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代,找专家看病也有方法

来源 :家庭百事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qiangs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大学生魏则西事件引发众人关注,他坎坷的求医经历让人扼腕叹息。在看病难的大环境下,如何找到好专家,又如何与专家进行快速而良好的沟通,需要一点技巧。
  选择医生篇:找“临床型”的好医生
  选医生别盲目崇拜高头衔,当然,院士型专家不在此指南范围内。需要找专家看病时,患者一般已经对自身病情有些知晓,找专家只是需要确诊并决定后续治疗方案。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如非急重病,又不清楚应该找哪个专科,可以先去社区医院找名全科医生初步诊断并确定找哪个专科治疗,也可根据不适部位初步自行判断对应的专科。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持续疼痛,可选择疼痛科,由医生判断病情并转诊相关专科继续治疗。
  2.了解就诊专科后,可根据正规医学网站推荐的全国医生排名选择医院和医生。
  3.利用正规医学网站的资源,上面有专家介绍、科普文章、病例问答、患者口碑等等。对患者回答多的,证明此医生责任心强,有耐性,肯奉献业余时间替患者服务。这样的医生,在人潮如涌的门诊中,多半也能保持好脾气。另外,这类医生通常对临床有较多时间投入,沟通能力好,而非专注论文的科研型医生。
  4.利用网络优势,可以同时咨询数名医生,综合其意见,做到心中有数。但不要轻信非正规医学网站发布的信息,以免耽误病情或者夸大病情,造成不必要的心理负担,甚至上当受骗。
  资料管理篇:将报告进行分类整理
  这是很重要的技巧,患者必须重视自己所有的检查报告及病历保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建立资料管理意识,能替医患双方节省大量的时间及金钱,免去不必要的重复检查和等待,有利于医生快速进行初步诊断,尤其有利于外地患者。无论是在网上还是现场咨询,有报告就有判断,否则只能等待下一次的问答,切忌空手找专家。
  2.无论是纸质,还是图片电子报告,都可以按照检查的不同部位、时间顺序分类整理。部位不同,对应的专科大多也不相同,这样咨询时就可以针对性地向医生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报告,而不是以大堆无用的其他报告来干扰医生视线。
  3.只保留最新的报告是不明智的,因为医生需要了解一个连续观察的检查过程,判断病情的轻重。所以,从第一份检查报告就要注意保留,哪怕是10年甚至是20年前的报告。
  挂号篇:首选预约
  广州三甲医院的预约服务十分成熟,从医院官网到电话、好大夫在线、114、手机APP、微信等。患者应首选预约挂号,安排好预约时间,提前锁定专家号源,避免了高价的黄牛号,避免了不必要的门外等待及路上的奔波。
  预约后记得按时就诊,如果不能到场,请记得提前取消预约,以免浪费号源,并被医院或者预约网站列入黑名单。如果所有预约都不成功,那现场排队挂上专家号的几率极低,所以这是最后才尝试的办法,特别是外地患者。
  以上所有办法都不能挂上号的情况下,还有一个特需门诊为患者服务,挂号费从100~800元,各家医院不一样。即使专家没有在特需门诊固定出诊,患者也可以咨询医院是否可以指定专家迁就患者时间进行特诊。
  门诊篇:掌握“网上问诊”这门利器
  专家门诊一号难求,好不容易挂上号却只有短短几分钟和专家沟通,如何把握机会让专家在最短时间内对病情作出判断,患者前期的准备工作很重要!这里主要讲首诊的注意事项:
  1.在没有做过任何检查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找专家。先找普通医生初步判断病情,把需要做的基础检查一次性做完。外地患者在当地正规医院检查即可。
  2.能在网上问诊的先网上处理,缩短专家现场问诊的时间,到场后只要提醒一下,医生就会对你的病情及检查报告有初步印象,这样就有更多时间做触诊或其他方面的诊疗。尤其是外地患者,如果不是重病或者需要马上手术,网上咨询可免去来回奔波的劳累,节省时间和费用。
  3.首诊要带齐所有检查报告和病历,即使是表面上与专科无关的报告也建议带上,随时供专家参考。
  4.用笔写下自己的问题、病症,问诊时一条一条当面与专家沟通,以免因为时间紧迫或心情紧张而遗漏,也避免因为思维混乱而浪费宝贵的问诊时间。
  5.进入诊室后,第一件事是先向医生及其助手问好,然后关上门。这样既给医生良好的印象,又可以享有与专家单独对话的私密空间,不让其他焦虑的患者或家属不断前来打断医生的思路。问诊完毕离开时,不要忘记向医生道谢。
  6.做一名好学的患者,唯有了解知识,才能消除对疾病的无知恐惧,和医生有更畅顺的交流。凡是喜欢在网上与患者沟通的专家,大都会对患者从网上获取知识持开放理解的态度。遇上什么都不懂的患者,医生反而觉得更难交流,因为患者不理解医学,所以反而不解释了,也没有时间耐心解释。
  7.首诊应直奔病情陈述,不要问过多关于养生的问题,尤其是网上介绍的养生知识。如果同西医说这些,患者只会碰一鼻子灰,还给医生落下不好的印象。所以,养生问题还是咨询中医好一些,但也不要卖弄自己的网络知识,而是虚心向医生请教。因为在医生眼中,网络上的大多都是伪科学。
