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呼吸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专家共识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jiezhent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期刊
睡眠相关性痛性勃起(SRPE)患者临床较为罕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治疗多依赖临床经验,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常用方案有快速动眼相睡眠抑制剂、抗雄治疗、苯二氮类、抗抑郁类药物等,短期治疗有效,长期容易耐药,治疗效果不佳,各种治疗方案均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有待进一步研究。
目的分析临床诊断为21羟化酶缺陷症(21-OHD)患者的CYP21A2基因突变检出情况,以明确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方法纳入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514例21-OHD患者,年龄(15.6±11.8)岁,其中男164例,女350例,收集其临床和生化资料。提取外周血白细胞DNA,利用PCR扩增加Sanger测序方法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CYP21A2基因的突变情
目的探讨鞍上池囊肿的误诊原因,分析误诊病例的临床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了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和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诊治97例鞍上池蛛网膜囊肿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T和MRI扫描,均伴有梗阻性脑积水。97例中13例发生误诊误治,其中男7例,女6例,初次就诊年龄1~31(6.3)岁,6岁以下10例,15岁1例,31岁1例,26岁1例,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利妥昔单抗相关肺孢子菌肺炎(PCP)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4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基础疾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PCP患者,其中男67例,女35例,年龄17~79岁。根据是否使用利妥昔单抗治疗基础疾病分为利妥昔单抗组和非利妥昔单抗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等。结果102例患者中,利妥昔单抗组7例(PCP起病前使用利妥昔单
目的分析CD19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疗效不佳的因素。方法招募自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血液科的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接受CD19 CAR-T细胞治疗,评估其疗效、分析疗效不佳的因素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4例复发难治B细胞淋巴瘤患者输注CD19 CAR-T细胞后,总有效率为58.8%(20/34),完全缓解率
骨外尤文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侵袭性肿瘤,常发生在儿童早期和青春期,属于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很少出现在头颈区域,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胸壁、椎旁区和下肢,发生于眼眶者更为少见。本文报道一例发生于眼眶的尤文肉瘤。
目的探讨TAFRO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9年4月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明确诊断Castleman病患者31例,分析其中符合TAFRO综合征的6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国内外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理学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结果纳入TAFRO综合征诊断的患者6例(男5例),平均年龄41.5岁(27~59岁)。患者表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发热、血小
随着输血医学成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建设输血科门诊是推动学科发展的迫切需要、顺畅诊治流程的现实要求,也是提升诊疗效果的必然选择。加强输血科门诊建设,不但有利于优化输血专业人才结构,而且能够为输血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坚实平台,以及有效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提高输血医学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研究输血科门诊建设与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对于提高输血医学水平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目的探究在显微神经外科术前计划中神经外科专科医生通过3D-Slicer软件自主构建脑干纤维束的方法与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31例脑干区域病变住院患者DCIOM格式影像学资料并导入3D-Slicer软件系统由神经外科专科医生自主构建纤维束,分别生成二维部分各向异性(FA)图、方向编码彩色(DEC)图及三维纤维束示踪图,构建术前虚拟病理解剖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