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教学;四标;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5—0073—01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在进一步的发展,我校根据实际提出了 “四标”教学模式。“四标”是指:树标、学标、解标、检标。 当然,任何教学模式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四标”教学模式更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现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四标”教学模式的运用,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如何树标
“树标”是“四标”教学模式中的首标,是关键,是凸现学科学习的难点、重点所在,是能否达到更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向,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研究课文确定教学目标,做到目标的具体化,能使目标落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文一般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各自心灵的再现,集中表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思想倾向。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课文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白认识什么,掌握什么,那么如何树标呢?
首先要根据课文体裁特点来树标。如八年级上册中《新闻两则》的教学目标 ,可直接根据本文特点确定目标: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3.体会语言的简明与准确的特点;4.本文报道的主要内容(渡江战役的经过)等。
其次要根据语文课的特点确定目标。(略)三是要根据课文人文特色确定情感价值目标(略)四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
二、如何学标
“学标”是组织学生以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要把目标或问题交给学生个体或小组,让他们去学习、交流、讨论。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促进主体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位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与小组合作的才华,从而更好地创造良好的探究式课堂。教师要根据所树的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中心;并要注重基础,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在学习中,有些学生学习效率高,学习质量好;有些则相反,学习质量较差,要根据学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目标大胆讨论、交流,教师尽量要参与到每一个学习小组的讨论中去,在讨论、交流、学习中明确问题。
三、如何解标
“解标”是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主持、点拨下,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解答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语文课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讲解或点评。开始时教师要正面回答为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澄清学生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继续提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起示范作用,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接着可组织参与讨论,让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互相评价,互相倾听,互相激励,扩大信息交流量。当然,讨论时可采用导向式讨论,自由式讨论,竞赛讨论,双向咨询式讨论,随机讨论等,由于学生自身阅历、知识、觉悟高低相当,故易引起学生的争论、辩论,在争辩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四、如何检标
“检标”是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评价,要针对“树标”拟设问题,问题力求具体。目标的检测要注意难易梯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应该选择那些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问题。依据课文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各类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测,并当堂给予评判,及时反馈,及时析因纠错,并组织学生归纳、小结。对个别学困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补救矫正,让他们在情感上愿意与老师接近,愿意听讲,乐于动脑、动手,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检标题:1、诗歌中围绕题目出现了两次“残损的手掌”,可两次的动词不同,一处是摸索,一处是轻抚,你觉得两处可以调换吗?让学生自主讨论、比较后得出:摸索中的“摸”通常是在黑暗中进行探索,心中是急切的、沉痛的,极想冲破这黑暗,找到光明;而“轻抚”则是轻轻地抚摸,是诗人在抚摸探索无限的江山之后,摸到了自己理想的地方,于是他会将所有的力量运在手心,贴在这块土地上面,通过这两个词,就会比较明白诗人对“辽运的依然完整的一角”挚爱、倾注柔情、满怀憧憬;2、“那里是太阳,是春”,那么太阳与春比喻了什么?依然让学生进行讨论、体会后得出:这一角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编辑:刘於诚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5—0073—01
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在进一步的发展,我校根据实际提出了 “四标”教学模式。“四标”是指:树标、学标、解标、检标。 当然,任何教学模式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同一种教学模式也可以有不同的教学方法。笔者认为“四标”教学模式更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现就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对“四标”教学模式的运用,浅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如何树标
“树标”是“四标”教学模式中的首标,是关键,是凸现学科学习的难点、重点所在,是能否达到更好教学效果的前提。教学目标决定教学方向,并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研究课文确定教学目标,做到目标的具体化,能使目标落到实际教学过程中。语文课文一般都体现了作者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各自心灵的再现,集中表现了他们各自独特的思想倾向。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确定课文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明白认识什么,掌握什么,那么如何树标呢?
首先要根据课文体裁特点来树标。如八年级上册中《新闻两则》的教学目标 ,可直接根据本文特点确定目标:1.什么是新闻;2.新闻的特点和结构;3.体会语言的简明与准确的特点;4.本文报道的主要内容(渡江战役的经过)等。
其次要根据语文课的特点确定目标。(略)三是要根据课文人文特色确定情感价值目标(略)四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
二、如何学标
“学标”是组织学生以自学或小组合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要把目标或问题交给学生个体或小组,让他们去学习、交流、讨论。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促进主体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每位学生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与小组合作的才华,从而更好地创造良好的探究式课堂。教师要根据所树的目标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明确重点,突出中心;并要注重基础,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在学习中,有些学生学习效率高,学习质量好;有些则相反,学习质量较差,要根据学情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在课堂上让学生围绕目标大胆讨论、交流,教师尽量要参与到每一个学习小组的讨论中去,在讨论、交流、学习中明确问题。
三、如何解标
“解标”是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主持、点拨下,学生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解答学习目标的教学过程,语文课着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对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教师要有重点地进行讲解或点评。开始时教师要正面回答为主,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澄清学生的问题,以培养他们继续提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起示范作用,让学生知道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接着可组织参与讨论,让学生解答自己提出的问题,互相评价,互相倾听,互相激励,扩大信息交流量。当然,讨论时可采用导向式讨论,自由式讨论,竞赛讨论,双向咨询式讨论,随机讨论等,由于学生自身阅历、知识、觉悟高低相当,故易引起学生的争论、辩论,在争辩中使问题得到解决。
四、如何检标
“检标”是对教与学双边活动的评价,要针对“树标”拟设问题,问题力求具体。目标的检测要注意难易梯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求质量,应该选择那些大多数学生能接受的问题。依据课文教学内容和要求精心设计各类检测题,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检测,并当堂给予评判,及时反馈,及时析因纠错,并组织学生归纳、小结。对个别学困生,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补救矫正,让他们在情感上愿意与老师接近,愿意听讲,乐于动脑、动手,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如九年级下册《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课,可以这样设计检标题:1、诗歌中围绕题目出现了两次“残损的手掌”,可两次的动词不同,一处是摸索,一处是轻抚,你觉得两处可以调换吗?让学生自主讨论、比较后得出:摸索中的“摸”通常是在黑暗中进行探索,心中是急切的、沉痛的,极想冲破这黑暗,找到光明;而“轻抚”则是轻轻地抚摸,是诗人在抚摸探索无限的江山之后,摸到了自己理想的地方,于是他会将所有的力量运在手心,贴在这块土地上面,通过这两个词,就会比较明白诗人对“辽运的依然完整的一角”挚爱、倾注柔情、满怀憧憬;2、“那里是太阳,是春”,那么太阳与春比喻了什么?依然让学生进行讨论、体会后得出:这一角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