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yzb3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树突状细胞(PDC)和髓样树突状细胞的(MDC)的比例以及细胞因子干扰素α(IFN-α)、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38例SLE患者(SLE组)、15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DC、MDC占淋巴细胞的比例,ELISA法检测外周血IFN-α、IL-6、TNF-α水平。结果①SLE组外周血PDC、MDC比例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②疾病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PDC比例显著低于稳定期患者;SLE蛋白
其他文献
天优290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米质优、适口性好等特点,于2005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介绍了该组合父母本的主要特征特
目的观察内质网酶ENTPD5蛋白在急性白血病(AL)骨髓液中的表达,了解其与AL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AL患者111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78例(初治组48例,复发组10例,缓解组20例),急性淋
新两优6380(03s/D208)是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和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选育的两系超级杂交水稻新组合,2007年1月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该组合在江苏、湖南、安徽和湖北示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脑膜瘤1基因(MN1)表达,探讨其与AML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使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定量检测216例AML的MN1、同源异型盒基因5(HOXA5
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制种实践,介绍了Ⅱ优125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总结了其高产制种技术。
研究了垄畦栽培、抛秧栽培、全程覆膜栽培、直播栽培、常规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早稻株两优02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CK)相比,垄畦栽培分蘖成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5,7,3’-三乙酰橙皮素(TAHP)在大鼠血浆中的浓度,并探讨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采用C18反相色谱柱,以甲醇-0.5%冰醋酸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洗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基因781C/T多态性与新疆汉族迟发性阿尔茨海默病(LOAD)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80例LOAD患者
目的探讨Centerpiece微型钢板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M)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单开门椎板成形结合Centerpiece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CM患者8例,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