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iR-222(Homo sapiens miR-22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3,TIM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运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2与TIMP3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22、TIMP3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原位杂交检测显示,在62例胃癌组织中miR-222阳性表达率为86.67%,与癌旁对照组22.5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62例胃癌组织中TIMP3阳性表达率为19.35%,与癌旁对照组75.8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miR-222的表达与TIMP3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光密度值检测发现,miR-222的表达随着胃癌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的演进而增加,且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miR-22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TIMP3的表达随着胃癌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的演进而下调,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TIMP3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结论: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222和TIMP3蛋白低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检测miR-222和TIMP3对预测结肠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