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甘肃临夏塬堡剖面的末次间冰期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发现, 该地区在末次间冰期经历了5次夏季风增强事件, 这些事件在古土壤地层、孢粉记录、磁化率以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室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甘肃临夏塬堡剖面的末次间冰期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发现, 该地区在末次间冰期经历了5次夏季风增强事件, 这些事件在古土壤地层、孢粉记录、磁化率以及古土壤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上都有相应的反映. 当夏季风增强时, 有机质的δ 13C值和磁化率都相应增大. 由于夏季风的增强引起当时地表植被类型发生变化, 导致古土壤中有机质δ 13C值发生变化, 故古土壤中有机质碳同位素组成是记录夏季风变化的良好指标. 在这5次夏季风增强事件当中, 第1, 2, 5次夏季风是以较平滑的方式到达其极盛期的, 而第
其他文献
在天气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非静力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MM5和双向二重嵌套网格技术,对2004年5月29~30日重庆市暴雨天气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诊断分析表明,高空低槽产生的冷锋云系发展
长寿命空间红外遥感器中需要长寿命制冷机作为可靠的制冷手段,此文章从斯特林制冷机可靠性设计和高可靠应用的角度阐述了斯特林制冷机空间应用高可靠性的保证措施.
对中国资源遥感进行了简单介绍,对后续资源遥感需求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了推扫型高分辨率短波红外多光谱遥感器的设想,并对所使用的探测器组件技术要求进行了分析,为提前进行
同步轨道卫星由于其“静止”特性,用多台站时间比对技术精确测定地面站到卫星间的伪距。而在以伪距为观测量的测定轨中,观测方程和动力学方程都是非线性的。为了避免线性化方
收集了本区不同时期形成的各类火成岩,包括花岗岩、火山岩、岩墙群、堆晶岩、蛇绿岩的Sr-Nd等30组同位素数据,从中可以看到以下两个特征:①研究区从800Ma以来形成的包括蛇绿
概要介绍了中亚南天山大型金矿带的构造环境、地质特征和分布特点。中亚南天山是世界重要的金成矿带,其中发育有一系列世界级矿床。在该带中,除了剪切带型(造山型)金矿外,还
天津市淮淀乡幅(1∶50000)浅表地层沉积序列地质调查提供了深覆盖区区调的新方法。即用浅表钻孔代替地质点,对近现代沉积物组合进行分类,判释沉积环境变化,结合年代地层学,建
采用SPAC系统模型来模拟和预测大田作物的水热运移规律时 ,系统内各特征参数的确定是比较困难的。根据北京水科所永乐店试验站的气象观测资料 ,对农田SPAC系统中的上边界能量
用1993-1999年的TOPEX/Poseidon卫星测高资料,分析了南海海面高度距平场(SSHA)的平均周年变化;结合历史水文资料,反演了多年平均的逐月海面动力地形;探讨了南海动力地形及其所反映的上层环流季节特征和演变规律.分析表明,南海大尺度环流的周年演替可分为4个阶段.冬季(11-2月)南海环流表现为以北部气旋环流为主的气旋型双圈结构,相关的特征还包括吕宋海峡的黑潮入侵和加里曼丹岛西北外海
数据仓库中多维组织存储了海量的面向主题的数据,对于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和可变的领域业务规则对数据仓库中的主题数据进行分析是一件复杂繁琐的任务,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