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要: 以“探秘人体的呼吸”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对其教学实施流程、设计意图以及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结果及反馈对教学具体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此类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STEM理念; 项目式学习; 课例设计; 人体的呼吸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9005006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B 1 背景介绍 项目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以“探秘人体的呼吸”的项目式学习为例,对其教学实施流程、设计意图以及评价方式进行分析,通过教学结果及反馈对教学具体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为此类教学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STEM理念; 项目式学习; 课例设计; 人体的呼吸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9005006
其他文献
摘要: 通过观摩2018江苏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技能大赛,发现选手普遍存在的“课本实验深度研究不足”“实验操作‘估量’缺失”“‘上位’学科知识匮乏”“问题解决思维方式局限”4方面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点思考。 关键词: 初中化学; 实验技能; 教师专业发展; 学科本质理解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9)4003004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由江苏省教育装备与勤
摘要: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在“素养为本”教学理念的背景下,对于“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教学,可以在“两种不同打印墨粉的打印效果不同”的真实情境中,组织学生通过对“打印墨粉中的磁性物质是什么”“怎样检验墨粉浸取液中的Fe2 和Fe3 ”等问题的实验探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习得“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知识,同时提升相应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摘要: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原电池探究实验教学,旨在从学生认识角度建立原电池认知模型。学生在滤纸上完成实验探究,经历“锌铜单液原电池锌铜双液原电池铁碳食盐水原电池”的电池原型,从建立“负极材料与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经典锌铜原电池认知模型,逐渐认识到“存在自发氧化还原反应、电解质的基本功能是离子导体、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电极、电解质、隔膜”的通用原电池认知模型。探究过程中,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摘要: “体验学习”作为高效利用“经验”实现知识学习、智慧发展的方式,其理论对于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大卫·库珀的“体验学习圈”进行解读,同时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依据“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主动检验”四大环节进行教学设计,且对实践过程进行反思与总结,以期将“体验学习圈”理论有效地应用于化学核心概念的教学。 关键词: 体验学习圈; 化学核心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为了推进实验教学的开展和实验教学研究的深化,就《化学教学》2013年刊登的实验类研究论文加以评析。在对114篇实验研究及实验教学方面的论文进行内容分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值得关注和商榷的问题:实验仪器的替代问题、实验化学的虚设问题、对仿真实验的定位问题、对实验观念的诠释。指出,以观念为本的实验教学,就是尊重实验、理解实
关键词:情境;高中化学习题设计;必修教材;化学教学 1问题提出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以学科知识为工具解决真实情境下实际问题的能力。《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化学专业水平考试命题框架必须坚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准确把握“素養”“情境”“问题”“知识”四个要素在命题中的定位与相互关系,建构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
[摘 要] 2007年3月,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公布了《提高期望:十六岁之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绿皮书》。经过几个月的咨询与调查后,英国儿童、学校和家庭部① 发表了题为《提高期望:十六岁以后的继续教育和培训——从政策到法律》的报告,旨在促进英国青年义务教育后的教育和培训,并使其法制化。文章主要介绍该报告发表的背景、报告的目标和内容,并对其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英国 义务教育 全员参与 职业教育
摘要:设计了在pH试纸上进行的微型电解、实验、纸色谱法、验证溶液酸碱性以及演示水解平衡等实验。 关键词:pH试纸;微型化学实验,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11-0005-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C 由于滤纸本身的毛细特质、颜色纯白等特点,在滤纸上进行化学实验已经成为微型化学实验研究的热点之一[1][2],pH试纸质地与滤纸相似,在一些趣味实验和微型实验中完
摘要: 社会性科学议题是以科学为载体的某些结构不良、复杂且有争议性的社会性问题。将这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情境,具有综合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的部分特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工程思维。以“新能源汽车是否会取代燃油汽车”议题为例,设计单元教学案例。介绍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框架,设计教学流程,拓宽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应用,为一线教师及课程设计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