  8.听不明白、看不懂的地方要问清楚,更不能对医生隐瞒病情。对于医生开的价格偏贵的药或者检查,可问是否有其他相对低廉的药品或者项目可以代替。但切忌装土豪,或拿其他专家质疑接诊医生的处方,一切询问应在相互尊重的气氛下进行。
  9.问诊完毕,该继续做检查就做检查。结果出来后如果医生已经下班,建议还是走网上复查这条路,以节省时间。如果医生仍在问诊中,切忌不要中途闯进诊室打断医生的问诊,可以在门外与其他患者商量先来后到的问题。
  10.当病情需要长期随访时,请谨遵医嘱定期体检和吃药,前期不妨稍微密切一点,以便医生根据病情调整用药量。一旦达到稳定状态,则可按照正常随访间隔复诊。
  11.随访期间的开药、做检查等基本工作,挂普通号即可,结果出来后再挂专家号复诊或者网上复诊。
其他文献
避孕,很多人觉得是女方的责任,其实,男人也可以通过输精管结扎达到一劳永逸的避孕效果。但很多人对男人结扎有误解,其实,男人输精管结扎并不是切除睾丸,只是将输送精子的管道——输精管切断、结扎,从而使排出的精液中没有精子,以此达到永久避孕绝育的目的。这种结扎手术并没有损伤睾丸,睾丸仍然能继续产生精子和分泌性激素,以维持男子正常的性功能,并保持男子的第二性征。  还有人担心输精管结扎后不会射精,会影响性快
她的出生很顺利。那天,一个啼哭的3.7公斤重的女婴被护士放在我手中。她不停地哭,可当她的小脸蛋一碰到我的面颊就停止了哭泣。我想,她认识她妈妈。欢迎你,安妮·玛丽。  从医院回家后,安妮·玛丽总是哭个不停。不管我和丈夫马克怎样对她爱抚、呵护,她就是不接受我们的这份爱。我们痛苦地接受了这一事实。  渐渐长大后,她尽管与好动、爱说的哥哥丹尼尔有所不同,但看上去还算正常。她6个月时就能坐起来,并咿呀学语,
七年前,我们一家三口蜗居在上海市杨浦区商业中心鞍山地区的一套42平方米的老式公房内。厨卫小,客厅更小,尤其是儿子的小屋四面不透光,大白天都要开着灯。每天,儿子便在我们屋里做功课,我则趴在床边写材料,老公只能蜷在床上看摄影书。我们也想过换房,但要在同一地段买套新房谈何容易,动辄两三百万元的房价让我们只能望房兴叹。  一天,同事小李乔迁新居,请我们去玩。看她装修一新的家,我不免一阵感慨。小李对我说:“
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也提供给我们身体所需的钠和氯。但目前我国居民钠盐的摄入量普遍偏多,由此带来的肥胖、高血压等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所以,一种低钠盐悄然流行起来。但也有人说低钠盐是“送命盐”,事实究竟如何呢?  低钠盐的兴起  食物中的钠主要来自两种途径,一是天然食物中存在的钠;二是在食物加工、烹调等过程中,被人为加入的钠盐。如果人摄入钠离子过多,体内钠含量增加时,会导致体内水分含量也随之
我是一名高中老师,丈夫任职于省城的一所学校。几年前,我和丈夫来到省城打拼,因经济条件有限,所以只能在城乡结合部买下一处两居室。  我俩工资都不高,双方父母都在农村,无法给予我们资助。但是,我们本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理念,早早地把女儿送进小区附近一所收费最贵的双语幼儿园,每年学费就得两万多元。除此之外,我给她报了绘画、英语、舞蹈、语言表演等兴趣班。我粗略地计算,一年下来,这些兴趣班的学费加起来需三
安可很喜欢追电视剧。可是,视频网站的热播剧,几十分钟的剧集能插播一两百秒的广告,这让安可不胜其烦。2016年4月,韩国犯罪悬疑剧《信号》在腾讯视频网站独播。安可追到紧要关头,正欲罢不能的时候,后面的剧集却被打上了VIP标记,普通观众无权限看。无奈,安可只好花30元购买了一个月的会员卡。  享受过会员待遇之后,安可有点明白为什么会有大批的人愿意花钱充会员了。会员不但可以看最新的剧集,还可以略过超长的
看看它们身体里的生活实物
编者按:4月,“世界读书日暨全民阅读月”系列活动将在全国各地开展。在数字化阅读、碎片式阅读流行的当下,家长该怎样引导孩子爱上纸质阅读?本刊约请一对“书迷”夫妻讲述自己的体验,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借鉴。  我从小就喜欢阅读,开始是连环画,后来是《儿童时代》《小学生作文》等刊物,再后来是各种“大部头”。因为喜欢阅读,我考大学时选择了南昌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新闻单位工作。我妻子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也
可以用丝带制作漂亮的发饰和精美的丝带花。可是,鲜有人知道,若是将丝带绑在其他物品上,可提升时尚感,创造出只属于自己的时髦物品。  丝带绑帽子,打造防风系带帽  ◎出镜人/乔 欣(35岁,文案)  结婚纪念日时,乔欣和老公到海边游玩。遮阳的草帽总会被海风吹起,这让她苦恼不已。  正当乔欣犹豫着是否要将草帽放进衣橱时,突然灵光一现。她将之前做手工剩下的蕾丝丝带找了出来,然后把丝带一端卷细,穿进草帽的缝
她是我的小姨,一个很漂亮的女子,家里人却不喜欢她,每一次见到她,都说她的种种不是。  我却极喜欢小姨,她的发型好看,专门去理发店编的辫子;她穿的衣服时尚,小镇上买不到那样的款式;她穿的鞋子是那种电视上才看到的高跟鞋。  小姨在城里上班,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她依旧不急不慢地谈着恋爱,高兴就在一起,不高兴了就分手。邻居议论说,小姨的男朋友都有一卡车了。  不管家里人怎么说,小姨依然我行我素。在三十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