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的豁达人生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ie198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7月17日,是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杨绛先生的百岁寿辰。在世人心中,她是文学大家钱锺书的妻子,是不幸早逝的钱瑗的母亲;她令无数人手捧《我们仨》泪洒书页,其中的温暖和感动难以言说;她奉献了《唐·吉诃德》的经典翻译,她的这部杰出的译作于1978年被邓小平作为礼物赠与西班牙国王……
  在她百岁寿辰时,亲朋好友已经准备好了为她庆贺,她却回应说:“如果有人想给我过百岁生日,那么就替我吃一碗长寿面吧。”生日当天,钱锺书88岁的堂弟钱锺鲁给杨绛打电话,问她办寿辰的事宜,她说:“各自在家为我吃上一碗寿面就行了。”从去年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所长陈众,几次问杨绛百岁寿辰如何庆祝,每次答复大同小异:“我依然想在生日那天安安静静度过,该看书看书,该写字写字。”遵照先生的叮嘱,陈众于7月17日携全家和几个朋友一起吃了寿面,算是对先生百岁寿辰的庆贺。
  无数网友纷纷响应杨绛的“提议”,以吃寿面的形式庆贺她的生日。一位网友留言说:“杨绛先生是特别可爱的一位老人,她那么心静、恬淡,这不是谁都能做到的。先生已创造了生命奇迹,再往前去,依然美丽。她把精彩书写于平淡之间,唯有大师才有如此胸怀!”多家媒体为了不打扰她的宁静,特意提前祝贺并与她进行了笔谈。当记者赞扬她是著名作家时,她淡淡地说:“我没有这份野心,我的作品只是太阳晒在狗尾巴尖上的短暂间。”
  杨绛生活俭朴、为人低调。她的寓所没有进行过任何装修,旧式的柜子、桌子,连地面也是水泥的,只有浓浓的书卷气。问及她与钱锺书相关的事情时,她说:“我与钱锺书是志同道合的夫妻。我们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走到一起的。”她回忆说,为了丈夫能专心写好《围城》,她要他减少教课时间,并辞掉保姆,包揽全部家务。“握笔的手初干粗活免不了伤痕累累,一会儿劈柴木刺扎进了皮肉,一会儿又烫起了泡。不过吃苦中倒也学会了不少本领,使我很自豪。”
  1997年早春和1998年岁末,女儿和丈夫先后去世,为缓解心中悲伤,杨绛特意选定翻译柏拉图《对话录》中的《斐多》。“苏格拉底就义前的从容不惧,同门徒侃侃讨论生死问题的情景,深深打动了我,他那灵魂不灭的信念,对真、善、美、公正等道德观念的追求,给我以孤单单生活下去的勇气,我感到女儿和锺书并没有走远……”
  虽然她工资不高,却将丈夫及她的稿费和著作权交给清华大学托管,建立“好读书”基金,用于资助贫困生,迄今已入版税近1000万元。对此她说:“收到几十万元稿费得跑银行,还要去税务局交税,麻烦,著作权拿在手里更是烦心事,有时认真起来还要打官司,不如交给学校管理。”
  杨绛欣慰于自己总能“忍生活之苦,保其天真”:“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她如此回首百年人生。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7@126.com
其他文献
1969年,朱之文出生在山东菏泽单县郭村镇朱楼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在兄妹七人中朱之文是最小的。朱之文爱唱歌,他的理想是当一名歌唱家。可是命运之神似乎不给朱之文这个机会。10岁那年父亲去世,朱之文被迫辍学。  但他没有灰心,他坚定不移地向着梦想迈进。他要上学,他要学习唱歌。但是这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不可能的。为了生存,幼小的他不得不参加生产劳动。  朱之文为生产队捡粪挣工分。他提着粪篮子,常常在学校
有一种安慰是不告诉你真相  那天上午,杰弗里到街口那家老理发店理发,他看见理发师正同时忙着两个活儿。一张椅子上坐着一位只有几绺头发的秃顶男子,理发师正在仔细地给每一绺头发染色。旁边的椅子上坐着一位剪平头的男子,他的整张脸覆盖着一层白色的东西,而双眼处覆盖着两片黄瓜。  “我先给这两位先生做完。”理发师一脸歉意地对杰弗里说。“不着急。”杰弗里说,然后在一边坐了下来,边看报纸边听他们交谈。  “恭喜你
