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药物流产后清宫率与子宫位置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300例经药物流产的患者,根据B超检测的子宫位置分为甲组(前位)、乙组(水平位),丙组(后位)三组,每组各100例。三组患者皆采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流产。结果:三组患者中,甲组患者的清宫率为4%,完全流产率为97%;乙组患者的清宫率为16%,完全流产率为95%;丙组患者的清宫率为27%,完全流产率为82%。三组患者两两相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药物流产后的清宫率与子宫位置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 药物流产;子宫位置;清宫率;完全流产率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08-01
作为一种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药物,米非司酮用于临床药物流产以来,因其可以有效的减少流产对患者诸如服用不便、疼痛大等负面影响而在临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药物流产使用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不完全流产的出现,这很可能在没有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1-2]。本文基于实际的观察和研究,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300例药物流产患者进行分析,论述了药物流产后清宫率和子宫位置之间的关系,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300例自愿要求经药物流产的患者,根据B超检测的子宫位置分为甲组(前位)、乙组(水平位),丙组(后位)三组,每组各100例。300例患者中,年龄在19-39岁,平均年龄为(28±4.74)岁,停经时间≤49天。排除患者有病理性原因终止妊娠、有流产药物禁忌。
1.2 药物服用方法
患者口服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片,每次100毫克,在服药两小时后服用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米索前列醇片,每次0.6毫克,服药两小时前禁止患者进食。
1.3流产评价标准 完全流产:用药后≤6h,孕囊排除,阴道出血时间≤15d;不完全流产:用药后≤6h,孕囊虽然可以排除,但是阴道出血时间>15d,在B超的检测下需要采取清宫术根除;流产失败:用药后>6h,孕囊未排除且继续发育。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 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有效的具体操作后,三组患者中,甲组患者的清宫率为4%,完全流产率为97%;乙组患者的清宫率为16%,完全流产率为90%;丙组患者的清宫率为27%,完全流产率为82%。三组患者两两相比较之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其药理学原理主要是在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下,子宫内膜的受孕体与此二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好的亲和力,进而可以达到排除孕囊的目的。在相关研究中发现米非司酮在其有效的剂量范围内,其效果大小与皮质醇水平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明确,甚至就可以确定为没有影响[3-4]。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米非司酮的药效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成反比,换而言之,孕期越长则效果越差,且在停经49日之内使用本品可以获得确定的疗效。在本次研究对象中,患者使用该药物之后出现了少量的阴道留学现象,一般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在6小时之内即可排除绒毛胎囊。据研究,年龄在40岁以上且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不适合使用此种药物流产[5-6]。在本次研究对象中,患者年龄最大为39岁,故而未能确定此种研究是否合理。此外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的衍生性药物,其可以大大增加子宫收缩的强度,因而和米非司酮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加速坏死胚胎的排除,因而二药联合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很有可能出现患者药流不全而需要进行清宫术。在本次研究对象中,发现后位子宫的清宫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后位子宫容易出现不完全流产和流产失败,从而增加了清宫率。总体而言,在患者进行药物流产之后,孕囊即胚胎附属物等的完全排除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以6-12d的患者居多。因此,在药物流产之后,医护人员可以要求患者在12天后来医院进行复诊。然而,由于子宫位置的不同,药物流产在流产成功率、出血时间、孕囊排除时间等方面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服用药物之后要加强观察或者直接就建议患者采取人工流产术。
参考文献
[1]王宏宾.药物流产后胎物残留与子宫位置的关系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6(23):121-123.
[2]杨华.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之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1,4(02):78.
[3]彭晓玲.药物流产类型与B超观察子宫位置关系的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21(24):205-206.
[4]韩敏.药物流产后加服米索前列醇对流产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16(01):154-155.
[5]邱新娇,韩春艳,梁冬梅.药物流产效果与不同子宫位置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7,11(07):56-57.
[6]郭尚云.药流后加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减少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8,6(13):136.
