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历史案例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方法研究

来源 :灾害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jiantao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某一自然事件被确定为灾害时,在获取有限的灾害数据情况下基于历史相似灾害案例进行快速的灾情评估,是有效进行灾害、灾情分析和抗灾救灾决策的保障。以历史案例灾害的灾害、灾情指标和当前灾害的灾害指标为数据基础,以最小距离法原理建立历史案例与当前灾害的相似度判断模型,设计基于历史案例相似度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实现基于历史案例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方法与技术方案,并且以河南2001-2006年的农业干旱历史数据为历史案例,以其2007年农业干旱农作物受旱面积为评估指标,随即选取了一个相似度评估方法对灾情评估方案进行
其他文献
中国教育部、世界自然基金会和BP公司于11月3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中国教育部宣布正式颁发<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近10多年来,随着人类居住环境的恶化,紫外线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利用潍坊市气象台2004~2006年逐日紫外线观测资料,分析了太阳紫外线辐射到达地面的强度指数和等级,同时分析了
我校位于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土层较薄,加上人为的毁林毁草,生态环境逐渐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是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的地区.
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采用灰色关联及统计分析方法,结合地理空间技术识别岷江上游不同植被类型及覆盖度与山洪灾害的关系特征,结果表明:①在不考虑植被覆盖时,岷江上游山洪灾害
通过分析长沙古城核心区明清时期古井的实地调勘资料,得知长沙古井的常用命名方式及空间形态特征;以归纳量化的统计方法,解读古井保存现状,为进一步开展有关小体量建筑的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