单位有两位女士同在一个科室工作,平时她们关系处得很好。她们虽然没有像古代刘关张那样举行桃园结义的仪式,但她们也像结拜姊妹那样亲密。她们工作齐心协力,出行形影不离,并且都身材高挑,美丽漂亮,加之她们的名字分别叫桃花、梨花,人们把她们二人称为单位里的两朵花。  好花不常开,她们之间的友谊并没有长久地维持下去。事情的起因源于一次半夜警报声。她们两人所在的科室,是单位的一个重要部门,科室里安有警报器。不知
圆规张开的幅度越大。圆的半径就越长  我以前常常透过我家厨房的窗户看到她,她强行挤过操场上的一群男孩子,对这些男孩们来说,她显得那么矮小。学校在我家的街对面,我经常看到孩子们在下课时间打球。尽管有一大群的孩子,但我觉得她是最吸引我注意的一个。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她打篮球的情景。看见她绕着其他孩子旁边游走的时候,我感到十分惊奇。她设法跳起投篮,球恰好越过那些孩子的头顶飞入了篮筐。那些男孩总是拼命地阻
手握一份企业发给你的offer,心中自然喜不自禁,一份众人羡慕的工作正在等待你的光临。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在静静地等待着你。作为踏入职场的一个重要环节,忽视面试的重要性就等于放弃眼前的工作。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为了从众多的求职者中筛选出真正的人才,常常少不了用各种考试来测验和考查求职者真实的素质、水平和能力。面对以下一些较为特殊少见的面试形式,你又该如何应对呢?    答案因职业而异的考题
作為一名老师,每一届学生毕业时,我都建议他们:在人生旅途的行囊里,别忘带上一本《做人与处世》,她会让你看到世间朴素的美好,她会让你品尝生活的滋味,她会让你珍惜拥有的一切……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选择《做人与处世》作為我的精神家园。  她如纯净的水,流淌在我的心田,默默地净化、升华我的灵魂;  她如智慧的灯,照在前方,点燃我遥远的梦;  她又如寂寞山谷中的洁净百合,安静绽放,却引发无数诗意,使
没了星光,夜晚怎么可能会璀璨?    朋友是一位爱好广泛的人。  从小学到大学,他一直是校篮球队的主力;也写些散文诗歌,报刊杂志上常见他的名字;他熟悉五大联赛的各支球队,闭着眼也能数出任何一支球队的主力;他还喜欢园艺,对花花草草的属性了如指掌。可是他认为,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他希望自己能够在30岁以前,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  这个愿望是他上大学时产生的。那段时间他读了很多商业精英的成功史,
白手起家的朋友甲,为人也算热情仗义,事业也算有声有色,但大家却都对他有点儿退避三舍的意思。缘何,实在是这个人太过敏感和脆弱了一点儿。  朋友相聚,一两杯酒下肚,无论别人扯什么话题,最终,都会被甲归结到一个话题上去——回忆过去的苦难生活。其实大家也都知道他有多么不容易:从小家境贫寒,父亲是老黄牛一样的搬运工。妈妈是菜市场的地摊大妈,在最草根的社会底层长大,白眼、冷漠和轻视是甲成长的底色。  但正如某
小玉是个农村姑娘,初中毕业后,孝顺的小玉帮父母打理了两年的田地。但她很快发现,在农村靠她微薄的力量,虽然能减轻父母体力上的一些负担,可挣不到钱,无法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于是,小玉说服父母,决定到城里打工闯一闯。  很快,19岁的小玉就找到了一份保姆的工作。雇主一家三口,儿子在外读书,在家的只有张总和赵姨夫妻俩。  到来的第二天,小玉就开始了她的工作。与乡村相比,这些拖拖扫扫的事简直就是小菜一碟,她
有一位高贵的武士,他是一位非常诚实的人。一次,他去拜访一位禅师。当他进入寺庙的那一刻,看到高大巍峨的寺院,他忽然感到自己很渺小,非常自卑。尽管他为正义与和平而战斗,在人前他很威武很高大,但此时此刻仍然无法摆脱自卑的心理。  于是,当他见到禅师的时候,他就问:“您能告诉我,我为什么会感到很自卑吗?我在战争中,多次面临死亡的威胁,我都没有害怕过,但不知为什么,我现在会感到如此自卑。”  禅师温和地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