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不复读

来源 :天津教育·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joj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复习作为教学中的总结环节,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高中生物学科复习教学一直以来存在一个弊端,就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错将“复习”当作“复读”,结果学生匆匆从第一课阅读到最后一课,根本没有形成系统的学习印象,实为复习教学的失败之笔。基于此,我提出了几点优化生物学科复习教学的拙见,大致如下。
  一、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念,认清复习教学
  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师,首先应当对“复习”这个概念有一个清晰的界定和理解,即“复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引导过程,其目的就是将学生以往学习过的知识连接起来,使其对旧知识记忆更加深刻、理解更为透彻,在学生的大脑中尽量形成一个系统而开放的知识网络。复习的过程,又可以分为单元知识复习、学期知识复习和高中阶段的总复习。由于每个阶段的复习内容以及学生面对的知识容量不同,因此,每个阶段的复习难度也就各有差异。我认为,高三生物总复习阶段尤为重要,但这并不代表高中生物教师可以大量采用“题海战术”和“填鸭式”进行复习教学。比如,很多教师认为,为了节省时间,不如直接给学生画好考试的重点,然后让他们背诵、默写,并且反复记忆一些生物实验操作步骤,以备考试。其实,新课程改革中早已明确,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应当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为基础,打破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现状。我认为,在生物复习教学中也应当如此。唯有教师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对高中生实施正确的复习引导,让他们学会自主整理复习知识,才算真正意义上的复习。
  二、积极结合视觉型媒体教学法,提升复习兴趣
  据相关的科学实验证明,视觉图片和影响带来的信息刺激以及信息量远比描述一段文字更加直观和迅速,也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所以,很多教师抱怨自己的讲课没有人听,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大部分的教师习惯了“板书 口述”的方式,板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传递了直观的视觉信息,但与视觉型媒体教学方法相比要差得多。所以,我建议,在实施高中单元复习、学期复习和高三阶段的总复习时,教师可以参考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生物复习、学习兴趣,避免“复读”的现象再次上演。
  比如,在复习高中生物知识“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方面内容时,就可以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回忆一下,在本章,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点?(勾勒起一个大概的印象)”,之后,在学生七拼八凑地回答出问题后再结合多媒体展示本章的几个重点知识,如下:
  教师可进一步针对每个小节的内容实施重点复习,比如,回忆“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时可提出以下问题:“酶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的?何为‘细胞代谢’?酶在细胞代谢中有哪些作用?酶的化学本质是什么?”此时可以结合多媒体技术展示两个视频,一个是洗衣粉溶解的洗衣过程,另一个是人类肠胃蠕动消化食物的过程。让学生分析这两个视频,自主回忆更多的生物学信息,提升复习教学的质量。
  三、制作思维导图,整理复杂知识点
  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思维概念图”,是一种源于西方国家的思维概念引导图示,直到20世纪80年代左右才得到学术界的肯定。思维导图在长期的实践和应用中不断被检验、修正和完善,在归纳和整理同类学科知识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需要用到更多的图形、线段和颜色,不同的图形组成了不同层次的概念,然后再以不同颜色的线型进行细分,直至形成一个系统而庞大的思维脉络图像。
  比如,在指导学生复习“遗传物质DNA”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先给出一些学过的生物概念,如染色体、DNA、蛋白质、脱氧核苷酸、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等,然后,给出一个思维导图的相关实例,让学生模仿例子自主制作思维导图,比如,一位学生是这样绘制的:
  高中生物新课程改革标准中曾提出,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更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而应用思维导图这种思维整理教学方法显然可以帮助提升生物学科复习教学质量,希望每一位高中生能够熟练应用好这种方法,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实现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
  四、制定错题集,时常翻阅,时时反思
