使得实验步骤程序化,逻辑性强,适于逐条操作
根据生物系统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以及国内外该学科领域的迅速发展,对创新性实验教学进行了探索。①对原有课程的实验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加强实验内容的设计综合性和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