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DNA的PCR-RFLP及序列分析对四种螺旋线虫的分子鉴定

来源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rDNAITS-PCR-RFLP及序列分析等技术对来自国内浙江、山西、山东以及德国等地6个不同螺旋线虫地理群体进行了分类和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分别鉴定为小头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microcephalus)、双角螺旋线虫(H.digonicus)、双宫螺旋线虫(H.dihystera)和翅尾铗螺旋线虫(H.pteracerus)。其中3个不同地理群体的双角螺旋线虫PCR产物片段长度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相同,其余3个种的PCR产物长度稍大,4个螺旋线虫种的酶切图谱各不相同。选用的6
其他文献
利用RT-PCR技术从高产木聚糖酶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RutC-30中成功地扩增出木聚糖酶基因(XynⅡ),经序列分析证实,在该菌株诱变选育过程中其成熟肽序列有2处碱基发生突变;
蚜虫是以植物的韧皮部流体为食物的小型昆虫,以群体形式吸取植物的养分并传播植物病毒,给全世界农作物带来巨大灾害。蚜虫对环境条件的变化适应性强,不断在单性繁殖和有性繁
朊蛋白基因编码蛋白的具体生理功能还不清楚,但脑组织细胞中朊蛋白(PrP^c)的异常构象形式(PrP^sc)的累积会引起传染性海绵体脑炎的发生。对于类似的蛋白构象病,与传统分类方法相比,
现代的企事业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并存有多个基于数据库的异构应用系统,从而造成企事业单位难以共享信息资源.为了解决企事业面临的这一问题,从信息集成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框架的数据集成新方法。并论述了数据映射、公共数据库接口及分布对象计算等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
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是猪肉品质的一个主要的决定因子,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eart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是影响肌内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Gerben
采用高保真PCR技术从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基因组中分离了β-肌动蛋白(β-actin)基因片段(GenBank登录号:EF026001)。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包括长为1643bpβ-actin基因5'
丹顶鹤(Grusjaponensis)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单态性鸟,很难通过外观和形态来进行性别鉴定,给配对和人工繁殖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实验利用非伤害性取样方法,成功地从丹顶鹤羽毛中提
利用102对微卫星引物对5份黑麦(Secale)、4份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1份分枝小黑麦(Triticale)进行SSR分析,引物Xgwm614能在分枝小黑麦中扩增出一个387bp的特异DNA片段(记为F
PD细菌,寄居、繁殖于植株维管系统中,可堵塞木质部导管,从而导致植株逐渐叶片枯斑、萎黄,果实萎蔫,植株死亡[1],引发葡萄及其它果树皮尔斯病[2].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根治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