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虫的梦想

来源 :课堂内外(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weido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蝴蝶,就是在空中飞舞的花朵,色彩斑斓。如果你想要了解蝴蝶的一生,那就跟着精灵豆,先养一只毛毛虫吧(有些毛毛虫有毒,最好不要直接用手触碰)。
  你肯定会问:奇怪,我不是要了解蝴蝶的吗,为什么要先养一只毛毛虫呢!
  因为毛毛虫的梦想,就是变成空中飞舞的“花朵”——蝴蝶。
  真正的足
  毛毛虫真正的足分布在身体前部。一共3对。
  刚毛
  毛毛虫身上那些细小的毛,具有触觉,可以探知物体、感受振动,称为刚毛。
  呼吸孔
  毛毛虫身体的每一节,都有呼吸孔,空气从这里进入呼吸管,再被输送到全身。
  伪足
  数数,毛毛虫后面还有5对足,只是,这不是真正的足,被称为伪足或腹足,上面有一个像尼龙搭扣一样的细小钩状物,被称为趾钩,主要是为了帮助身体抓紧物体。
  寻找虫卵
  通常,我们身边最多见的是菜粉蝶,或者柑橘风蝶。如果想要孵化出一只菜粉蝶,那就去包心菜叶上找菜粉蝶的卵。
  蝴蝶的卵外形很精致,有些色彩为黄色,有些为白色,形状也有细长的和球形的。
  孵化
  如果你有幸看到刚孵化出来的幼虫,会发现它们的身体也是黄色的,更有趣的是,它们会吃掉自己的卵壳,这可是很有营养的东西,所以千万不能浪费掉。吃完卵壳之后,它们就会进攻植物叶。
  为梦想而努力
  幼虫的成长
  为了实现梦想,毛毛虫努力地吃,整天除了吃还是吃,所以它们也在不停地长,经过几次蜕皮,它们的身体一天天长大长胖,成了名副其实的毛毛虫。每一次蜕皮,它们也一样不会放过蜕下的皮,会整个吞食掉。
  成蛹
  毛毛虫长大了,就会抓住植物的枝条,由口中吐丝将自己的尾部用细丝绑在植物枝条上,为化蛹做准备。
  化蛹
  毛毛虫的头部会先裂开,从里面钻出来与原来完全不一样的蛹。蛹柔软而富有弹性,可以通过扭动身体从旧皮中钻出来,最后把旧皮抖落到一边。而且蛹的颜色会与附着地点的颜色相一致。
  羽化
  真正的魔法正式开始。蛹里的毛毛虫细胞慢慢变成了一种有活性的液体,然后重新组合蜕变成截然不同的形态——美丽的蝴蝶。
  破蛹而出
  在破蛹前,蛹衣变得又薄又脆。当蝴蝶破蛹时,会首先将蛹的头部撕裂。随后,蝴蝶破蛹而出。刚破蛹而出的蝴蝶,翅膀又湿又皱(此时千万不要触碰)。
  飞舞的花朵
  当体液慢慢压人翅脉后,刚刚破蛹而出的蝴蝶的翅膀就会舒展开来。经过大约两小时的晾晒,翅膀变干变硬。完成飞行前的检查,美丽的蝴蝶就会飞向盛开的花朵。
  动动手
  不同的蝴蝶,幼虫和蛹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丛林里,采集一些挂在树枝上的形状和色彩不同的蛹带回家(可以将蛹与附着的小树枝一起带回家),然后利用棉花和速干胶把它们挂到一根枯树枝上,以方便你观察蛹的变化,以及最后蝴蝶破蛹而出的精彩过程。
  饲养须知
  如果想要自己饲养一只毛毛虫来观察,最好饲养无毒无害日最容易找到的菜青虫。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包心菜上可以寻找到菜粉蝶的卵,把卵连叶带回家,放置到鞋盒里,盒底铺上吸潮纸。盒盖上开一个大窗,窗洞用纱网粘贴,这样便于观察。卵孵化成虫以后,你就需要每天给菜青虫送上新鲜的菜叶,每天更换吸潮纸。并观察菜青虫成长和蜕皮的情况,直到成蛹和羽化。
  温馨提醒:要移动毛毛虫,最好使用毛刷,观察则可以使用前面介绍的观察魔盒。
其他文献
“哧哧哧……”在油锯那疯狂的叫嚣声中,一棵高达40米的百年大树轰然倒下,树顶上的一个鸟巢“啪”的一声落到地上,里面的三枚鸟蛋被摔得粉碎。  这些坏蛋,又来砍伐我们的森林了。在旁边的一棵棕榈树上,猴王多西望着树下那上百个伐木工人,气愤地挥起了拳头。  亚马孙的热带雨林是地球上最大且物种最丰富的森林,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三分之一,是公认的地球之肺。  可就是这么一块对地球生死攸关的森林,一些贪婪的人
2013年5月8日 晴  就算是看起来身强力壮的雪豹,也会生病。这不,成成生病了,平时活蹦乱跳的它变得无精打采。我赶紧带它到动物园专门设立的动物诊所去看病。  成成需要打针、输液,但它非常抗拒,一直不肯安静地接受治疗。只有我在它身边的时候它才安静下来,说明它对我非常信任和依赖,这让我非常感动。每次成成到医院我都全程陪同。我算不算是一个好“爸爸”呢?  2103年6月15日 晴  成成康复之后,我们
冬天,真想像冬眠的动物们,蜷缩在自已的安乐窝,一觉睡到舂暖花开  说到冬眠,六家的问题一定不少,冬眠的动物有呼吸吗?它们吃什么?它们不会觉得冷吗……赶快跟着精灵豆的镜头前去打探一番,我到你想要的答案吧。  仔细搜索,在树根处枯叶掩盖下的小小洞穴里,找到了冬眠的蜗牛。它们用一层混有石灰的黏膜把壳的开口封起来,硬化后的膜便形成一道保护躯体的“门”,可  防止外物侵入。这层硬膜又称隔膜,具有轻微的透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