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月,四家股份制银行陆续披露了2012年业绩快报,总资产增速环比出现分化。2012年第四季度,兴业银行(601166.SH)和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的总资产规模持续大幅攀升,兴业银行资产总额3.24万亿元,较2012年三季度增长10%;民生银行资产总额3.21万亿元,环比增速达到约14%,负债总额3.04万亿元,环比增加约15%。
而浦发银行(600000.SH)和光大银行(601818.SH)则是另一番景象。2012年业绩快报显示,浦发银行第四季度资产总额环比几乎没有变化,仅略增约20BP;光大银行则增长不到3%。
在第四季度信贷规模总量受控的情况下,同业资产对银行总资产规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民生证券分析师李锋认为,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将同业业务定位在流动性管理,同业业务主要是为了满足资金的流动性,其同业规模已开始提前收缩;而兴业银行则是将同业业务定位于主动负债,所以其同业规模增速仍能保持一定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民生银行或正在效仿兴业银行加快同业业务发展,民生银行同业资产的异军突起,使得该行总资产规模的增速超出多家券商预期。
民生发力同业业务
记者发现,民生银行第四季度的存贷款总额环比仅增长3%-4%,而同业资产的增速远快于存贷款增速。由于在银行的资产构成中,存贷款和同业资产通常比重较大,因此可以推断民生银行第四季度资产规模的大幅提升主要源于同业资产的大幅增加。申银万国分析师倪军预计,民生银行同业资产的增速同比或高达150%左右,预计其同业资产比重可能上升至35%。这样算来,民生银行的同业资产或在第四季度增加了约3000亿元,2012年年末的同业资产估计将超过1万亿元。
季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的资产结构2012年开始有同业化趋势。民生银行2012年总资产规模较2011年年底增长44%,其中,2012年一季度增加1882亿元,二季度增加1768亿元,三季度增加2155亿元,四季度增加4004亿元。在2012年全年信贷规模增速疲软的情况下,民生银行总资产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同业规模激增导致。民生银行2012年前三季度同业资产7457亿元,占生息资产的27.9%。
之所以会选择与兴业银行一起竞争同业业务,倪军认为,民生银行主要是受到资本约束和存贷比考核等因素影响。
截至2012年9月30日,民生、兴业、浦发和光大银行的存贷比分别为72.53%、68.79%、71.59%、70.50%,对于一家以通过吸收长期负债,放出期限较短但利率较高的小微贷款为主要盈利模式的银行来说,民生银行受存贷比75%红线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像兴业银行一样,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同业负债,加配期限略长、利率较高的同业资产,以赚取两者的差价,成为民生银行依靠资金规模盈利的新途径。
同时,相比贷款而言,同业资产的加权风险权重较小(2013年起为20%-25%),民生银行还能得以加大总资产/ 股东权益这个金融杠杆,提升ROE。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民生、兴业、浦发和光大银行的ROE分别为19.74%、20.78%、16.31%、18.33%,按照业绩快报的披露,民生银行的ROE或有赶超兴业银行之势。
收益难保障 风险将增加
实际上,2012年第三季度末,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增长幅度就超过了兴业银行,但民生银行同业资产的大幅增加,却没有体现在营业收入上。
尽管民生银行2012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好于前三季度,达到265.11亿元,环比增长5.2%,但与兴业银行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8.06%的增速仍有差距。国都证券分析师邓婷认为,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快速增长带来的非信贷资产净息差收入,是其营业收入环比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比兴业银行同业资产的高净息差,民生银行的同业业务收益率较低。截至2012年中报,有分析人士测算,由于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中,较多配置了收益率较高的票据和信托受益权,因此其同业资产利率平均达到3.16%,而同业负债利率平均仅为2.65%,同业利差为0.51%;民生银行同业资产利率平均为3.03%,同业负债利率平均为3.15%,同业利差为-0.12%,由此可见,民生银行与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收益水平相差仍然较大。
除了同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同业资产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同样是民生银行需要考虑的因素。
花旗集团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带动民生银行同业业务的原因仍未明确,在新资本要求下,同业资产的风险将增加。
