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层垂直形变对强远震的响应

来源 :地震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新型断层形变三维观测系统的垂直向观测结果,研究了两年以来7.0级以上强远震在非发震断层上的同震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非发震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的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等特征与地震震级、震中距等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与震中距线性正相关,发生地震同震形变的响应速度约为5.5 km/s,反映了在上层花岗岩地层中面波的传播速度;同震位移最大振幅和震中距的对数、震级之间具有明显线性关系,震级越大,同震位移的最大振幅越大;地震震级是断层体垂直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震级越大,同震形变振动持续时间越长.根据断层仪观测数据推算得到的断层体垂直向同震形变延迟时间、同震位移最大振幅、振动持续时间的经验计算公式,对于地震同震形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其他文献
在金伯利岩人工重砂中发现的“熔离小球”,直径多数
QSAR研究中,判断模型预测能力至关重要。长期以来,模型的预测能力是使用留一法或留k法等内部验证来确定,但在2004年形成的OECD规则中,已明确规定必须使用外部验证集去评价模
针对传统人工选取背景斑点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注意力模型的背景斑点提取方法。首先根据Itti显著图模型确定背景图中的显著区域;然后找出若干注意视点,并将这些视点作为种子点在原图上进行区域生长;最后在区域生长的基础上依据相关准则提取出斑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找到背景图中的明显斑点,使进一步的背景斑点分析成为可能。
参照目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地层划分方案,笔者将云南澜沧老厂矿区石炭系与滇西凤庆平掌剖面石炭系进行对比,认为老厂矿区只存在相当于平掌组下段的地层;根据在矿区原中上石炭
简介了TI蜗杆传动(即渐开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概述了这种环面蜗杆传动形式的发展及研究现状.指出开展TI蜗杆传动的研究对开发研制高效、重载蜗杆减速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对12个国内外引进的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适应性比较和石灰施用量试验,连续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国外引进品种以WL320表现最好,其次为加拿大得龙和胜利者,三者的两年平均干草产
以航空发动机导线插头支座用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的具体需求为背景,对环形金属橡胶隔振器进行了建模与实验研究.借助于动力学原理和迟滞理论,建立了隔振器的振动系统模型,并对
在太湖水温最低的一周, 野外观测了太湖大风浪过程和静风期间水体悬浮物(SS)、总磷(TP)、总溶解性磷(DTP)、反应性活性磷(SRP)的含量及悬浮物中有机质(LOI)和藻类可利用磷(AA
质量监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施工阶段的质量监理是最重要的环节,监理工程师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提出工序控制的质量要求,加强工程质量预控、巡视和质量检查,以确保工程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