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的尊严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btx3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酒香不怕巷子深,大家都知道那个专门撬边的缝纫店的所在。
  走过去,发现这家缝纫店实在不该叫“店”,灰白水泥墙夹着一道窄门,门上空空如也,一个有关“缝纫”的标志都没有。门内也就三四平方米的空间,放着一张矮桌和一架缝纫机,四十多岁的女人坐在缝纫机旁忙活,我往门口一站就挡住了她的光线。她抬头笑问:有事啊?
  我挤进去,把半腰裙坏了的隐形拉链展示给她看。她接了,一反一正两道工序,这样的活计现在已经很少有缝纫店愿意接。她改装的过程中发现缝得不到位又把已经装好的拉链拆开了重新弄一次,直至与原先没有区别,才交给我。我接过来,问她多少钱,她说4块钱。给了她5块钱,说不要找了,她却坚持找了一个硬币给我。她的好名声就是这样来的,老顾客都说她有两个特点:一,要价不贵;二,所有小活她都愿意接。
  听说这个女人一条腿不方便,就算半个小时5元钱,一天8个小时劳作,收入是80元,也就混个糊口。但她从不多收一元钱——她就这样坚忍而自尊地活着,让人心生崇敬。
  我向来对手艺人怀有崇敬。就像这个女子,居陋巷、住窄棚,貌不惊人话不多,但她常常被人赞美地提起,她在清廉中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被接纳和被敬仰。
  世纪广场边,有个专事修拉链的老师傅,也是满脸写有庄严。他常年在一柄大黄伞下静坐,收音机里播着淮剧。他方脸、白发、大手指。有人来,就放小了收音机的音量,很认真地修拉链。修好,给拉链打上蜡,检查一番,确定无瑕疵,再交付对方,收钱。整个过程也许就说一两句话,生意做完继续听收音机。他收的也只是一块或两块钱,但他往那儿一坐就是一身尊严。
  幼儿园旁那个修鞋老头跟他截然相反的性格。每双鞋来,他都边整理边跟你聊这个鞋好还是孬,好如何孬又如何。聊好了,鞋也修完了。他修的鞋经久耐用且不显痕迹,如果你自带鞋底给他,他也没多少意见,收个1元钱手工费他也很热情。他整天乐呵呵的,和蔼平和里充满对鞋客的尊重也充满对自己的尊重。
  我常常从这些手艺人身上读到一份自尊。自尊是什么?是识得自己、肯定自己,并通过善待他人从而善待自己。
其他文献
纯净的白瓷板上,浓浓淡淡的靛蓝晕染开来,那是元代诗人马致远笔下的瘦马与旅人吗?寥寥着墨,意韵浓浓,令人遐思无限。
难得去一趟北京,故宫是许多人的首选。无论何时前去,除了感叹故宫的伟大,难免会抱怨两句:怎么又在修!怎么还在修!  没办法,本来就是木建筑,又历经了几百年氧化、霉菌、虫蛀、酸雨、雷电,加上每年上千万世界各地游客的洗礼。维修是正常的,不维修才要出问题。  这些话,李永革听了近40年。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李永革还是故宫古建修缮中心主任,他这个职位,搁
介绍了采用Siemens S7—300系列PLC和Pro—face人机界面为某工厂生产自动化流水线设计的方案及实现过程,给出了控制系统结构、主程序流程图及程序设计的关键,阐述了HMI的设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