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行德育模式下“三维纠偏”策略与实施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l12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家庭和社会是学生成长的基本环境,只有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教育力量和谐一致的时候,学生的身心才能健康发展。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维度的和谐育人机制,使之合而不同、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形成合力,推动家、校、社教育目标趋同,教育理念融通,教育过程协调,教育方法互补,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评价一致,从而为学生成长为“世之光”而积蓄光能。
  一、校内聚力,提升德育纠偏效能
  1. “纠偏”德育活动化
  学校以“爱在真光”为主题,举办仿行德育“4L”实践活动,在各类活动中,学生“模‘范’为行”,固化道德形象,重构内心世界,养成健全人格。
  “爱·念”。通过缅怀先人,知道血脉传承的永恒;通过缅怀先师,知道文明传承的永恒;通过缅怀先贤、先烈,了解国运隆兴的跌宕起伏。在活动中,学生学会思考个人与家、国、集体、社会的关联,思索人生命运的坐标点。
  “爱·聚”。通过誓师大会,引起家长对中考子女的关注;以“递信”环节,让父母子女情感交流互动起来;通过穗港真光交流活动,拓展学生视野,互相观摩两地学生言行举止,提升“公民”意识;通过特色家长会、开办家长学校系列活动,引导家长关心子女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提升家长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生在家庭教育与情感方面的缺失。上述活动,把“爱”渗透到家庭、社会,营造学生发展所需的和谐氛围。
  “爱·悦”。通过艺术节的书法、绘画、摄影、插花、文艺汇演等系列比赛活动,让学生们增长见识,得到锻炼,逐步成长为一个会学习、会健体、会审美、会创造的健康、快乐的人。
  “爱·放”。通过组织心理沙龙、六一心理广场和体育节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实践,在实践中加强沟通、学会合作,培养勇于竞争、进取的精神。
  2. “纠偏”德育课程化
  在活动育人的同时,学校注重研发特色德育校本课程,先后编写了《引航》《化爱于行》和《携爱同行》,逐步概括“世之光”德育的文化与活动体系,体现“世之光”德育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可行性,为形成学校德育特色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3. “纠偏”德育学科化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教师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路的引路人。”进行课堂德育渗透,是各学科教育教学的情感目标之一,也是“三维纠偏”策略的重要环节。撷取教材中抽象的道德典范,學科教师加以引导和刻画,使之具像化,留待学生模仿。例如语文、历史、思品等学科中有许多人物形象都具有独特的人格魅力,孔孟先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自我隐忍;先贤、先烈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凛然正气;文人雅士“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凌云等,都是仿行德育的基本素材,循序渐进地颠覆学生内心道德乱像,促使他们内心对道德形象重构,达到大“象”无形、大爱无声的效果。
  二、推进家长学校各项工作,提升家长“纠偏”能力
  1. 编写家长学校培训教材
  针对生源家长教育基础薄弱的情况,学校着手研发了家长学校课程计划与课程内容,充分开发家长学校的教育资源,促进家长学校教育走向常规化、模式化。学校积累近几年来家长学校的教育案例,挖掘学校文化中利于进行家长教育的资源,编写了一套家长学校培训教材《携爱同行》,切实加强了学校对家庭德育的引导与教育功能。
  2. 家长学校对家长有目的培训
  在家长学校培训教材的基础上,学校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家长培训活动。一是通过学期家长会,向家长反馈孩子在校表现和发展情况,指明孩子今后的发展方向;二是通过学校“和美大讲坛”,引进家庭教育专家,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的新经验,改进家长的家教方式和习惯;三是通过制作和派发家长简报,向家长讲解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 家长参与、体验学校的活动
  开展教育开放日活动、开学日活动、主题德育活动、穗港真光交流活动等,学校邀请家长与师生共体验、同感受,让家长亲临一线了解情况,调动其教育子女的积极性,促进提高文化素质,发现自身教育子女存在的问题,使家长对学校、对学生发挥更具智慧的教育引导功能。
  三、携手社会力量,融合德育资源
  学校离不开社区,学校教育必须依托社区,近年来,学校注意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功能定位于互补互助、共建共赢。
  1. 与街道派出所互动。学校与街道派出所携手共建,积极互动,建立了相互间的“一键通”工程,提升安全保卫能力;聘请派驻法制副校长,定期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普法讲座;学校每学期召开自强生会议,派出所选派警官参加,对自强生、思困生进行法治教育,让他们明白行为的规矩和底线。
  2. 与司法机关互动。学校与越秀区检查院合作,开展法制课堂,建立模拟法庭,开展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同时,学校与共青团华南师范大学法学院委员会联手,采取模拟法庭现场、法律知识问答、法庭庭审演示、检察院检察官点评等多元方式,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教育。
  模拟法庭纠偏活动,灵活、高效地进行法制教育,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的法律问题,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尤其对行为偏常、法律意识淡薄的学生来讲,更让他们明确了道德与行为的底线,增强了警醒意识。
  3. 与社会机构互动。学校与街道“阳光义工站”合作,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让社区义工走进学校,让学校义工走进社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增强“为世之光”的担当意识。
  同时,学校与街道消防、禁毒、广东省青少年军校、越秀区关工委等相继建立共建项目,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德育活动,使学生们获得德育体验,加强了行为规范意识和法律意识,陶冶了道德情操,也提升了德育资源的教育效应。
  家、校、社区形成合力,共育学生“为世之光”。在生源非优的基础上,学校通过实施“三维纠偏”策略,学生的文明素养得到提高,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逐渐形成。
  责任编辑龙建刚
其他文献
在以文字、训诂、音韵为主的小学研究中,以音韵学的研究最为不易.而在音韵学的研究中,对于古音韵系统的整理,更是一项极其繁琐的工作,其工作量之大,使很多音韵研究者不愿涉足
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现实审计中,"重审计、轻后续"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是对后续审计工作的必要性认识不清,视之为内部审计外的另一个独立审计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很少或很难开展;另一方面是对
我是北京博爱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的一名护士。在这样命悬一线的环境里,我很少微笑也来不及顾及患者的感受。我最关心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是否平稳,里面陈列着的呼吸机、监护仪
由于个性的差异,心智水平起点的高低不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总会遇到在某些方面的学习上存在困难的孩子,包括:书写困难、识字困难、理解困难等,本文简称为“学困生”。
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班主任是每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导师。总之,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工作起着十分重要作用。  一、相互尊重,严格要求学生  学生的自尊心一旦受到损伤,教育就失去了支配力量。特别对待后进生要更小心,他们的自尊心更不能受损伤。如果后进生自尊心受损伤,那么他们会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不跟你合作。
据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WCET)的界定,造口治疗师是从事造口护理、伤口护理、失禁护理的专门护理人才。我国的专科护士目前主要指在特殊岗位工作,具有熟练的护理技术和知识并完成
与人相处,最大的距离莫过于近在咫尺却心隔天涯。人文关怀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是护士必须履行的基本职责。人文关怀能力是护士实施护理人文关怀时所
近几年,从割户理职业的男性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据悉,我国男护士数量约占注册护士总数的1%,男护士正逐渐成为医院护理队伍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放军第148医院有一群帅气的男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