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瓶颈与对策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yingh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高中阶段进行词汇、文化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载体。反观和研究我县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虽然教师普遍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但我们的教学实践和学生阅读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文拟从深入剖析我县英语阅读教学现状,找出瓶颈所在,挖掘传统英语阅读教学的优点,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实现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大幅提升。
  关键词: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瓶颈与对策
  一、 我县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首先,采取调查问卷的方法,通过阅读障碍、阅读策略、文化意识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我们发现74.1%的学生意识到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但平时仍缺乏对文化背景知识的积累。在语意理解方面,对文章的把握只停留在表层,不理解内涵,难以做出推测和判断的学生有
  40.7%,说明学生在文本的逻辑判断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英语教师比较重视阅读策略的指导,但是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教师的教和学生的掌握上存在明显差距。
  其次,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反思,教师将阅读分了三个步骤: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教师在深入挖掘语篇中词汇和句型结构的基础上,用了一节课的时间深入讲解练习了文本中的语言知识。这既符合学生的阅读认知发展,也符合高中阅读课程的基本框架。但学生对文章的脉络把握不准,内容理解肤浅。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文本的特点以及独有的阅读方法一无所知。
  由此观之,我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基本属于传统型的,有一定的优势,但缺点更突出:教师大多数情况下采用“自下而上”的理解方式,学生对语法和词汇的掌握是透彻的,却忽略了学生对语篇整体欣赏能力。所以传统英语教学在阅读策略的培养和训练基本上只停留在略读,查读。教师没有对语篇深入分析,忽略文本的基本特征和特点,没有根据文本的体裁和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阅读策略。
  二、 在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寻找突破口
  在不断地思考、分析和研究中,我们发现语篇分析理论既重视语言点也重视语篇的整体结构,认为阅读过程是读者和作者及语篇之间相互交际的过程。教师应立足于整篇课文的分析理解和掌握,从篇章的整体出发,先分析理解篇章结构,然后分析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使学生在通览全文的同时掌握文章的主题,并掌握句子在表达篇章整体意义上所起的作用,避免传统阅读教学中孤立学习语言的现象。语篇教学可以让学生最大量得获取文章所传递的信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了理论的支撑,在教案的改进中,我们试图重新确立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制定直接决定了教师将采取的教学步骤以及重难点突破。例如:必修3 第三单元的阅读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中我们第一次确立的技能目标为to help students learn to understand the play and learn how to appreciate a play在我们集体备课讨论之后,我们将技能目标具体化为to help students to find out the characters and use adjective to describe characters according to their words,meanwhile,to help about 20 percent of the students retell the play in their own word。
  在教学改进中,重难点的突破过程也是师生共同对语篇的一个解读过程。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完成对语篇的解读,应该根据语篇的文本特征、文本内容、文本结构和语言特征来突破我们教学的重点。文本特征是语篇的外在形式,文章的标题、图片、图表、字体等信息都是语篇的具体体现形式。依据文本特征,我们可以很快辨析文章的体裁。针对不同体裁的文章,我们就可以决定突破重难点时应该采用的阅读策略。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在每篇课文的前面增加文本特征、文体特点和阅读策略分析显然是十分必要的。
  三、 在选择策略中提升阅读能力
  一是注重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策略的指导。目前的高中教材的文本普遍以记叙文和说明文为主。例如对于记叙类文章,教师指导学生按照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按照事件的发生、起因、结局来梳理文章。侧重对人物性格的分析和故事情节发展的把握。在我们的教学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对《选修7》第一单元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侧重对Marty的情感发展变化利用图标进行了梳理,深层次地挖掘了人物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教学效果良好。
  二是注重训练学生的分析、归纳、概括能力。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中心思想,所有段落的展开都是围绕着这一中心思想。每個段落通常会有一个主题句,尤其是说明文。教师在阅读训练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学会寻找主题句。在一个段落内,训练学生分析句子与句子直接的逻辑关系。段落中的其他句子必定用来解释、支持和发展主题句;句子和句子直接通常存在并列、递进、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并且通过关联词语加以链接。
  三是强化学生的推理判断策略训练。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推理判断能力首先要教会学生借助关键词准确定位原文中的细节,熟读原文。其次,要利用以后的知识对文本细节进行解析,由表及里,层层递进,挖掘词汇和句型在语境中的深层次含义。最后,要结合上下文语境,整合上下文中的有效信息,根据各个点之间逻辑关系得出结论。
  四是培养学生猜测词意的能力。教会学生根据词汇在句子的功能确定词汇的词性,利用构词法的相关知识对词汇进行初步的判断。依据作者的行文逻辑,句与句之间的逻辑联系,确定词汇的具体含义。词汇往往有它的同义或者反义词出现在文章的上下句,或者上下句之间的对照、解释、例证、转折、因果等逻辑关系会提示我们词汇的具体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莉.如何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J].云南教育,2007(6).
