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认知与表达能力培养研究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ngce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作为一代文豪大家,需要学习的不仅是他所著的诗词歌赋,更重要的是他面对困境时的豁达心态和他所领悟的人生哲理。这是一种宝贵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练就成熟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这也正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本文取材自笔者的实际课堂经历,希望能够更好地实现语文教学原则,为学生语感的发展添砖加瓦。
  关键词:认知思维;写作表达;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知世界的思维能力与表达写作的语言能力,同时还要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言表达和认知思维关系密切,不可拆分,因此要重视写作技巧与思维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这是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牢记于心的首要教学原则。
  一、培养认知思维与语言表达,优化课堂教学目的
  当今的初中语文教育,恰好是承上启下的阶段,既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表达能力,又要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因此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如何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介绍背景,引入课堂情境
  笔者在教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课时,首先介绍作者背景,着重讲解苏轼人生的七个阶段,分别是进京赶考、名动京城、自请出京、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东山再起、沦落儋州。苏轼一生大起大落,甚至差点被诛杀于囚笼,可他却一直保持着超然世外、豁达开朗、客观中立的为人处事之道。他在新法与旧法的变革交锋中,一直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国家与政坛的起伏变动。正因有这样的性格与认知境界,其词作才具有磅礴大气、豪放真诚、乐观辩证的风格特点。
  接着,笔者为学生们讲解此词的创作背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苏轼因与当权的新法变革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因此自求外放,辗转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能够常聚。却不想愿望仍无法实现。于是苏轼面对此情此景,望着皓月当空,银辉遍地,想着与胞弟苏辙分别七年未能团聚,不禁心潮起伏,乘酒兴酣,挥笔写下了这首词作。
  待笔者介绍完背景后,学生们明显对此堂教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本着寓教于乐的原则,笔者为学生播放歌曲《水調歌头》,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兴趣基础和情境基调。
  (二)分析词作结构与文思所感,培养认知思维
  讲解完作者背景与写作背景后,笔者提出了几道课堂思考题,分别是:1.《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认为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2.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与写作手法来承载其人生体悟?你又该如何汲取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布置以上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们积极思考,培养良好品格,汲取写作文法。笔者将学生的回答总结下来就是:苏轼很有才华,面对困难不放弃不悲观。可以说在认知思维上,大部分学生基本做到了准确提取,但还有待教师补充;在写作技法上,明显学生们的回答就要逊色一些,这也让笔者清楚地了解到学生的短板在于不知道如何将自己的情绪与思考表达出来,缺乏实践的能力。因此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将针对难点问题,进行补充精讲。
  首先,在认知思维上,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他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同时拥有儒家“积极入世”的治国之道思想和道家“超然物外”的处事方式,又因好与和尚结交,所以备受佛家“享受现世”的思想洗礼,因此对于“水”“月”等自然之物表现出一种珍视与倾心,造就了他创作此词时,即使身处边远,政治失意,亲人分离,仍对现实、理想充满了信心。
  (三)课后总结所学认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手法层面,《水调歌头》上阕写景,讲述月下饮酒;下阕主要抒情,表达对月怀人。上下阕互相结合,达到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例如苏轼将自己出世、入世的内心纠葛与体悟借由“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表达,一个“欲”,一个“恐”,将一进一退、天上与人间、幻想与现实的对比描写得淋漓尽致,突出自己的人生际遇。
  修辞手法方面,全词运用了类比、对偶、夸张、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如“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一句,便运用了对偶和类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对仗的美感,将月亮的阴晴圆缺和人生的悲欢离合两相对比,以此抒发豁达的人生体悟,使此句成为了千古名句。
  讲解完毕后,笔者着重跟学生们提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写作中,一定要注意一些修辞手法的运用。运用合理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文章精准又不失活泼,可看性大大提升,很大程度上丰富文章的生动性。同时在结尾要不忘升华文章主题,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将中心思想拔高,文以载道,以小见大,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切勿将文章“流水账”化。
  二、结束语:
  通过这堂语文教学,学生们都受益匪浅,因此笔者布置了一篇议论文的写作作业,选题自定,但要求是从身边情境切入,做到“一切景语皆情语”,最好将抒情与议论结合。
  同时,笔者在课堂结束时,再次向学生们强调,写文章本质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所思所感,不应该陷入写作模板的怪圈。正如苏轼所主张的那样,文章应如客观世界一样,文理自然,姿态横生。我们应该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这才是本堂课程和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缪钺《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12 .
  [2]孙康宜《抒情与描写》,上海三联书店,2006.06.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有效性代表着教学的良好状态,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和任务的实现,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和信息,并实现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所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并从提炼教材内容、组织课堂活动、结合信息技术三个维度出发,来分析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  虽然提升教学有效性是广大教師不
期刊
摘 要:预习活动是小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渠道,如果小学生能够抓住这一机会的话,他们在收获语文知识的同时,各种语文能力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培养。因而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对课前的预习环节持以重视的态度,并且针对其产生思考。本文就是笔者思考的结果,围绕教师要呈现语文知识、学生要扩展学习资源和家长要发挥辅助作用三方面展开详细的介绍,旨在让学生能够获得很高的预习效率。  关键词:课前预习;有效思考;小学语文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先进的教學方法被广泛应用到课堂的教学中,以应对学生日益增多的需求。信息技术展现形式灵活,可以满足学生大多数的需求,因其自身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被应用到数学课堂之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数学课堂的氛围。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展现出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思维的转变,培养学生的抽象性
期刊
摘 要:在传统教学时期,多数教师安逸于教学现状,不懂得对教学方法做出改变,最终导致学生厌倦了一成不变的学习模式,对学习的兴趣愈来愈低。基于此,作为一名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发展的影响下,绝大多数教师已经知晓实现教学方法的优化应该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基于此,
期刊
摘 要:英语,一直以来都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学生与外界交流的途径之一,能够为学生打开更加广阔的天地。高中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容易因为英语学习难度的加深而产生放弃的念头,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促使教师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进行了思考,想要带动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实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学生;参与  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带动学生参与课堂,是想要将学生视
期刊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生彼此之间的探讨,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配合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动学生在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地去参与学习,彼此之间互相交流和沟通,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  关键词:小组合作;合作学习;自主参与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和主动学习能力,还
期刊
摘 要:语文在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工作中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是小学阶段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科目之一,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生活常识,提升人文素养,其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因此,教师必须肩负起教好语文与带领学生学好语文的重任。但在现实情况中,很多教师却因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那么,教师应当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去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有效性呢?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并根据
期刊
摘 要:小学数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考验着学生逻辑推理和数学计算能力,是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判断能力的动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可以加快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进程,减轻学生的计算压力,使学生能够运用好数学公式,进行数学计算。由此,本文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展开了实践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计算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容易因为计算方面的问题,
期刊
摘 要:语文是高中阶段教学的一门主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语言运用能力等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重视起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不断地发现语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改进和优化自身在语文课堂的教法运用,全面激发语文课堂的教学活力,为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教学  目前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水准和教学质量等均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课堂上
期刊
摘 要:在一直以来的高中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师都有必要针对词汇教学部分展开大量的研究工作,从而借助有益实际方法促进学生英语词汇积累逐步丰富以及相关能力迅速提升,而在此过程中,教师们渐渐接受了任务驱动这一有效方法。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则需要持续针对如何科学应用任务教学法进行探索革新,以充分利用此方法有效作用提高英语词汇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高中英语;任务驱动;词汇教学  在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