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陈叔叔:
你好!
读了您的女儿举报您高速公路上接打手机的消息,真的为她这种精神感动。相信,这一刻,她不仅不是在大义灭亲,而是在用最佳的方式呵护亲情。
老陈叔叔,您知道吗?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一次幸运的旅程。没有尊卑贵贱,没有大小高低,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生命的意义,即使一棵小草、一只蜜蜂,都不会轻易亵渎自己的生命。只有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精彩魅力。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应该在相互的珍爱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老陈叔叔,您听说过吗?曾经,也是在高速路上,有人随手扔出车窗一个易拉罐,后面的车在躲避时便引发了一场二死一伤的悲剧。试想,如果您在接打电话时一不留神,又怎能应对一些突发情况?那时,后悔还来得及吗?生命需要珍惜,而一些不良习惯必须要改正。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使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得到珍惜。
还有一件事,不知老陈叔叔您听说过没有?一位司机习惯在夜晚用远灯,即使对方提醒也不会调整。有一天,在一个转弯的地方,一辆对面来的车一下子开进了路旁的河中,一家三人全都身亡。看到那辆车坠落的一瞬,听到坠入河中的那一声巨响,这位习惯开大灯的司机后悔莫及。老陈叔叔,一幕幕交通事故的出现,真的没有为你敲响警钟吗?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点。其实,这里所说的敬畏,指的就是生命的自觉,是不能超越的道德底线。常存敬畏之心,严格约束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可以展示出生命的最高境界。
心中常怀敬畏,便会坚守住生命的准则。明朝时,在朱元璋面前,万钢以一句“畏法度的人最快活”获得赏识,让我们对敬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具体而言,就是告诫我们要畏天、畏地、畏己。只有内心深处充满敬畏,才能在准则和规范内行事,才能端正生命的方向。如果不能以敬畏和自觉约束自己,一味地去做出格、越轨的事,就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心中常怀敬畏,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也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承诺。
老陈叔叔,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敬畏之心呢?尊重人的生命,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强化责任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
此致
敬礼!
您女儿的同龄人 明华
2015年6月7日
文章以一种充满深情的笔法,对老陈进行了诚恳的劝告,表达了对“珍爱生命,心怀敬畏”这一写作中心的深刻认识。具体写作时,作者先以材料中的事件为依托,对老陈提出了建议。然后,以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故事,表达了对开车不良习惯的反思,从而增加了劝告的说服力。接着,引出心怀敬畏这一观点,并以万钢事例及孔子名言进一步引申,升华了写作的中心。
你好!
读了您的女儿举报您高速公路上接打手机的消息,真的为她这种精神感动。相信,这一刻,她不仅不是在大义灭亲,而是在用最佳的方式呵护亲情。
老陈叔叔,您知道吗?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一次幸运的旅程。没有尊卑贵贱,没有大小高低,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生命的意义,即使一棵小草、一只蜜蜂,都不会轻易亵渎自己的生命。只有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精彩魅力。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应该在相互的珍爱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老陈叔叔,您听说过吗?曾经,也是在高速路上,有人随手扔出车窗一个易拉罐,后面的车在躲避时便引发了一场二死一伤的悲剧。试想,如果您在接打电话时一不留神,又怎能应对一些突发情况?那时,后悔还来得及吗?生命需要珍惜,而一些不良习惯必须要改正。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使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得到珍惜。
还有一件事,不知老陈叔叔您听说过没有?一位司机习惯在夜晚用远灯,即使对方提醒也不会调整。有一天,在一个转弯的地方,一辆对面来的车一下子开进了路旁的河中,一家三人全都身亡。看到那辆车坠落的一瞬,听到坠入河中的那一声巨响,这位习惯开大灯的司机后悔莫及。老陈叔叔,一幕幕交通事故的出现,真的没有为你敲响警钟吗?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点。其实,这里所说的敬畏,指的就是生命的自觉,是不能超越的道德底线。常存敬畏之心,严格约束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可以展示出生命的最高境界。
心中常怀敬畏,便会坚守住生命的准则。明朝时,在朱元璋面前,万钢以一句“畏法度的人最快活”获得赏识,让我们对敬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具体而言,就是告诫我们要畏天、畏地、畏己。只有内心深处充满敬畏,才能在准则和规范内行事,才能端正生命的方向。如果不能以敬畏和自觉约束自己,一味地去做出格、越轨的事,就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心中常怀敬畏,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也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承诺。
老陈叔叔,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敬畏之心呢?尊重人的生命,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强化责任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
此致
敬礼!
您女儿的同龄人 明华
2015年6月7日
文章以一种充满深情的笔法,对老陈进行了诚恳的劝告,表达了对“珍爱生命,心怀敬畏”这一写作中心的深刻认识。具体写作时,作者先以材料中的事件为依托,对老陈提出了建议。然后,以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故事,表达了对开车不良习惯的反思,从而增加了劝告的说服力。接着,引出心怀敬畏这一观点,并以万钢事例及孔子名言进一步引申,升华了写作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