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羊汤

来源 :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tiger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藏书,地处姑苏城西穹隆山麓,素为山清水秀之地。相传是纪念西汉名臣朱买臣卖薪读书,而得此一口书香之名。然真正让苏州人记得藏书的,并非仅仅是那里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风景名胜,更主要的是因为当地一碗散发着吴中家味的羊汤。
  苏州地处温润水乡,但由于湿度大,一到北风呼啸的季节,着实冻得人够呛。某个深秋夜晚,正当我于昏黄的路灯下,一路走,一路瑟瑟发抖间,忽于路口处闻得阵阵羊肉香。遂驻步寻望,发现前方不远处有一家门面不大的羊肉铺。走近一看,店家没挂招牌,只在墙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藏书羊肉”四字。
  藏书羊肉,闻名江南久矣。其始创于明代,有白煨、红烧之分,还有带皮的羊糕制法,但最有名的要属羊汤。藏书羊汤,原料须选两岁以下齿龄,不老不嫩的散放小山羊。较之绵羊,山羊脂肪更少,肉质更紧,也更符合苏州人的口味。烹制时,藏书羊肉也有自己的独门秘笈——一个特制木桶。这种用木桶烹制羊肉、羊汤的独特工艺,已历经数个世纪,至今被顽强地保存下来。它也成了顾客判断藏书羊肉正宗与否的关键。
  径直推门而入,但见雾气缭绕的店堂里,热气人声正旺。再看小店陈设,局促简陋,典型的“螺蛳壳里做道场”。门口桌台上摆了个玻璃罩,里面各个部位的熟羊肉如羊头、羊肠、羊肝、羊肚等一应俱全。边上,则是藏书羊肉店的标志性物事——深色杉木桶,醒目地坐在大号铁锅上,里面装着满桶热气腾腾的羊汤,诱惑着饥肠辘辘的夜归客。
  等待时间不长,我便候到了位子,落座后便点了碗羊汤。只见老板利落地抓起一把切成薄片的碎羊肉放在碗里,而后移开桶盖,用大铜勺舀起一勺沸腾的白汤,高高举起,冲入碗内,略烫一下后滗掉,再舀起一勺羊汤注入碗中,再滗,如此三次后,店内已飘满了肉香,绕梁不去……
  当一碗香气四溢,熬得既浓又白的羊汤端至面前时,我那被冻得冰凉的脸颊,顿时已暖了一半。自己动手,于桌上摆放的小缸里舀几勺辣酱,再从青口扁瓷碗内挖些许食盐,最后抓上一把切得细细的蒜叶。白汤缀上点点红绿,愈发的秀色可餐。
  先俯身小嘬一口。汤是老汤,浓稠似乳,缓缓吸入,口感极厚,却无膻味。此時,你便会明白“鲜、美”二字为何都离不开个“羊”了。于是乎,既不执筷,也不用勺,只以两手捧碗,一口接着一口,有滋有味地喝开了。那滚烫的羊汤一落肚,唇齿留香间,浓浓的暖意即刻传遍全身,真有种身心俱悦的感受。
  细腻灵秀的藏书羊汤,年年都在落叶萧萧的秋天如期而至,季节性强得就如一茬茬庄稼。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整个苏州城都将被它香飘十里的香味所浸润。一旦这味淡了,春天也就要来了。
其他文献
美国临床生化科学院(NACB)于1999年7月发表了关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标志物应用的检验医学实践指南(LMPG)。自从这最初的文件问世以来,许多发表的研究成果和呈现的数据都显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