  [2]张琳琳.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0(6).
  作者简介:付小军,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文萃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求多元表达式的范围,可以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x,构造函数f(x)求出对应值域得到所求范围。消元方法多种多样,技巧复杂变幻莫测,掌握常规消元方法,则能以不变应万变,从容应对。  关键词:常规代入消元;三角消元;逆消元;整合消元;主元法;图像法;构造法  函数概念: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的元素y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
摘 要:曾经有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对人一系列活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人在各种交往方式中:“听”占交往活动中的45%。这个数字告诉我们,听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榜样示范;倾听兴趣;倾听方法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与技能,无论是什么样的学习方式,“会听且听得懂”是学生学好各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前提条件。因此,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听”显得尤为重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
摘 要:《课标》指出,品德课程要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生活中无数的例子告诉我们,体验所涉及的感官愈多,就愈容易成功,愈令人难忘。  品德课上没有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缺乏真实的体验的活动设计比比皆是,所以,创设情境,设计真实有效的体验活动,对学生情感的升华、品德的形
摘 要:以交互式电子白板为研究对象,通过结合人教2011版八年级生物(上册)课堂实例《鸟》,介绍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从多角度剖析交互式电子白板在生物教学中的优势,并探讨了电子白板对生物课堂教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黑板和屏幕投影相比,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模式切换、智能绘图、重点放大、聚光强调和桌面截屏等功能在生物课堂上显现出独特优势。白板在供教师随时调用、方便教学的同时,可将抽象知
摘要:语文素养包含了多方面内容,它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而对这个能力的培养除了课堂之外就是课外阅读,关于课外阅读包括的内容又是广泛的。因此,本文以北宋词坛上两位巨匠柳永和周邦彦为例,通过慢词这一相同体裁不同风格内容的对比,来了解作家个性气质与生活时代对其创作的影响,进一步明白诗歌鉴赏当中知人论世的重要性,从而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素养;慢词;比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摘 要: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对计算机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把计算机引入到高中阶段作为学习,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由于教育普及的程度不同,使国人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作为计算机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个阶段加强指导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有效学习。基于此,本文将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建立师生交流平台,实现互动学习,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多媒体优势等四点展开可
摘要: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时在“教学建议”中明确了教师的角色地位——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享有自主表达的权利,语文教学应该在平等对话中进行。教师在推进“对话教学”中的有效举措,也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关键词:对话;语文教学;教学举措  教学对话,如何诠释?我认为教师、学生与文本,这三要素缺一不可
摘要: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及状况,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乐趣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学语文阅读兴趣的重要性。语文阅读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培养兴趣;小学语文;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语文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锻炼学生的
摘 要: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列举出解决高三复习过程中的多信息的问题,通过识破关键词、识破图像的例题分析,感受关键词、图像的斜率、截距、函数关系的重要意义,学生只要擦亮眼睛,慧眼识珠,复习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慧眼;关键词;图像  在高三学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理综者得天下,在理综中得物理者得天下”,可见学生对于物理是十分重视的,另一侧面也反映出,学生对于物理也存在着一种畏惧。想
摘 要:本文以人教版必修一中“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一课为例,分析在新课程背景下在网络环境下移动平板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关键词:智慧教室;移动平板;生物教学;光合作用  一、 教学设计  (一) 创设情境  教师提问: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从哪里来?  (二) 海尔蒙特柳树实验  (1) 教师播放flash课件,分析海尔蒙特实验,指出该实验设计的巧妙以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