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繁雄作品的迹象研究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最伟大的平面设计师——福田繁雄,擅长错视手法,被誉为日本平面设计教父,与冈特·兰堡、西摩·切瓦斯特并称为当代世界三大平面设计师。他的设计手法独特、大胆,视觉冲击感强,设计作品并具有浓厚的幽默性特点。
  关键词:迹象论;福田繁雄;招贴设计
  一、招贴设计与迹象
  招贴,又名“海报”或宣传画,尽管广告业如今蓬勃发展,但招贴却始终无可取代,在宣传领域里发挥着自己的作用,这主要是由它的性质特征所决定的。在“瞬间”发挥传达作用,所以必须调动夸张、幽默、特写等表现手段来揭示主题。这正是运用了“迹”+“象”+“X”来构成。
  “迹”+“象”+“X”是完整作品的三大因素。“落笔成迹,因迹生象”是钟孺乾《绘画迹象论》开篇就提到的,在绘画活动中这句话不难理解,有笔有迹亦有象。而这个观点我们在招贴设计中应该要如何去理解呢?“迹”指画中的某“象”的质地,它包含笔墨、肌理、笔触、质感、色彩之类,也包括材料在内的迹理因素;“象”指画面的框架结构和画中表现对象的形状与态势,它包括轮廓、形象、造型、构成等,连同绘画材料(如纸或布)的边沿和角线在内;“X”,就是观念、意境、情感、美,以及一切你想(或别人以为你想)要表达的内涵。而招贴中的“X”我想应该是一种创意,一种能瞬间传达出招贴主题而使用的创意手法如:夸张、幽默、特写等。
  二、福田繁雄作品中迹象感受
  “一幅好的招贴,应该是靠图形语言说话而不是靠文字注解”。简洁、幽默、巧妙并深刻是福田繁雄的海报惯用语言,简洁的线和面是画面的构成因素,迹与象表露无遗,而这种迹、象及X构成的画面视觉冲击力强烈,这都极大的展现了他对迹象的掌控能力。福田繁雄把异质同构、视错觉等理念,巧妙的展现在招贴作品上,把这些原理以客观和风趣的迹象形式呈现,使简洁的图形成为信息传递的媒介,因此其设计作品兼具了艺术性与精神性的内涵。
  (一)招贴中的 “迹”
  招贴中的“迹”就是招贴中的形式和内容,比如画面中所采用的笔触,质感和色彩等等,并包括与纸质材料相关的迹象因素。鲜艳明亮的对比色彩常常出现在福田繁雄的招贴作品中,而“迹”则用线条和块面的穿插,色彩通常能表达固定的色彩情感,如福田繁雄招贴作品:《The Marriage of figaro》的中红色的背景运用,是为了表达出婚礼的喜悦。而同样以红色为背景的作品:《Accident》中红色表达的却是惹火、愤怒的含义。作品中线与面的表达同样能给人不一样的思考,在环保题材作品《设计论坛79》,运用直线和曲线的结合,却把要表达出的意思表达的淋漓精致。
  (二)招贴中的“象”
  招贴中的“象”就是画面的框架结构和画中表现对象的形状和态势。指轮廓、形象、造型、构成等等。连同绘画材料(如纸或布)的边沿和角线在内。福田繁雄的作品中成功运用了“象”的因素。善于运用图底关系、矛盾空间等幻觉、错觉,各种矛盾性组合画面,作品让人过目不忘。正如福田繁雄自己所说的:“我的作品,无论是平面的、还是立体作品的创作核心,都是围绕着以视觉感官的问题为前提来进行思考。”
  如福田繁雄招贴作品:《victory》中“象”巧妙运用异质同构原理。异质同构是指选择一个常规、简洁的图形为基本形态,保持其骨骼不变,置换新的元素,组成新形。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的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画面更具有意味。在这幅作品中把射出的子弹变成打进发射炮的子弹,和平的主题得到了更好的诠释。
  如福田繁雄招贴作品:《UCC咖啡馆》中,画面中众多的手拿着咖啡杯子,并呈螺旋状重复的“象”,是利用了搅拌咖啡时杯中漩涡状的形态。从而幽默的突出咖啡这一主题的“象”。
  福田繁雄利用互生互存"图"、"底"间的的关系来探究错视的画面“象”,在为日本京王百货设计的宣传海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黑白关系、正负形巧妙的利用,男女的腿,上下重复,白色底上黑色男性的腿以及黑色底上白色的女性的腿,图底互融,虚实相间,图形简洁、趣意天成。图底关系,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与双关原理。福田将图和底关系刻意不明确交代,让图底互融,意象多解。追求形的单纯化是福田繁雄海报的特征,表达“图”与“底”的关系:即“图”与“底”发生反转并彼此融合成一个整体,使意象多解,赋予画面无限“象”扩展的空间。
