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jifeng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个重大教学难题,害怕写作文是学生的通病,而在语文教学中,对教师而言,最难教的也是作文教学。因此我们语文教师要对症下药解决语文教学中的这个难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观察生活,力求写实
  不少学生写作时脱离实际,生编硬套,字词不够废话凑,像挤牙膏似的想一句写一句。如何改变这种现象呢?我们先来看峻青的《海滨仲夏夜》中的一段描写:“夕阳落山不久,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这段文字确确实实是描写海上的晚霞的,绝非别处,只有在海上。作者抓住了海滨夏夜的特色,用“橘红色”来形容晚霞,用“染成了红色”写海水的色彩,用“燃烧”一词生动地描绘了晚霞的情态。为什么峻青能把海滨夏夜的景写得如此逼真形象呢?是因为作者以生活为写作素材,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才把这一景色写活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全景式地扫描生活,用自己的眼,以自己的心去理解、感受生活,挖掘生活中最熟悉、最能打动人心灵的宝藏,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必须寻到源头,方有清甘的水喝。”这“源头”就是我们五彩缤纷的生活,让生活成为学生真正的创作源泉吧。
  二、积累材料,迁移运用
  现在,有不少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沉浮以提高分数,“重理轻文”的现象较为严重,以致于有些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理科书”,平时很少进行课外阅读,缺乏写作材料,对作文望而生畏。要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有物可写,必须注意积累写作材料,提倡多阅读文章。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万卷”是说书读得要多,书读得多,知识才厚实,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如有神助”。但仅仅靠多读是不够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因此强调学生对所读之书还要熟读精思,融会贯通,积累材料,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这样,作文时内容就会应笔而生,如泉之涌,滔滔不竭。
  三、提倡模仿,培养文风
  模仿是人类学习、掌握技能的重要方法之一。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有法可循,既能降低学习的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初学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好文风。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吴增祺说:“文章之体,往往古有是作,而后人则仿而为之,虽通人不以为病。”这是指文章体式上要加以模仿学习。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模仿来的。
  四、以说促写,下笔成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说话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作文时却绞尽脑汁,无从下笔。原因何在?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在写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作文时,让学生构思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前三分钟时间进行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五、多加肯定,少点批评
  我们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应尽量肯定他们的优点,用委婉的话指出不足之处。大家都知道,春秋时期,有一位了不起的人才,叫管仲,他的优点是很有才华,他的缺点是贪财。鲍叔正看中了管仲的才华而重用他,让管仲在齐国的争霸事业中一显身手,使齐国得以九合诸侯,雄极一时。如果当时鲍叔正只看到管仲的缺点而不加以重用,管仲能发挥自己的优点,齐国会有后来的成功吗?同样,在作文时,有些学生的习作并不见佳,但在用词、组句等方面有一点值得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多给予赞美,激发其创作的兴趣。否则,教师若把学生的作文评得一无是处,这不仅会挫伤他们的自尊,还会打击他们的写作兴趣,使他们以为写作是件“高不可攀”的事,难以“登堂入室”。
  六、多写片段,多记日记
  一般地说,学生课外时间有限,过分要求写整篇文章,会让他们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中学生平时可以进行多练笔,多记日记。茅盾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铅笔和一本草簿,把你所见所闻所为所感随时记下来……”倘若我们中学生平时能这样去做,多记日记,多写片段,让自己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不仅可以得到一种精神享受和乐趣,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写作水平。为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强调每位学生每天至少练笔一次,大至对时政国事的抨击,小至遣词造句,不一而足。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笔头熟了,素材也丰富了,有些内容还能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减轻了写作的难度。
  七、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俗话说:“乐此不彼。”要学好一种东西,兴趣是至光重要的。它是获得知识进行创造性创作的一种自觉动机,是鼓舞和推动学生创作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鼓励学生创作,培养他们创作的兴趣,而推荐发表文章是激发学生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每次作文,我要求学生以真对待,选出一些较佳习作,编写作文专刊《春芽》,并在课堂上为之大加赞扬,造成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以点带面,让学生感受到作文的份量,从而提高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只有首先努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进一步引导他们热爱写作,喜欢写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有了写作的兴趣,那么作文教学就会有很大的改观。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教学一直成为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教师不会教,学生害怕写。为了改变现状,我区组织优秀的教师团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不但在作文指导课上有了很多的成果,对作文讲评课的教学也有了比较完善的流程:欣赏、挑刺和训练,经过三段式的反复尝试,学生在讲评课上的收获越来越大。  关键词:作文讲评课;欣赏;挑刺;训练  “作前指导”和“作后讲评”是作文课的两大课型,他们就像小船上的两支桨,离开哪一支,小船都
期刊
摘 要:创新是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供适当的材料,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去发现、去讨论、去思考,让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加强和提高。  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策略;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是人类运用高新科技,激烈竟争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
期刊
作为小学一线语文教师,都希望展语文课堂的有效、高效。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互助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教学方式已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课堂教学也逐渐活了起来。然而,鲜活的表面背后,有没有冠以“活动式”、“研究性”等名称的课堂教学仍沿用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课堂改革有效性是否名副其实。怎样才能真正的让课堂活而有效,我相信,这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也是我们
期刊
数学教育作为中学教育中最基本的学科教育,它在人的素质养成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是最容易培养创造力的学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能很大程度地体现创造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数学创造个性有多方面的途径和要求:  第一,创设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由于大多数中下生对学习数学存在自卑和畏惧心理,因而对学习数学往往失去信心,缺乏兴趣。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数学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用兴趣来激活他们的思维,唤醒他们的学习意识,进而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他们注意力较易分散,唯有对感兴趣的东西才能集中注意,并能持久。而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要使他们喜欢这种场所,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要创情境,激热情  在教学中,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的学习置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对话教学”这个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全面运用。它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带来的顽疾,更新了学生的基本数学思维模式,巩固了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应积极探究有效实施“对话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对话数学模式;实施策略;提高分析  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今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启蒙教学,也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当学生的识字能力提高了,相对的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会有所提高,在学生识字阶段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识字基础是非常重要的,识字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具有深远的影响,运用好识字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好的进行语文教学,这种基础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学会灵活掌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提高效果  识字教学是开启学生语文学
期刊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自然科学,通过生物实验教学等方式,能促进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原理和提高实验技能,特别是在积极推进新课改的条件下,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促进手脑并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激发兴趣;提高质量  生物工程是本世纪的热点,对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必须加强生物科学教育,尤其是必须加强初中生物科学教育。中生物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