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莫让精彩流过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倾倾听学生的想法,可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困惑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无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都是动态式课堂中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要注意倾听课堂上“异口同声”之外的声音,不要怕顾此而失彼(教学预设),因小失“大”(教学进程),“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我们用冷静的头脑去耐心倾听。细心捕捉。
  关键词 倾听;了解困惑;宽容之心;动态生成;耐心倾听:细心捕捉
  
  倾听学生的想法,可让教师了解到学生困惑之处。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无论这种想法是否正确都是动态式课堂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因此,倾听学生的想法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
  然而,这恰恰是我们最容易忽略的。
  案例1 在三年级“平均数”中。学生通过统计男女生套圈的情况以及比较“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初步理解了什么是“平均数”以及平均数的求法。
  黑板上有这样的算式:
  6 7 9 6=28(个)……(男生4人一共套中的个数)
  28÷4=7(个)……(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师:同学们,我们通过比较“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和“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知道是男生套得更准些。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你有什么收获吗?
  生1:我知道不是套得最多的那个组就一定比别的组准。
  生2:我知道求平均数的时候可以移多补少。
  生3:我发现平均数是不大不小的数。
  生4:……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大!现在你能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练习书上“想想做做”中第1题)
  分析 案例中学生说出了“平均数是不大不小的数”显然这是思维亮点的闪烁,学生的发言很稚拙,他实际想表达的是“平均数不可能超过最大值,也不可能小于最小值”,可惜教者在热闹的发言中没有耐心倾听。让这个亮点“一闪而过”,而没有引导其他学生共同领会,分享这个重要的收获。这似乎只是教师一次不经意的疏忽。却折射出我们对一种教学策略的忽略——听!
  备课时,我们尽管会从学生的原有知识和生活背景出发进行精心预设,但不可否认,不同学生面对同样的探究材料,可能会有不同的发现。我们每位教师要特别注意倾听课堂上“异口同声”之外的声音,不要怕顾此而失“彼”(教学预设),因小失“大”(教学过程),也许就在你的不经意问,精彩就悄悄地流逝了。
  案例2 教学求“最大公因数”一课,学生已基本掌握了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我安排了以下一组习题。进行巩固练习。
  求下列各组题的最大公因数:48和36,7和14,18和24,15和33。
  反馈时发现张小强等学生做错。在了解张小强做错的原因时,同桌抢嘴道:“张小强说,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太麻烦,只要把两个数相减,所得的差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话音刚落,全班同学一阵哄笑。我及时制止,并请张小强具体介绍一下想法。他涨红着脸说:“从48和36,7和14,18和24的最大公因数中,我发现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分别是12,7,6,正好分别是每组数中两个数的差。所以,我在求15和33的最大公因数时。直接用33减去15。结果却错了。”这一番解释,我突然想到了用辗转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张小强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数学上还有一种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叫做辗转除法。如果同学们感兴趣,课后可以继续研究。我建议,为张小强这种细心观察、大胆猜想的精神而鼓掌,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分析 上面的案例揭示的是学生真正的探究过程。学生在探究中认识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不但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还可以用两个数相减。尽管辗转除法不是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张小强的想法也仅是辗转相除法的萌芽。但这一片面思考的价值在于启示我们教师不要去回避课堂上的动态生成,哪怕是片面的、错误的。
  反思 1 课堂上的意外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我想。让意外生成精彩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之心,关爱之心,要学会倾听不同的声音。如果我们习惯于用一个标准去要求学生,只会把学生的创造扼杀在萌芽状态,那我们的课堂永远只能是一种声音。
  2 数学课堂中倾听,应当紧扣学生的思维,应当紧扣学生在课堂上每一个错点或亮点,因为它们是我们教学中稍纵即逝的宝贵资源,这一点我们都很清楚。不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就难以避免时机突现,呼之欲出时却戛然而止,水到渠成的遗憾就会屡屡与重要的“动态生成点”擦肩而过,就会在最富有成效的学习时刻痛失良机。“动态生成式”课堂教学尤其需要我们用冷静的头脑去耐心倾听,细心捕捉。
其他文献
下文首先提出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的必要性,并通过对它的工作原理及方法进行了分析,以确保接地的效果。
在含有大量矿泥以及高CN-浓度情况下,对氰化尾渣中微细粒钼矿物质的浮选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预处理和新型选钼捕收剂YC,取得了较好的钼回收技术指标。
当供电线路发生异常时,10kVPT易出现烧毁现象。本文对10kVPT烧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新疆工作座谈会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认真研判了国际、国内各方面形势之后召开的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会议。会议对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