数据显示,民生、兴业、浦发和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1%(民生仅中报披露)、8.27%、8.87%、8.24%,而根据银监会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对中国其他商业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5%,其中原始期限三个月以内(含)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0%。”较2013年之前的同业业务,风险权重有所上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生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
而浦发银行(600000.SH)和光大银行(601818.SH)则是另一番景象。2012年业绩快报显示,浦发银行第四季度资产总额环比几乎没有变化,仅略增约20BP;光大银行则增长不到3%。
在第四季度信贷规模总量受控的情况下,同业资产对银行总资产规模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民生证券分析师李锋认为,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将同业业务定位在流动性管理,同业业务主要是为了满足资金的流动性,其同业规模已开始提前收缩;而兴业银行则是将同业业务定位于主动负债,所以其同业规模增速仍能保持一定增长。
种种迹象表明,民生银行或正在效仿兴业银行加快同业业务发展,民生银行同业资产的异军突起,使得该行总资产规模的增速超出多家券商预期。
民生发力同业业务
记者发现,民生银行第四季度的存贷款总额环比仅增长3%-4%,而同业资产的增速远快于存贷款增速。由于在银行的资产构成中,存贷款和同业资产通常比重较大,因此可以推断民生银行第四季度资产规模的大幅提升主要源于同业资产的大幅增加。申银万国分析师倪军预计,民生银行同业资产的增速同比或高达150%左右,预计其同业资产比重可能上升至35%。这样算来,民生银行的同业资产或在第四季度增加了约3000亿元,2012年年末的同业资产估计将超过1万亿元。
季报数据显示,民生银行的资产结构2012年开始有同业化趋势。民生银行2012年总资产规模较2011年年底增长44%,其中,2012年一季度增加1882亿元,二季度增加1768亿元,三季度增加2155亿元,四季度增加4004亿元。在2012年全年信贷规模增速疲软的情况下,民生银行总资产实现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同业规模激增导致。民生银行2012年前三季度同业资产7457亿元,占生息资产的27.9%。
之所以会选择与兴业银行一起竞争同业业务,倪军认为,民生银行主要是受到资本约束和存贷比考核等因素影响。
截至2012年9月30日,民生、兴业、浦发和光大银行的存贷比分别为72.53%、68.79%、71.59%、70.50%,对于一家以通过吸收长期负债,放出期限较短但利率较高的小微贷款为主要盈利模式的银行来说,民生银行受存贷比75%红线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像兴业银行一样,通过吸收利率较低的短期同业负债,加配期限略长、利率较高的同业资产,以赚取两者的差价,成为民生银行依靠资金规模盈利的新途径。
同时,相比贷款而言,同业资产的加权风险权重较小(2013年起为20%-25%),民生银行还能得以加大总资产/ 股东权益这个金融杠杆,提升ROE。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民生、兴业、浦发和光大银行的ROE分别为19.74%、20.78%、16.31%、18.33%,按照业绩快报的披露,民生银行的ROE或有赶超兴业银行之势。
收益难保障 风险将增加
实际上,2012年第三季度末,民生银行的总资产增长幅度就超过了兴业银行,但民生银行同业资产的大幅增加,却没有体现在营业收入上。
尽管民生银行2012年第四季度的营业收入好于前三季度,达到265.11亿元,环比增长5.2%,但与兴业银行四季度营业收入环比8.06%的增速仍有差距。国都证券分析师邓婷认为,兴业银行同业资产快速增长带来的非信贷资产净息差收入,是其营业收入环比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比兴业银行同业资产的高净息差,民生银行的同业业务收益率较低。截至2012年中报,有分析人士测算,由于兴业银行的同业资产中,较多配置了收益率较高的票据和信托受益权,因此其同业资产利率平均达到3.16%,而同业负债利率平均仅为2.65%,同业利差为0.51%;民生银行同业资产利率平均为3.03%,同业负债利率平均为3.15%,同业利差为-0.12%,由此可见,民生银行与兴业银行的同业业务收益水平相差仍然较大。
除了同业资产收益率不高,同业资产对核心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同样是民生银行需要考虑的因素。
花旗集团日前发布的报告指出,带动民生银行同业业务的原因仍未明确,在新资本要求下,同业资产的风险将增加。
数据显示,民生、兴业、浦发和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41%(民生仅中报披露)、8.27%、8.87%、8.24%,而根据银监会于2013年1月1日开始执行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商业银行对中国其他商业银行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5%,其中原始期限三个月以内(含)债权的风险权重为20%。”较2013年之前的同业业务,风险权重有所上升,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民生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