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电子白板 打造高效课堂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交互式电子白板这种新一代教学媒体由于集数字电子、计算机、网络、多媒体和视音频等多种技术于一身,既能方便地引入数字化信息资源,又能形成师生参与、对话和交互的教学环境,因此成为课堂信息化教学的主流技术,对传统教育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带来巨大变革。探索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策略和方法,对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现实意义。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交互式电子白板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诱导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交互式电子白板可将文字、图像、色彩、声音、动画等融合在一起,创设出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学习情境,对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有很好的效果。如,学习《绪言》时,用其展示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最新科技成果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境中认识什么是化学、学化学有什么用,让学生轻松走进化学之门;学习CO2时,播放“宰狗洞”动画视频,设置问题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等等。
  二、 增加师生互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交互式电子白板有效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一是既保持了普通黑板教学的优点(师生可在白板上板书、演算),又具有普通黑板没有的多种功能(如对屏幕中对象的缩放、旋转、拉幕等操作);二是利用其自带的学科素材库和资源库制作或加工各种资源以实现教学资源的灵活整合;三是提供了教师与学生、师生与信息及网络资源的交互平台,使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在《CO2制取的研究》教学中,先播放制O2的实验录像,用PPT课件展示CO2和O2实验室制取原理及相关性质比较表后,让学生仿照O2制取方法设计CO2制取装置,再用一个能自由选择仪器、自动判断选择是否正确后再组合成制取CO2装置的动画课件,让学生上台演示自己设计的装置。课堂上学生争着上台展示了十多套制取CO2气体的装置图。这样既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又增加师生互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 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视野
  受时空限制,学生在课堂上不可能观察到各种化学变化、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化学现象以及工业生产的实际过程。因此,学生在学习物质的用途及工业生产过程等内容时,会觉得枯燥乏味。借助电子白板可让学生观看城市霓虹灯夜景、人造金刚石厂、钢铁的生产、石油的加工、硫酸的工业制法……当抽象乏味的描述被真实生动的现象和美妙的画面所替代,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巩固学习内容,又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悟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
  四、 模拟微观世界,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学生对微观世界感到既陌生又抽象且难于理解。交互式电子白板可在宏观物质与微观粒子间建起一座桥梁,使学生直观地感知微观粒子的结构和运动。如,在《原子的结构》教学中,将H、O原子的原子结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制成动画演示后,学生对原子概念、原子结构及为何原子不显电性,原子得失电子时为何会变成带电的微粒等抽象问题就容易理解了。对于分子的性质、原电池及电解池原理、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有机分子结构等教学难点,都可用二维或三维图像或动画模拟来降低教学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
  五、 优化实验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其重要意义毋庸置疑。然而课堂演示实验存在着一些不易克服的矛盾,使用电子白板可使这些矛盾迎刃而解。利用电子白板的放大功能将演示实验投影放大,可使原来看不清的实验现象清晰地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借助电子白板的可控性将实验录像进行回放、慢放、暂停等操作,便于强化重点现象、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利用动画模拟错误操作导致实验失败的后果,可规范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一些有毒、危险、耗时长的实验,也可通过播放录像或Flash课件,增强直观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六、 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受教学手段的限制,课堂教学形式和容量有限。电子白板可打破时空的界限,拓展课堂的时间和空间,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课堂容量,特别是复习课,可有机整合相关知识和教学资源制成多媒体课件,做到形式多样的复习和大容量的知识传授,还可编写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以减少课外作业,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若能巧妙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可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应注意不能过分依赖电子白板的虚拟服务,要根据实际需要和教学内容,将电子白板的优势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师个人特色有机交融,相辅相长,才能达到优化课堂结构的目的,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罗 艳)
其他文献
“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入学习观的根本问题。立足中国文化土壤,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基本态
知识迁移,是实现学生终身学习,可持续发展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方法和能力。它能将已经学习过的知识与技能,灵活运用到学习新知识的情境中,即利用已经掌握的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的链接能力。高中语文教师应以强化培养学生能力与素质为目标,努力探索阅读教学中知识迁移的方法,促使学生学会知识的正迁移,获得在新学习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较强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果。在此,笔者就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迁移能力的方法,谈点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埋怨:“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很多遍了,你们就是不会做!”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确讲了很多遍,但学生也许照样学不会。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在教师身上。教学不仅仅是一讲一听的关系,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容易,我交给你,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果教师讲了很多,学生没有学会,或者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升,那么,不论教师讲得多么好,讲了多少遍,其效
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为农村学生受教育创造了条件,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为了尽快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这场方向性的转变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首当其冲。但在农村中学的思想品德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一、农村中学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一些教师的教学积
一年一度的学校运动会的召开,特别是农村中学生的体能健康问题随着运动会的召开而不断暴露:一是报名的人数少。尽管学校对每个参赛选项及其报名人数都作了规定和要求,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各班还是很难挑选出体能好又乐意代表班级的选手。二是参赛选手的耐力、冲刺力、弹跳力、爆发力特别欠缺。跑100米以上的项目几乎空缺,设奖人数超过参赛人数。三是部分学生在赛场上的拼搏表现令人失望。许多本该精彩的项目变成了蹩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