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包装,打造魅力英语课堂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retech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英语课堂越来越体现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因此,对原有的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如下改革:(1)课堂语言魅力化;(2)教学手段多元化;(3)课内活动探究化;(4)课外拓展时新化。通过对英语课堂的精细“包装”,把抽象的知识内容变成形象的外在表现,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饶有兴趣的活动探究,把单调的课外拓展融入了丰富的现实生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 课堂语言 教学手段 课内探究 课外拓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c)-0169-01
  当前,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给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位英语教师都要力求掌握更多适合英语教学发展的方法,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中心”的基本理念,建构融教育性、实践性,生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學习,以达到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因此,对原有的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包装”势在必行。
  1 课堂语言魅力化—— 激发热情
  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感情、交换思想的桥梁,是教师传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工具,所以教师要对语言进行优化、力求精炼而有魅力。用词的准确性,用语的严谨性,用句的逻辑性,都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发展,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而且诙谐幽默的语言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启迪学生心智,激发学习热情,学习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但教学语言的幽默并不同于简单的说笑话、讲故事,它是一种较高级的语言境界,是老师综合素质的反映,是对知识随心所欲的驾驭和对教材的透彻理解,是教育经验与智慧的结晶。幽默风趣的课堂语言是通过挖掘,对教材内在的知识作生动形象的比喻,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有趣,唤起学生的形象思维。如学习单词hang的过去式、过去分词的变化时,老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给的例句进行观察、探究,然后归纳总结,最后根据其不同含义下变化的规则性和不规则性总结为:“吊死规则,不吊死(悬挂)就不规则”。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巩固了学习效果。
  2 教学手段多元化—— 引发兴趣
  随着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英语课堂教学手段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特定的教学环境中均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应该如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最佳效果呢?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与教学内容相适应,从实际出发。如在检测单词时,假使一味地采用统一默写,会使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反而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因此,与默写相配合,可以采用其他的一些方法,如口头抢答:让学生事先准备好,然后分组竞赛,并且规定每位学生抢答的次数,以使最多的学生能参与进来。同时,采取一些适当的奖励措施来刺激学生。这样,学生在紧张激励的气氛中,又一次体会到了英语的魅力。在教学中老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单词进行归类,想办法记单词。他们尝了甜头,纷纷想出自己的方法:(1)根据音标记,根据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来记;(2)根据构词法记,如,argument,entertainment等;(3)形似词类比记,如单词fist与first,学生想出了:不要老是“拳头第一”。这样学生记单词不是一个一个的记,而是一串串地记,这样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有效地提高学困生对英语学习的自信心。
  3 课内活动探究化—— 引导创新
  教学,顾名思义就是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才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各种能力。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地进行知识探索,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来,与教师共同营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
  进行活动化探究,教师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备课设计好探究点;其次要选好小组长,精心组织;最后,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及时评价,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如测试评讲课,如果采用自主学习、课内探究的模式,首先,以小组的形式在一起合作学习,组长组织组员把错题汇集,然后“兵教兵”,即做对了的同学为做错的同学进行讲解。最后将小组不能解决的做错的题目由组内的“记者”向老师汇报,老师面向全体学生评讲,既节省了时间,又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 课外拓展时新化—— 与时俱进
  对于英语教学,生活化的课外阅读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开展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课外阅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拓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把知识融入生活,从生活领会知识,使课堂教学更加完善,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如,英语阅读选修课的开设,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接受能力,广泛开拓题材范围,从新近出版的英文报刊、杂志上精选难度适中的阅读材料。这些材料不仅题材多样,内容丰富,而且切合时代特色,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都得到明显的提高。这样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外阅读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提高了对英语学习兴趣,又开拓了思维,为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了基础。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原有的教学模式已远远的被时代抛在了后面,通过对英语课堂的精细“包装”、把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内容变成形象的外在表现,让枯燥的课堂教学变成饶有兴趣的活动探究,把单调的课外实践融入了丰富的现实生活,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适应了当前课改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不断地探索和改进,只有努力探索创新性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让学生想创新、敢于创新、学会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才能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寓科学素质教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培养出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刘良华.教育、语言与生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
  [2] 巴班斯基.论教学过程最优化:一般教学论方面[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1).
  [3] 舒白梅.现代外语教育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8).
其他文献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极具综合性特点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政治课这一阵地,采用多种途径、方法,夯实学科基础,着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 学生 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c)-0153-01  综合能力培养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中学思想政
摘 要:为顺应课改需求,推动学生素质教育,化学教学过程应注重:(1)在新知识的引入过程中,应注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新知识;(3)在化学教学全过程中,教师要以全面提升学生现代科学素养为重点,时刻密切关注学科间相互联系的内容;(4)在布置于批改作业过程中,要以突出实践性和创新性为出发点,激活学生思维。  关键词:课
网络的广泛运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既获得了难得的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和打造一支"两栖型"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既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深厚的理论功底,熟悉高等教育的规律,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美是一种心灵的体操—— 它使我们的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所以美育在学生个人塑造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就如同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自己的真实情感状态,美育则是通往学生心灵的小径。本文分析了发挥语文美育的审美功能,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的积极意义,论述了提高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挖掘学生塑造人格的方法和途径,指出了高中语文教育中美育对学生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