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芒种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荷叶榴花裙摆舞。
  催熟枇杷,梅子黄时雨。
  郁郁稻田飞白鹭,沉沉麦粒禽先顾。
  记得青黄难接苦。
  勒紧衣衫,弓背刨黄土。
  今喜機声吞与吐,悠闲老汉悠闲牯。
其他文献
微 熏  冰冷且晕眩的人间 晃晃悠悠的香樟树  不用不用 还清醒着呢  我低头看得清楚脚下的路  抬頭看得清楚天上的月  星星倒是没有几颗 我十个手指  都数得过来 七颗 三颗 两颗  朝 圣  她们一大早赶到布达拉宫磕长头  高原上有一轮偏心眼的太阳  把佛光全照耀在了她们匍匐的身体上
摘 要:东西在小说《没有语言的生活》中建构了两种世界,在揭示残疾人生活不幸的同时,更关涉对生存问题的探讨。他明确两种世界的人生活维艰,他们在苦闷、酸楚下得到些许平静和幸福,却只能隐忍生存。  关键词:东西;《没有语言的生活》;向苦而生  存在关乎人对生命本质的思考,它指向心灵在某种条件下对自身状态的关照与反思。其本质关涉人内心对过去、当下及未来的剖析与追问。在东西笔下,他的很多作品都指向对存在的追
童年那些事變成一条长长的画廊  打开画廊  记忆里的故事鲜活地跑来跑去  把这些故事像珍珠穿起来  发光的 不发光的都把自己的童年  拎在手里 讲成故事或编成歌  童年是一个希望在长大的过程  犹如小鸟飞进家 大爱走出来  爱像一座山 更像一条河  滋养保护的童年长大了 信仰饱满了  可以踢踢踏踏走向岁月  民族精神在爱的传承里  像一棵树的种子  种进了快乐的土壤里  希望和寄托更像一首歌  唱
我在南方冬夜的窗前  煮一壶冰封的记忆 独自品尝  刻在脑海的 你的名字  窗外的寒风  吹走了 路人的腳步  带来 你甜美的笑容  今夜的雪花 是否依旧习惯  随着你的柔长秀发 飘逸而下  梳理北方飘雪的夜色  穿过飞舞的影子 清晰感受到  你修长指尖的原始温度  以及 最初的熟悉气息  多少个飘雪的寒夜  难以解冻的心事 自然而然地绽放  带着脸庞无声无息滑落的  两行模糊印记
摘 要:近年来,“生态翻译学”研究在翻译界蔚然成风。该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应该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进行“多维适应与适应性选择。”这无疑为翻译界研究开辟了新天地。本文以生态翻译理论为基础,评析《春怨》三个译本,寻求“整合适应选择度”最高的译作。  关键词:生态翻译理论;适应选择;《春怨》译本  生态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活动应坚持“三维”适应性转换原则,即:译者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进行多维度的适应
两根延伸的钢轨  是两只伸出的臂膀  环抱思乡的游子  一端伸向梦的远方  一端连着故乡的筋骨  割不断的万缕千丝  一列动车疾驰而过  带着天堂梦的呼啸  搖醒了走出大山的梦魇  寻梦的旅程沦陷太深  思念的离愁守望弥久  人生是一场来来回回的旅行
开疆拓土有长歌,飨养生灵荡碧波。  浸润苍原终入海,一称万古大辽河。  赏大石湖枫叶斑斓  人伴清流跳,身披煜叶绯。  驳湖枫树染,叠瀑彩虹飞。  心旷天朝远,神怡世俗微。  物時随遇走,成败若云挥。
汨罗江的风  烈烈滔滔 吹了二千多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风雨中嘶嚎着一个悲凉的怒吼  屈原——  不曾记起你的出生  但却记住了你的离日  五月五 纵身一跃的悲壮  让这个日子成了一种季风  从汨罗江开始 弥漫全国  香粽 龙舟 艾草 雄黄  一切早已超越你心中的家国  华夏已成一体 荆楚是它的儿女  你爱国的激情  点亮了华夏儿女心中的灯塔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  前仆后继 勇
五月的天空  乌云是一条汹涌的河流  翻转着大海递过来的潮头  闪电是风掣出的鞭子  驱赶着流云一路嘶鸣  好想追到天上  用闪电套紧一匹烈马  在天空自由驰骋  漫天飞叶如马踏飞燕  我愿做一片绿叶  放飞成一朵轻云  将喜马拉雅峰顶冻僵的诗意  带到大海放生  站 台  蜜蜂落在花上  花是它的站台  鸟儿站在树上  树是它的站台  小溪流到悬崖  瀑布是它的站台  船儿泊在河沿  岸是它的站
谈到我们的故乡  我们总习惯地称作  那个地方  也有舔食嫩草的小羊  当然还有  我们懵懂时暗恋过的姑娘  乡音常在不经意时  此消彼长  时时提醒  我们还拥有那个地方  别说什么都市的时尚  也别炫耀霓虹的闪亮  那或许是别人的  那个地方  我的夜晚也一样绚烂  我还有无数的记忆  荡漾在我那个地方的  池塘  月光谣  你斟你的美酒 我放我的歌  每一种场景  都会有一种情绪在述说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