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29日和6月1日,法、荷两国先后举行的全民公决对“欧宪”说“不”,使欧盟原本要在2006年11月1日让“欧盟宪法条约”生效的设想泡了汤。
可以说,“欧宪”虽然不可能完美无缺,但它符合欧盟各成员国的长远利益。从宪法本身看,欧洲选民们应该是找不到值得断然否决理由的,但问题恰恰在这里,法、荷这两个欧盟最早的创始国却执意断然拒绝,其原因和教训颇值得人们深思。
两国选民之所以说“不”,原因虽各有不同,但共同因素皆包括,部分民众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存在一种恐慌情绪,劳工阶层及年轻人尤其如此。他们担心欧洲一体化后,大量东欧劳工涌入到法国来,抢了他们的饭碗;而上了年纪的人,相对没有这方面的思想负担。
看一下这次法国公决投票的结果十分有意思:年轻人投反对票者多,年长者投赞成票者多;体力劳动者投反对票的多,脑力劳动者投赞成票的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投反对票者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投赞成票者多。
在法国人看来,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导致法国失去保护。欧盟大幅度东扩之后,经济比较落后的中东欧成员国,对欧盟财政预算、发达成员国的投资、就业和社会安全等领域,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法国人似乎没有看到其中的好处,反而还降低了他们的生活素质,有很多人因为工厂向东欧迁移而失业。法国的中产阶级以及贫穷阶层大多有今不如昔的慨叹。
荷兰向来以宽容和自由度高而在欧洲著称,也是欧洲整合的坚定支持者。而现在荷兰选民也一反常态。他们最担心的是,宪法通过后,荷兰这么一个只有1600万人口的小国会失去“自我”,荷兰的影响力可能会边缘化。二战后荷兰政府总得听国民的,老百姓可以决定本国的命运。如果“欧宪”通过,小小的荷兰就好像被淹埋在汹涌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法、荷以大比例反对票否决欧盟宪法的事实,明显暴露了欧盟政治精英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距离。众所周知,欧洲联合目标的设想和框架,都是精英主义的产物。从其创始人莫内开始,直到今天,欧盟一直依赖一群杰出的技术官僚和政治领袖,他们用智慧、信念、决心和使命感,在幕后悄悄策划、影响和推动着经济和政治联合的进程。
然而,这种成功却又导致了另外一面。欧盟的运作模式和发展使普通民众感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只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自上而下的安排。久而久之,选民和与欧盟决策者之间的不信任感日益明显,彼此距离越来越大。他们把决策者看作是一个脱离群众的官僚集团,遇事独断独行,自行其是,不和老百姓商量。像欧盟东扩、欧盟宪法等大事,也根本不征求民众的意见,结果导致欧洲政治精英失信于本国民众。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精英与大众的鸿沟在美国攻打伊拉克问题上曾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虽然多数民众反对伊拉克战争,但是两国的精英们却对民意不屑一顾。
失败的时刻是反思的时刻。这次投票给欧盟上了很好的一课。
可以说,“欧宪”虽然不可能完美无缺,但它符合欧盟各成员国的长远利益。从宪法本身看,欧洲选民们应该是找不到值得断然否决理由的,但问题恰恰在这里,法、荷这两个欧盟最早的创始国却执意断然拒绝,其原因和教训颇值得人们深思。
两国选民之所以说“不”,原因虽各有不同,但共同因素皆包括,部分民众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存在一种恐慌情绪,劳工阶层及年轻人尤其如此。他们担心欧洲一体化后,大量东欧劳工涌入到法国来,抢了他们的饭碗;而上了年纪的人,相对没有这方面的思想负担。
看一下这次法国公决投票的结果十分有意思:年轻人投反对票者多,年长者投赞成票者多;体力劳动者投反对票的多,脑力劳动者投赞成票的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投反对票者多,经济发达的地区投赞成票者多。
在法国人看来,经济全球化导致经济自由主义,而自由主义导致法国失去保护。欧盟大幅度东扩之后,经济比较落后的中东欧成员国,对欧盟财政预算、发达成员国的投资、就业和社会安全等领域,都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法国人似乎没有看到其中的好处,反而还降低了他们的生活素质,有很多人因为工厂向东欧迁移而失业。法国的中产阶级以及贫穷阶层大多有今不如昔的慨叹。
荷兰向来以宽容和自由度高而在欧洲著称,也是欧洲整合的坚定支持者。而现在荷兰选民也一反常态。他们最担心的是,宪法通过后,荷兰这么一个只有1600万人口的小国会失去“自我”,荷兰的影响力可能会边缘化。二战后荷兰政府总得听国民的,老百姓可以决定本国的命运。如果“欧宪”通过,小小的荷兰就好像被淹埋在汹涌的海洋里,随波逐流。
法、荷以大比例反对票否决欧盟宪法的事实,明显暴露了欧盟政治精英与普通公民之间的距离。众所周知,欧洲联合目标的设想和框架,都是精英主义的产物。从其创始人莫内开始,直到今天,欧盟一直依赖一群杰出的技术官僚和政治领袖,他们用智慧、信念、决心和使命感,在幕后悄悄策划、影响和推动着经济和政治联合的进程。
然而,这种成功却又导致了另外一面。欧盟的运作模式和发展使普通民众感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只是沉默的大多数,没有选择的机会,只能被动地接受自上而下的安排。久而久之,选民和与欧盟决策者之间的不信任感日益明显,彼此距离越来越大。他们把决策者看作是一个脱离群众的官僚集团,遇事独断独行,自行其是,不和老百姓商量。像欧盟东扩、欧盟宪法等大事,也根本不征求民众的意见,结果导致欧洲政治精英失信于本国民众。
在西班牙和意大利,精英与大众的鸿沟在美国攻打伊拉克问题上曾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虽然多数民众反对伊拉克战争,但是两国的精英们却对民意不屑一顾。
失败的时刻是反思的时刻。这次投票给欧盟上了很好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