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proBNP、GFAP及HIF-1α在脑出血患者炎性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j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脑出血患者炎性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本院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后检测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内NT-proBNP、GFAP及HIF-1α、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情况,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NT-proBNP、GFAP、HIF-1α、TNF-α和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和脑脊液中NT-proBNP、GFAP、HIF-1α、TNF-α和IL-6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随着患者疾病程度的加重,患者血清和脑脊液内NT-proBNP、GFAP、HIF-1α、TNF-α和IL-6水平与脑出血疾病程度明显正相关(P<0.05).患者血清和脑脊液NT-proBNP、GFAP、HIF-1α与脑出血炎性损伤TNF-α和IL-6水平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5).NT-proBNP、GFAP及HIF-1α与脑出血患者发生炎症损伤具有密切关系,是脑出血合并炎症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T-proBNP、GFAP及HIF-1α水平与脑出血患者炎性损伤以及预后密切相关,检测患者NT-proBNP、GFAP及HIF-1α水平对判断病情及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拉考沙胺(lakosamine,LCM)治疗局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3月-2020年7月昆明三博脑科医院和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服用拉考沙胺治疗局灶性癫痫患者53例,最终纳入44例,服用拉考沙胺时间超过6个月.2021年2月对44例患者发作情况及耐受性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添加LCM药物后,对服药至少6个月患者随访,患者癫痫发作频率显著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可达81.81%,保留率达83%.结论 拉考沙胺作为第三代新型抗发作药物,对于局灶性癫痫患者
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leukoencepha-lopathy,hereditary diffuse,with spheroids,HDLS),虽存在散发病例报告,在全球来说仍为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HDLS临床症状多样且具有异质性,个体间差异显著,即使不同个体存在同一家系内相同突变的基因,而个体之间临床表现仍复杂多变.同时此类疾病显著的MRI影像表现存在非特异性,从而导致HDLS的临床诊断率较低.此文报道1例临床初步诊断为脑小血管疾病,最终基因检测明确为临床意义未明变异的HDLS疾病.
对物联网技术进行研究,通过梳理铁路客站智能化系统现状及存在的不足,提出在智能铁路客站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客站的监控功能及范围、构建统一数据共享平台、开发智能应用的方案.该应用方案有助于优化车站的旅客服务水平、应急处置能力、运维管理能力及实现车站绿色节能,符合物联网技术及智能高铁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