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bao_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教学成功与否、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有效参与的程度。为此教师在教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创新意识。下面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巧妙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数学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动机是数学教学的起点,更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的情况下,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数学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或提供一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把学生领进精彩的问题空间,使学生面临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激起学生惊奇、困惑,产生一种积极探究的愿望,从而集中注意,积极思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关键是如何提出问题,好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思维活动和探究的起点,是发挥学生生动性的重要手段。但提出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还要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能理解其中包含的知识,让他们的思维得到最大限度地释放,获取最大限量的知识。
  
  二、多方设计探究活动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数学课程标准》也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发生过程,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可探索性,精心设计数学知识的探索方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把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并且把课堂变得充满活力。这样,学生体会到了乐趣,学起来自然就更有信心。
  
  三、树立良好师生关系
  
  “教师的态度可以决定教学的成败。”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教学环境的创造者。没有民主和谐,就不可能有自主学习,没有自由安全就没有探究可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师生间的融洽感情,创立一种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持续高涨,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责任心和爱心,通过主动的交流,爱护学生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尊敬和拥戴,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聪明才智,把数学学好、学通。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因此,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作者单位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杨博
其他文献
总结了对30例急性严重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有创颅内压及脑温监测的护理措施。认为针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有创颅内压及脑温监测,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为有创颅内压及脑温监测急
目的探讨在JCI标准下规范手卫生管理制度与肿瘤化疗患者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2013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86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观察组,所有诊疗护理操作采用JCI标准规范手卫
新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更新观念、转变方式、重建制度。初中数学课程改革目前已经向纵深发展,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成绩,教与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大提升,但随着教改进入深水区,困难和问题接踵而来。  一、影响数学教改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  1.课改是
目的探讨卡孕栓联合手法按摩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剖宫产的产妇20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催产素20u静滴,实验组则在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学科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强调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主体的主动性。这几方面都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有一个最基本最合适也是最简单的切入点,那就是交往。无论哪种形式的交往都是学生个性心理发展的背景和条件,都对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各种交往是语文学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是“新课程标准”下语文学习的重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