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治疗早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方法 本研究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结果 所有患者在出院后6个月进行随访研究发现VCmax、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出院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出院时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 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病情、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医疗经费开支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27-02
本研究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象学检查均确诊为COPD稳定期。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3岁,平均(61.02±7.6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5例,中学11例,中专及中专以上4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本研究患者常规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及化痰等对症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0454)18 μg,1粒/次,1次/d。
1.2.2 护理方法 (1)治疗前护理:住院期间首先给予治疗前护理,保持病室内环境整洁、舒适,维持适宜的室温及湿度。(2)治疗过程中的基础护理:在使用噻托溴铵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稍做停顿以使雾滴吸人更深,治疗开始后要注意有无呛咳和支气管痉挛[1];每次吸人后要及时漱口,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留。每次用完擦干净吸嘴,绝不能用水清洗,关闭准纳器至发出咔哒声。(3)治疗后护理:对患者实行一对一交谈方式,同时制作呼吸功能训练小册子、张贴宣传画,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传授并演示呼吸功能训练方法;专业护士每月对本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观察指标评估[2]。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采用美国BLF28RSFJ1000肺功能仪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3],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肺活量(VCmax)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2)生活质量:根据文献[4]报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设计生活质量评分表,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状况比较
本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研究发现VCmax、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出院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比较
本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出院时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慢性肺部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心肺功能下降,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其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5]。噻托溴铵(天晴速乐)是新一代长效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M3受体,国外的研究资料提示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从而减轻气体陷闭,缓解呼吸困难,增加运动耐量,最终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并针对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病情、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医疗经费开支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德堂,于平,白莹,等.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42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4):47-48.
[2] 夏大珍,张美蓉,张秀伟.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8):26-2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4] 毛美琴,赵正宇,沈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海峡药学,2011,23(6):132-134.
[5] 林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63-2864.
[6] 郭银燕.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82-1083.
[7] 徐群为,祝帅帅,周建平.噻托溴铵及其干粉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J].江西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1):12-14.
[8] 罗雪娜,刘佳丽.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1-2.
(收稿日期:2012-02-26)
[关键词] 噻托溴铵;慢性阻塞性肺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27-02
本研究于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30例,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象学检查均确诊为COPD稳定期。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5~73岁,平均(61.02±7.65)岁;文化程度:小学及文盲15例,中学11例,中专及中专以上4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本研究患者常规给予吸氧、抗感染、、止咳及化痰等对症治疗,在上述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江苏正大天晴药业股份有限公司,H20060454)18 μg,1粒/次,1次/d。
1.2.2 护理方法 (1)治疗前护理:住院期间首先给予治疗前护理,保持病室内环境整洁、舒适,维持适宜的室温及湿度。(2)治疗过程中的基础护理:在使用噻托溴铵治疗过程中嘱咐患者进行慢而深的吸气,吸气末稍做停顿以使雾滴吸人更深,治疗开始后要注意有无呛咳和支气管痉挛[1];每次吸人后要及时漱口,以减少药物在口咽部的沉留。每次用完擦干净吸嘴,绝不能用水清洗,关闭准纳器至发出咔哒声。(3)治疗后护理:对患者实行一对一交谈方式,同时制作呼吸功能训练小册子、张贴宣传画,进行健康教育讲座,传授并演示呼吸功能训练方法;专业护士每月对本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进行观察指标评估[2]。
1.3 观察指标

(1)肺功能:采用美国BLF28RSFJ1000肺功能仪对两组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3],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PEF)及最大肺活量(VCmax)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2)生活质量:根据文献[4]报道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测评表设计生活质量评分表,总分越高提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
1.4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包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肺功能状况比较
本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研究发现VCmax、FEV1、PEF、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出院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比较
本组患者在出院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活动能力、抑郁心理状态、焦虑心理状态等生活质量评分与出院时相比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的慢性肺部疾病,患病人数多,病死率高。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点的疾病,且气流受限逐渐加重,心肺功能下降,其缓慢进行性发展,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其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给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沉重的负担[5]。噻托溴铵(天晴速乐)是新一代长效抗胆碱能支气管扩张剂,选择性作用于支气管平滑肌M3受体,国外的研究资料提示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气流受限情况,从而减轻气体陷闭,缓解呼吸困难,增加运动耐量,最终提高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对COPD稳定期患者采用噻托溴铵治疗,并针对其实施了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病情、改善心肺功能、减少医疗经费开支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马德堂,于平,白莹,等.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42例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4):47-48.
[2] 夏大珍,张美蓉,张秀伟.噻托溴铵与沙美特罗/氟替卡松联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8):26-28.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4] 毛美琴,赵正宇,沈健.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和护理[J].海峡药学,2011,23(6):132-134.
[5] 林珠.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及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0):2863-2864.
[6] 郭银燕.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临床观察[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6):1082-1083.
[7] 徐群为,祝帅帅,周建平.噻托溴铵及其干粉吸入制剂的研究进展[J].江西药学与临床研究,2006,14(1):12-14.
[8] 罗雪娜,刘佳丽.社区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2):1-2.
(收稿日期:2012-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