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应重视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man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中学生,都是新世纪出生的孩子,有人戏称他们为“垮下去的一代”,这是对他们应对生活之中的挫折打击能力的极度担忧。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生活优越,不愁吃、不愁穿,甚至连上学都有政府给他们买单。在这么优越的条件下,他们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习惯。读不了书、吃不了苦、挨不起批评,经受不起挫折,成了这些学生的通病。他们用微弱意志,保护不起自己强烈的自尊。这种心理缺陷成为影响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一大障碍。大力加强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并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已经成为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老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作为一名初中思想政治老师,如何把加强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教育有机地渗透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品学兼优的中学生,使他们走向社会成为品行兼优的成功人士,而且能够通过思想政治课堂教育使学生明白,在成功的路途中,失败和挫折是必经的人生环节,只有具有勇敢顽强的人格力量,具有对现实中的挫折和失败永不服输的抗争精神的人,才能追求到卓越的成就,,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中学生实施抗挫折能力的教育、培养。
  首先,教育学生随时做好积极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工作。
  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老师要积极从学习和生活经验上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学生知道,人人都会遇到挫折,中学生正处在思想发育的迷惘时期,在学习和生活之中遇到的挫折和失败尤为密集。每个人必须有应对挫折的思想准备。教育学生一帆风顺、梦想成真的事,不仅过去没有,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人生遭遇挫折,它虽然给人的心理带来了痛苦,但挫折更能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它只是成功的另一面,它更能成就一个人的人生。
  爱迪生寻找可做灯丝的钨丝的故事,告诉了我们挫折只是一次选择的失败。如果我们能利用好它,并从中不断汲取经验,挫折往往会为你打开一片新的天地,进入新的起点,从而走向成功,不是有人说过:苦难真是一所优秀的大学吗?古语也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思想政治老师可以利用班会,五四青年节等节日,为学生开展一次“挫折与人生“的演讲会,讨论会,也可让学生自发组织开展故事会,学习名人、伟人对待挫折的态度;还可以有意识地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去锻炼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使每一位中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挫折是常有的,只要正确对待就能战胜挫折。
  其次,帮助学生走出挫折的困境。
  初中学生,刚从小学走来,各种各样的考试变的多了起来,考试给他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考试失败了,作为老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老师要引导教育学生,帮助他们找出失败的原因,改进学习方法,加倍努力,以转失败为胜,争取下次考好。或者,人际交往中遇到了挫折,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具体情况,创设情景,举办演小品、说相声等活动增强他们对人际关系的感受能力、协调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帮助他们克服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具有战胜挫折的信心,才能战胜挫折,迎来光明。
  最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人格,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坚强、学会转移注意力,学会面对困难毫不畏惧。
  中学生受到挫折后,首先要教育学生坚定信念,变挫折为动力;其次教育他们加倍努力,想办法与挫折抗争;再次教育学生,转移注意力,把主要精力放在课堂学习中;最后,教育他们设法降低挫折,学会自己克服困难找出解脱的方法,提高对挫折的忍耐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在应对挫折之中学会生活、学会坚强、成为生活的强者。
  从以上几方面着手,中学思想政治老师,要把中学生抗挫折能力的培养,实实在在地在平时开展起来,对学生要做好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肯定学生点滴的成绩,鼓励学生不断进步。教育方式要因人、因时、因地、因境、而异,不断提高中学生应付挫折和素质能力。加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形成快乐的人生理念、生活态度和健康的心理与心智需求,塑造学生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和成才观。总之,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艰巨细致的工作,既不能马虎了事,又不能操之过急,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既要有爱心,还要有耐心,更要有恒心,才能把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举措落实到实处,见在细处。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英语是一门融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语言学科。新世纪的语言教学应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教师不应该仅仅是简单的英语语言知识的传播,应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美育因素,适时恰当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实现新世纪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 思想道德 美育教育全面发展  高中英语学科是一门融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于一体的语言学科。高中英语《国家课程标准》
期刊
目前,在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中,“说”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不少中学生学了几年英语后仍然是不会开口说英语的“哑巴”。我们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说”英语的兴趣  1.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以达到学习目的动力。动机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有的学生喜欢英语,上课便会认真听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并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学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终身体育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关键词:体育 教学 学生 习惯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肩负着培养学生成长与成才的重任。体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加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探究式”为例,把数学探究思想以不同形式渗透在各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不同途径促进数学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对数学探究活动由兴趣转化为自觉行为,实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关键词:探究活动 引申推广 知识探源 模式建构  高中数学课程设立了“数学探究”活动,并要求把数学探究的思想以不同形式渗透在各种模块和专题内容之中,均体现了新课程的创新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就能够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课堂教学 创造思维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场所,许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一堂课上好了,学生不仅知识掌握得好,且能举一反三;如果一堂课不理想,课后再花时间来“炒冷饭”,那“味道”也就不同了。因此,如何用好4
期刊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思维,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实效。下面笔者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实施情境教学的体会:  一、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积
期刊
摘要:随着高中地理课程的改革,地理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也发生了变化,课堂有效提问的理念开始广泛应用在地理的教学中。本文主要通过对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的研究,指出现在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与难点以及如何提高地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人教版 高中地理 难点 有效性  在课堂上适当的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思考回答,不仅能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能将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思维是一个人智力
期刊
摘 要: 在篮球启蒙训练中,首先要加强篮球训练兴趣的培养,使学生在训练中具有持久性,即使遇到某些困难也会努力克服,自觉主动地投入训练中去,有意识地把兴趣转化为志趣。  关键词: 女篮队员 训练兴趣 心理特征 策略  问题提出:小学阶段的女篮队员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喜欢新颖的知识技能和训练方法,可塑性较大。然而,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个性较强,若不在训练中注重训练的目的性、正确的动机、顽强的意志
期刊
摘 要:在高中阶段,英语阅读教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直接引响着学生的终生学习。而在高考中,阅读测试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本文作者将对在阅读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见解和大家分享。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理解 能力 兴趣  培根在《论读书》一文中说:“读书使人充实,读书使人明智。”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
期刊
摘要:数学问题的教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我们处处会碰到数学问题,而我们的数学教学往往脱离生活实际,这样就使学生的思维因缺乏具体生动的信息支持而倍感困难。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生活实际、学习兴趣、实践活动  新颁布的①《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对如何认识数学教学有明确的阐述:“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