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生命,心怀敬畏

来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i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陈叔叔:
  你好!
  读了您的女儿举报您高速公路上接打手机的消息,真的为她这种精神感动。相信,这一刻,她不仅不是在大义灭亲,而是在用最佳的方式呵护亲情。
  老陈叔叔,您知道吗?每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一次幸运的旅程。没有尊卑贵贱,没有大小高低,都应该以自己的方式展示生命的意义,即使一棵小草、一只蜜蜂,都不会轻易亵渎自己的生命。只有懂得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我们自己的生命才能绽放出精彩魅力。每一个人,每一种事物,都应该在相互的珍爱中体验生命的过程。
  老陈叔叔,您听说过吗?曾经,也是在高速路上,有人随手扔出车窗一个易拉罐,后面的车在躲避时便引发了一场二死一伤的悲剧。试想,如果您在接打电话时一不留神,又怎能应对一些突发情况?那时,后悔还来得及吗?生命需要珍惜,而一些不良习惯必须要改正。只有将安全放在首位,才能使每一个宝贵的生命得到珍惜。
  还有一件事,不知老陈叔叔您听说过没有?一位司机习惯在夜晚用远灯,即使对方提醒也不会调整。有一天,在一个转弯的地方,一辆对面来的车一下子开进了路旁的河中,一家三人全都身亡。看到那辆车坠落的一瞬,听到坠入河中的那一声巨响,这位习惯开大灯的司机后悔莫及。老陈叔叔,一幕幕交通事故的出现,真的没有为你敲响警钟吗?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这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观点。其实,这里所说的敬畏,指的就是生命的自觉,是不能超越的道德底线。常存敬畏之心,严格约束自己,不断完善自己,我们才可以展示出生命的最高境界。
  心中常怀敬畏,便会坚守住生命的准则。明朝时,在朱元璋面前,万钢以一句“畏法度的人最快活”获得赏识,让我们对敬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孔子曾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言。”具体而言,就是告诫我们要畏天、畏地、畏己。只有内心深处充满敬畏,才能在准则和规范内行事,才能端正生命的方向。如果不能以敬畏和自觉约束自己,一味地去做出格、越轨的事,就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惩罚。心中常怀敬畏,是一个人对自己生命的承诺,也是一个人对社会的承诺。
  老陈叔叔,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其他人的生命安全,我们是不是应该多一份敬畏之心呢?尊重人的生命,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强化责任意识,减少事故发生,是每个人的职责所在。
  此致
  敬礼!
  您女儿的同龄人 明华
  2015年6月7日
  文章以一种充满深情的笔法,对老陈进行了诚恳的劝告,表达了对“珍爱生命,心怀敬畏”这一写作中心的深刻认识。具体写作时,作者先以材料中的事件为依托,对老陈提出了建议。然后,以现实生活中的悲剧故事,表达了对开车不良习惯的反思,从而增加了劝告的说服力。接着,引出心怀敬畏这一观点,并以万钢事例及孔子名言进一步引申,升华了写作的中心。
其他文献
人生况味  一生的进程是确定的,自然的道路是唯一的,而且是单向的。人生每个阶段都被赋予了适当的特点:童年的孱弱、青年的剽悍、中年的持重、老年的成熟,所有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按照各自特性属于相应的生命时期。真正的人生大题目就在这里。  古罗马西塞罗  二战期间,一支部队在森林中与敌军发生激战,最后两名士兵与部队失去了联系。这两名士兵之所以在激战中还能互相照顾彼此不分,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小镇。他们在森
2005年5月22日,云南省云龙县白石镇七灯村民小组某户耕牛因病突死,有9名村民参加剥解病死牛,其中3人皮肤破损者发病,6人无皮肤破损者未发病.首发病例男性49岁,剥解主刀者,5月22日11时操作中左手中指尖第一指背侧皮肤被刀割伤约1 cm,右手前臂皮肤被牛肋骨擦伤约6 cm,次日中午受伤处皮肤肿胀,随即出现数个红色水泡逐渐变成紫黑色水泡,周围出现小水泡群,疼痛不明显。
据2016年6月24日的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一段在手术室拍摄的视频广为传播,让人们看到了一场新奇的手术。在录像中一位病人躺在手术台上,几位外科医生围在他身旁,小心翼翼地从病人喉咙中取出一把扳手,实在匪夷所思。不过笔者却想起我国宋代就成功进行过一次类似手术,一展古代中医的独特风采。  据南宋名医张杲(1149-1227)所著《医说》记载: 北宋真宗咸平年间,主政湖南潭州(今长沙) 的官员姓魏,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