  《福田繁雄招贴展》的招贴设计中,福田繁雄将坐在台前的四个不同视角的静止人物,在同一画面中表现,用简洁的线、面营造穿插空间,黑色人物剪影与大面积的黄色形成对比,使画面视觉“象”更加强烈具有视觉冲击力。这种视角的错乱,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由此产生了视觉的混乱,从而带来无限“象”的视觉趣味。
  (三)招贴中的“X”
  任何画面都是迹象所构成的,而“X”就是每个招贴设计中的点睛之笔,福田繁雄的作品中不同观念的创新,不断扩展想象的可能性。擅长弃旧开新,将各种创意、革新并融为一体。他超乎常人的想象力的及对画面的驾驭能力在他的每一幅作品都得以表现。用“幻觉”和“错觉”,力求以各种矛盾性的图形复合,引导观众产生设定的联想。作品简洁,耐人寻味,趣意天成,富于幻想又具有浓厚的幽默感,他的这种设计理念风靡全球,更是深深的影响到了中国的艺术设计。
  三、结语
  我们可以充分的用迹象论来解释福田繁雄招贴设计,是对迹+象+X=画的完美运用,而本文用《绘画迹象论》的原理简要的分析了福田繁雄部分招贴作品当中的迹象表达及X的运用,今天,在层出不穷的各种新媒体新材料冲击市场的大环境下,“迹象论”无疑从另一个角度打开了我们对于招贴美学的思考,丰富了招贴艺术理论,同时为招贴艺术理论的诠释提供了新的范式。
  【参考文献】
  [1]钟孺乾.绘画迹象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2]福田繁雄,福田繁雄[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4
  [3]李长春著,名品点评,漫步招贴设计的艺术通道[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地铁已经成为现代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这一特殊的城市公共产品中,各种视觉文化现象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些以图像(影像)为主导的文化形态具有丰富的社会文化意义
现在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E时代……人的一生有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家里度过。当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习惯都因信息化而改变时,人们千百年来赖以生存的住宅中,弱电线缆越来越多:
皮影是融戏剧、音乐、美术、文学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被人们广为流传。皮影图形吸收了我国传统绘画剪纸及画像砖等民间艺术的表现手法,线条的曲直与虚实、色彩
对鄱阳湖地区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及其干旱问题进行了分析,从防洪与抗旱统筹的角度,提出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两方面加强洪水资源利用,以解决枯季干旱缺水的问题。在对洪水
我家有三只小金鱼,老大叫星星,老二叫艳艳。老三叫旦旦,它们各披着自己美丽的“披风”,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发现老三旦旦为了抢食居然使用三十六计,不信你就来看看吧。  声东击西  我把鱼食放进盆子里,星星和艳艳就像刘翔跨栏的速度冲过去大吃,老三旦旦好不容易才挤了进去,可是嘴边一碰到鱼食,便被星星和艳艳下逐客令逐出去,旦旦怎么肯望食解馋?它冲上去,用尾巴去抽打星星与艳艳,星星和艳艳怎能忍受奇耻大辱?它们
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精神文化背景不同,所以设计师们设计出来的书籍会有各自的可取之处。杉浦康平作为日本的书籍设计大师,在中国出版界也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从他的作品中可以
美国人到来后,针对西班牙统治时期的菲律宾税制种种弊病,通过废止一些税种、降低税负和改变征缴方式等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尝试。对西班牙税制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的则是以1904年《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