【关键词】 药物流产;子宫位置;清宫率;完全流产率
【中图分类号】 R71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08-01
作为一种用于终止早期妊娠的药物,米非司酮用于临床药物流产以来,因其可以有效的减少流产对患者诸如服用不便、疼痛大等负面影响而在临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在药物流产使用的過程中最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不完全流产的出现,这很可能在没有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1-2]。本文基于实际的观察和研究,对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300例药物流产患者进行分析,论述了药物流产后清宫率和子宫位置之间的关系,现将其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接诊的300例自愿要求经药物流产的患者,根据B超检测的子宫位置分为甲组(前位)、乙组(水平位),丙组(后位)三组,每组各100例。300例患者中,年龄在19-39岁,平均年龄为(28±4.74)岁,停经时间≤49天。排除患者有病理性原因终止妊娠、有流产药物禁忌。
1.2 药物服用方法
患者口服由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米非司酮片,每次100毫克,在服药两小时后服用由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米索前列醇片,每次0.6毫克,服药两小时前禁止患者进食。
1.3流产评价标准 完全流产:用药后≤6h,孕囊排除,阴道出血时间≤15d;不完全流产:用药后≤6h,孕囊虽然可以排除,但是阴道出血时间>15d,在B超的检测下需要采取清宫术根除;流产失败:用药后>6h,孕囊未排除且继续发育。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 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经过有效的具体操作后,三组患者中,甲组患者的清宫率为4%,完全流产率为97%;乙组患者的清宫率为16%,完全流产率为90%;丙组患者的清宫率为27%,完全流产率为82%。三组患者两两相比较之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 讨论
米非司酮是一种新型的抗孕激素,其药理学原理主要是在孕酮受体、糖皮质激素受体的结合下,子宫内膜的受孕体与此二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好的亲和力,进而可以达到排除孕囊的目的。在相关研究中发现米非司酮在其有效的剂量范围内,其效果大小与皮质醇水平之间的影响关系不明确,甚至就可以确定为没有影响[3-4]。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米非司酮的药效随着孕期的增加而成反比,换而言之,孕期越长则效果越差,且在停经49日之内使用本品可以获得确定的疗效。在本次研究对象中,患者使用该药物之后出现了少量的阴道留学现象,一般患者服用药物之后在6小时之内即可排除绒毛胎囊。据研究,年龄在40岁以上且需要终止妊娠的患者不适合使用此种药物流产[5-6]。在本次研究对象中,患者年龄最大为39岁,故而未能确定此种研究是否合理。此外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的衍生性药物,其可以大大增加子宫收缩的强度,因而和米非司酮联合使用可以达到软化和扩张宫颈的作用,加速坏死胚胎的排除,因而二药联合可以有效提高药物流产的成功率。
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药物流产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很有可能出现患者药流不全而需要进行清宫术。在本次研究对象中,发现后位子宫的清宫率非常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后位子宫容易出现不完全流产和流产失败,从而增加了清宫率。总体而言,在患者进行药物流产之后,孕囊即胚胎附属物等的完全排除需要一定的时间,其中以6-12d的患者居多。因此,在药物流产之后,医护人员可以要求患者在12天后来医院进行复诊。然而,由于子宫位置的不同,药物流产在流产成功率、出血时间、孕囊排除时间等方面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在服用药物之后要加强观察或者直接就建议患者采取人工流产术。
参考文献
[1]王宏宾.药物流产后胎物残留与子宫位置的关系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6(23):121-123.
[2]杨华.子宫位置与药物流产成功率之相关性的探讨[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1,4(02):78.
[3]彭晓玲.药物流产类型与B超观察子宫位置关系的研究[J]. 中国医疗前沿. 2009,21(24):205-206.
[4]韩敏.药物流产后加服米索前列醇对流产结局影响的临床分析[J].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0,16(01):154-155.
[5]邱新娇,韩春艳,梁冬梅.药物流产效果与不同子宫位置相关性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7,11(07):56-57.
[6]郭尚云.药流后加服米非司酮及生化汤减少宫腔残留的临床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08,6(1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