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出圃到栽植前失水成因及对策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ntou119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异地造林苗木失水成因的分析,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对策,以期最大限度地减少造林前苗木水分的流失,进一步提高造林成活率,从而保证各项造林成果取得实效。
  关键词苗木失水;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S72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5739(2008)24-0111-01
  
  种苗是林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苗供应及其质量优劣关系到生态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能否顺利实施和取得实效。由于受自然条件和苗木自身特点的制约,造林地周边没有圃地,造林用苗全部需大运大调来解决。从起苗到栽植,苗木要经起苗、分级、包装、运输和贮藏等多个环节,苗木本身水分消耗严重,甚至脱水,失去生命力。因此,做好以上诸环节的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苗木失水,是摆在育苗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课题。
  1失水成因
  1.1 起苗
  起苗是苗圃生产的最后环节,也是生产转向流通、体现价值的阶段。在此环节上,苗根的失水速度快,须根比主根失水更快。如果起苗工作做得不好,造成苗根损伤或根须损失太多,苗木就会失去一定的水分。
  1.2分级(也叫选苗)
  分级是为了达到出圃苗木的合格标准,提高造林成活率。但如果在烈日下进行分级,或分级时间过长,或在分级当中将苗根土丢失过多,均会失去一定的水分。
  1.3包装和运输
  起苗分级后的合格苗木必须尽快运到造林地附近假植或栽植。如果未经包装的苗根在运输当中曝晒于阳光下,会因失水过多而影响成活率(见表1)。
  
  (5)假植。假植是因不能及时组织劳力或因造林地不能及时解冻进行造林,为防止部分苗木因风吹日晒失水而采取的一种短期措施,假植最好选在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根部必须用湿土埋住,不要在根部过量灌水,以防苗根霉烂而影响成活率。
  3结论
  随着国家对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造林任务越来越大,搞好苗木出圃与造林时间的衔接和减少造林前苗木水分的流失是保证造林成活率的关键。湟中县蚂蚁沟试验林场基本每年有333~400hm2的造林任务,因苗木出圃时造林地不能及时解冻,苗木失水现象特别严重。为了提高造林成活率,该场对造林前苗木失水现象采取了上述对策,效果特别显著,造林成活率大幅度提高。通过多年实践,可得出如下结论。
  (1)对裸根苗进行带土包装是苗木长途运输减少水分流失、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
  (2)异地假植可以有效地抑制苗木发芽,但时间不能超过15d,这样才能保证造林苗木有足够的水分生根、发芽。
  (3)挖地窖贮藏虽较费工,但它既可以有效地抑制苗木发芽,还可以长时间保存,适合任务大、造林时间长的单位。
其他文献
通过对体育词语的语言修辞进行分析,研究体育词汇的使用情况、修辞作用及其泛化现象。主要结论:体育词语多样化、生活化,但还未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研究体;体育词语出现了一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英国和新西兰两国关于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的建议进行对比,研究认为两国对5岁以下儿童身体活动的建议均按照婴幼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和动作发展规律进行安
阐述了凌海灌区的设计标准与实施现状,论述其节水改造工程规划设计及方案,总结了灌区节水改造的效果。
为全面掌握毕节地区特色农产品农药残留状况,运用气相色谱仪,按国标方法,于2009年在毕节地区各批发市场、超市、农贸市场、生产基地随机抽取各类不同特色农产品共计80个进行农药
1984年出生,16岁出道经商,白手起家,不到30岁的许云东在很多年轻人悠闲玩乐的年龄,产业资产总值已经超过亿元。砂石料运输,商品混凝土,泵车租赁,干混砂浆,许云东规划的建材产业链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