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习作演绎生活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ee19820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将习作与生活结合?首先,我精心研读教材,了解教学目标,并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初步设计教学过程,再与同年级组教师共同研究,最终定稿。为了调动学生兴趣,我特意组织了一场拔河比赛,请电教老师专门拍摄了一段录像。
  上课铃响了,我微笑着走进教室。“同学们,请你们回忆一下学校曾经开展过哪些集体比赛项目?你最喜欢什么项目?”这一问,学生记忆的闸门一下子被打开,七嘴八舌地说开了:“我最喜欢跳长绳”“我最喜欢拔河”。他们快乐地说着,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我接住话语:“有一位同学,他也喜欢拔河,还写了一篇有关拔河的习作,想读读吗?”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认真读一读,找出这篇习作值得你学习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交流后,我让学生对照文本中教师的“眉批”和“总批”,比较一下,自己有没有把存在的问题找出来。不少学生找出了主要问题,我顺势表扬了他们:“你们真了不起!老师发现的问题你们都找出来了,你们也能当小老师了。”学生兴奋的表情写在脸上。
  接着重点指导修改第5段(学会把重点部分——拔河的场面写具体),为了改好这部分内容,我把事先准备的录像放给学生看,学生看到自己拔河时的镜头,忍不住哈哈大笑,课堂的气氛又一次活跃起来,学生的话匣子也打开了,有的已经在下面说起来。“请选择其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两个同学,抓住他的动作、姿势、神态仔细观察,然后再和周围的同学交流。”
  “下面谁来说给大家听?”唐联昊第一个高高地举起了手,他迫不及待地说:“那天的比赛真是太激烈了。同学们齐心协力,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后拉。你瞧,大力士王磊将绳子扛在肩上,背对同学,像纤夫背纤似的往后拉,小脸涨得通红。”虽然只抓住了一名选手的动作,但我还是带头为他鼓起掌,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胆小的翟忍也高高举起了手,“比赛开始了。双方队员握紧绳子,他们一个个脚蹬着地,身体向后倾,拼命向自己的方向拽绳子。绳中间的红绸带一会儿移向五(1)班,一会儿又移向五(2)班,摇摆不定。双方的拉拉队员们,也齐声呐喊,不停地为自己队擂鼓助威。我的手都拽红了,可绳子还是不动一下,双方进入僵持状态。此时,我方的队员们一个个都红了眼,有的人脸憋得通红,有的人龇着牙、咧着嘴在用劲,还有的人双手紧握绳子铆足了劲向自己方向拉。最后,我们队使出了全力,随着拉拉队的喊声,红绸带一下子移向了我方,我们胜了。”说得真好,既关注双方队员的整体表现,又说出了自己的感受。“作文大王”梁芙蓉胸有成竹地举起手,有条不紊地说道:“扣人心悬的时刻到了,场面立即由低潮转向高潮,同学们的呐喊声融成一片,选手们拍拍手,蹬蹬脚,活络活络筋骨,然后提起粗粗的拔河绳,摆好了pose,成弓步式,用脚顶着脚。哨声一响,同学们便使出吃奶的力气,用力拉紧绳子,只见他们的手都勒红了,汗珠滚滚,红绸带始终在中间。瞧,领头的韩浩,知道自己是排头兵,对后面同学影响很大,身子往后倾斜,双手像螃蟹的钳子一样,紧紧地抓住绳子不放,汗珠顺着脸颊滚落下来,他的脸红得像关公一样,两眼如铜铃,恨不得自己是大力士。突然(1)班像发威一样,把红绸带一下子拉到他们一边。‘嘟——’(1)班赢了第一场。下一场要赢,我在心里默默地给队员们打气。健儿们交换了一下位子,腮帮子鼓起,面红耳赤、气喘吁吁,像一个个钢铁战士,重新拿起了绳子。‘嘟——’此时此刻,心声都能摸得着,加油呐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健儿们紧闭着呼吸,身体几乎躺着,肌肉紧绷,身上的汗毛发直,头发竖起,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红绸带也慢慢靠近(2)班。‘嘟——’我班赢了!”随后,同学们的发言异彩纷呈,于是,我安排学生开始自我修改习作。
  下课铃响了,我宣布下课,学生却意犹未尽。我宣布:当天的语文作业只有一项:日记 (题目:话说今天的语文课)
  第二天,当我打开学生的日记,不禁怔住了:
  “今天的语文课,老师引导得特别细致,同学们听得特别专注、特别投入,比赛的过程都是我们平时亲身经历的,不知不觉中,我们学会了修改习作,不知不觉中,一篇优秀的习作便跃然纸上。原来习作如此简单!
  当屏幕上出现我们班和五(1)班拔河的画面时,同学们兴奋地叫起来:王磊、翟忍……一个个熟悉的面孔。这是我第一次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看着激烈的比赛场景,听着震耳的叫喊声,我仿佛回到了拔河赛场……”
  想不到,指导学生在生活中选择写作素材,让习作演绎生活,会这么事半功倍!可见,没有生活,就没有习作。离开了生活,习作就成为无米之炊,无源之水。
  以儿童生活为内容的习作教学是儿童生活中言语交际的一种需要,通过以生活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认识,形成主体人格。这使我认识到写作是生活的需要,不是一种点缀,不是一种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我们要让学生放飞心灵,放飞希望,用纯真去感悟生活,用笔触去抒写生活。让习作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游戏。
  (作者单位: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
其他文献
实施“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老师们都在为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着探索与实践。我也常常在反思:我的语文课堂是有效的吗?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 师生和谐——为有效课堂奠基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有效教学,营造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必不可少。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教师要努力做到:  1. 课伊始,情已生。在课堂启动阶段,教师要充分利用
创设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一直以来就是教师们关注研究的问题,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变“学堂”,教师要做“导师”。    一、 激发情趣,发挥主体地位的关键    一位教师在执教《青蛙看海》一课时,就巧妙地创设了一个活动体验的情境,让学生充当了一回小青蛙,和小松鼠一起一级一级地跳台阶,登山顶。  师:小松鼠已经跳到前面去了,小青蛙们,咱们一起去追赶小松鼠吧!一级、二级,跳,
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研究中最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从企业角度看,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体系的产权基础,它决定了内部治理机构的构成和运作,并对整个公司治理的效率发
前不久,我到兴化参加了一个语文教学的研讨活动。会后,去郑板桥纪念馆看了看。  郑板桥的一首题画诗吸引了我:“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由这首诗,我联想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的一些问题。虽然郑板桥讲的是艺术,然而其中所蕴含的道理还是有某些相通之处的。  记不得是什么人说的了,要“崇拜思考”。的确,做什么事都要经常反思。郑板桥之所以在画画上会有如此高的成就,恐
多年来的观察和实践告诉我,教师只要好好地把握语文课堂上的“力”度,那么语文课堂才能走向智慧,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张扬个性,自主学习,充分发展,享受语文学习的快乐,感受智慧的力量,使课堂充满智慧的挑战。    一、 拾起童心,让教师磁力充足    教师蹲下来拾起童心,不仅是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要尊重、欣赏和宽容学生,也是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是师生间对话、合作的课堂,一起走过的课堂。  非常清晰地记得
股指期货从1982年出现至今已有25年的历史,但在中国金融市场还是个新生事物。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正式在上海挂牌成立,成为中国第四家期货交易所。首个股指期货品种
21世纪,我国建筑施工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与机遇相对应的,建筑施工行业内也充斥着各种激烈的挑战和竞争,建筑市场增速减缓,建筑施工企业增速过快,建筑施工市场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