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电力应急管理教育的途径探讨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安全是创建安全文明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学生的健康成长息息相关。通过开展电力应急管理教育和体验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电力科学常识和电力安全知识的认识,学习电力应急避险自救技能,进一步加强学生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有利于营造校园电力安全文化基因,建设安全美丽和谐校园。
  一、初中生电力应急管理教育的意义
  初中生大都处于12-16岁,好奇心强、精力充沛,对任何事情都想尝试一下,尤其是电力驱动的各种发光发亮器件或活动物体,但他们对电力的好奇与自身对电力的认知、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存在很大差距。一旦他们在缺少教师或家长监督下应对电力突发事件时,就很容易发生触电危险,甚至造成人员伤亡。
  当前,由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而且有关部门和学校对电力应急管理教育的认识不足,很多学校的电力应急管理教育不够系统,理论与实际联系不够强,造成学生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意識和能力远远不足,需要改善和加强。让初中生初步意识到电力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在电力突发事件中积极做好应急安全避险,不盲目施救,这对自身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生电力应急管理教育的途径探索
  初中生电力应急管理是指在电力突发事件后,学生根据电力突发事件的范围大小以及应急教育指定的程序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过程。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班级活动、班集体建设等多种教育途径,引导学生提高对电力科学常识和电力安全知识的认识,掌握一些电力应急避险自救的技能,从而提高他们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
  1. 课堂教学是基本途径
  课堂教学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和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具。通过课堂教学,着力构建学生电力应急管理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的教学中,各类问题要兼顾,通过良好的互动,让课堂包含各层次问题。创造性问题仍须与认知记忆性问题、推理性问题及评价性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教育。
  2. 班级活动是模拟预演
  班级活动是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有目的地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实现的相互配合的动作系统。电力应急管理教育有较强的目的和严格的要求,要求教师加强对活动的管理和指导。例如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情景模拟中,要着力建立一种有效的运行机制,包括达成目标、活动原则、教育内容、活动安排、科学评价等。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我,充实以上条件,才能在电力应急主题班会、电力应急主题竞赛等班级活动中避免活动的形式化、随意性和短期行为,保证活动的实效性。
  3. 班集体建设是有力保障
  班集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设立宏观的电力应急目标,也要推进微观的应对策略;既要有刚性的保障制度,也要有柔性的精神渗透;既要引领学生的电力主导价值观念,也要尊重学生的文化意识形态;同时,还要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作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对班主任和从事电力应急教育的教师提出了高标准、高要求,班主任要在学习中汲取知识、在实践中锻铸技艺,并充分利用电力行业的政府资源和专家资源,积极与电力相关主管部门探讨电力宣传进校园、电力应急专家进校园、进班级的创建活动。在具体的操作中,可采用“案例 诊断 ‘互联网 ’”的联动结构,按照针对呈现电力应急教育问题、与电力应急教育专家诊断探讨、借助“互联网 ”技术逐步深入地进行论述,从而增强现场感和可操作性,在班集体文化中融入电力安全文化基因,让学生更加自觉养成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
  4. 社会实践是试金石
  在教师的组织和监督下,初中生参加社会实践,能全面了解电力行业、认识电力行情,增长电力知识、为电力行业奉献小小力量,并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培养品格,这对加强学生自身独立性也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在电力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下,组织学生参观变电站等电力设备设施;在电力主管理部门的共同组织,充分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创建“小电士”队伍,在仿真场所体验各种电力突发事件的应对管理,让“小电士”融入各种角色处理电力突发事件,培养真正可操作的应急技能。
  通过以上途径探讨,让知电节电融入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促进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也让学生为创建平安城市、创建安全文明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责任编辑 韦英哲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一线数学教师在复习课上要么采用题海战术(学生做题,教师讲题),缺乏针对性;要么将知识点按照单元顺序再次评讲(各个知识点平均用力,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听得麻木),复习缺乏系统性。  传统的复习模式忽视关键词,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在重复的讲授中被淹没、被隔离,知识点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关联,不利于学生的记忆,没有达到复习的真正目的。而用思维导图复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期刊
语音作为英语语言要素之一,是英语学习的基础。《英语课程标准》对语音素养提出了五级目标。不少英语教师在语音教学上对内容和目标把握不足,比较重视字母、音标、单音和拼读,但忽略了句子重音、连读、语调、节奏等影响语音素养的关键内容,导致很多学生只会读单词,读句子时也是一个个词地读,没有语流的变化,语调生硬,不够流畅,语音素养一般,没有达成课标要求的全部目标和关键目标。笔者尝试依托初一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为素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及公式都是在大量的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集中一些事物本质的共同特征、加以概括而形成的。因此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物理教师大都能够认识到物理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因農村学校本身的一些特点,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1.受客观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农村高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教学逐渐成为日常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一次高效的历史课堂对话,在设计上一定要引发课堂参与者(学生、教师)在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进而促进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如何进行对话教学呢?  一、与文本对话,跨越时空的交会  历史教学行为涉及认识主体“师生”和认识客体“历史”两个基本要素。作为客体的“历史”,其常見的载体形式即文本,因此,主体与客
期刊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解决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将是我们长期要面对的工作主题。”  深圳市共有56所公办小学,其中部分公办小学是城中村学校,共有2.7万多名学生,每所学校都接纳了75%以上的非户籍学生。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迫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这些学校为流动儿童的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是福田教育一个特殊的历史符号。  近
期刊
【研究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预防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后反复喘息的临床效果及气道阻力的变化,探讨孟鲁司特对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哮喘倾向的预防作用。【方法】将杭州市红十字
2018年4月15日,广东公共频道《DV现场》节目报道了广州市一德路个别玩具店售卖有安全隐患的“水弹枪”,这种“玩具”可轻松射穿猪肉。明明是可以伤人的“凶器”,为何能成为学生手中的玩具?学生每天放学后都有相当长的一段课余时间,在此期间,他们是否受到危险玩具的影响?  一、从调查入手,分析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存在的问题  “水弹枪”事件报道后,我们在本校三、四年级中随机选择100名家长就小学生课余生活情
期刊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文化品格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思维品质指思
期刊
美术教学要创设一定的文化情境,增加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艺术的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农村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挖掘其进行美术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在传承乡土文化中增强审美的体验与感受,有利于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  六祖镇文化底蕴浓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禅宗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