  复习是查漏补缺的过程,对此,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考试知晓自己的不足,进而将考试中出错的问题整理在错题册中,每每查阅都能从中感悟出一些新知识,以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和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知晓自己存在的知识疏漏点,然后针对性地采取弥补措施。孔子曾经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并且古人还经常以“吾日三省吾身”作为警醒自己的座右铭,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自然也应当具有这样的学习改革意识,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和吸收他人评价,在错题的分类整理、记录方法、必要补充以及举一反三等一系列的反思过程中实现复习质量的有效提升。
  比如,生物学中的“遗传概率”问题一直是高中生学习中的难点,因为他们在很多情况下不懂得如何分析遗传可能性,有的学生甚至将“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混淆在一起,还有的是为了应付考试,直接采取背诵题目的方法,如此不仅束缚了高中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更限制了他们思维模式的锻炼和发散,有碍素质教育的落实。如,我选取了历年考试中学生容易出错的一道分析题:假设决定人有耳垂的基因为B对,决定无耳垂的基因b为显性,小明有耳垂,那么,小明父母的其中一个人一定有耳垂吗?其实,这一问题不难解答,只要学生能够联想到生物教师总结的知识点——“无中生有为隐病,隐病找隐女,父子患病为伴性;有中生无为显病,显病找显男,母女患病为伴性”,然后对题目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进行分析,找到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之间的关系,再代入某些个体具体的基因型,确定后,只需要将隐性性状的基因型写出来,再将每种有病和正常的情况单独计算出来,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即可。
  五、调整心态,沉着“备战”
  历次开展复习教学引导都是为了迎战考试,高三生物总复习阶段的考试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可以说,成王败寇,在此一举。只有背水一战,才能不留遗憾。但是,往期的期末总复习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其实,到最终的冲刺阶段,学生们需要的是更多的包容、放松和减压,而不是为学生开展大量的题海练习。概括来讲,心理疏导很重要。学生唯有放下心里的负担,沉着备战,调整好心态,才能取得一个好成绩。如何在生物复习教学中对学生实施科学的心理疏导呢?我认为,首先,应当告诉他们不要对考试存在恐惧的情绪,因为,由恐惧而产生的退缩、畏难心理仅仅会成为复习的负担,而无法起到任何积极的推动和改善价值,建议学生在情绪紧张的状态下可以适当利用课下的时间听音乐、观看电影或者是慢跑等等。其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一些有关生物科学家刻苦钻研科学实验,展开科学攻关的故事,比如,“籼型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进行了多次的生物科学实验,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最终以自己微薄绵力让国人不再担心粮食紧张的问题,成就了自己,也实现了人生价值。相信听过教师一番这样的讲解,学生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会更高。
  综上,生物学科是一门探索自然科学奥秘以及研究生物起源、发展和衰老、死亡、变异等过程的重要学科,所以,教学质量和复习质量都将直接关系学生的自主、健康发展。对此,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简单对生物复习教学策略进行了浅显的分析,不足之處还有很多,如有疏漏,还请同仁不吝补充。
  (责任编辑 林 娟)
其他文献
新课改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贯穿高中语文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各个部分。“课内外读物建议”部分,除保留原有《论语》《孟子》《庄子》外,增加了《老子》《史记》等文化经典著作,要求学生广泛阅读各类古诗文,覆盖先秦到清末各个时期。明确规定“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将原标准“诵读篇目”的建议改为“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推荐篇目数量也从14篇增加到72篇。由此可见,高中文言文的
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6 年以来,教育部联合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和《“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指出了要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  单亲家庭青少年是父母婚姻破裂或一方身故,从而导致的一种与生活于完整家庭的青少年不一样的特殊群体。以往对于单亲家庭青少年的研究,绝大多数以定量研究
社会高速的信息化发展,如何分辨良莠不齐的精神食粮,对于自我意识已经趋于成熟的高中生来说,无疑是一种考验。通过在高中校本课程中开设闽北地方戏曲音乐课程,并着重将南词戏实践于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唱上一段地方戏曲。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本土音乐魅力,更加了解闽北乡土音乐文化,增加青年一代的文化自信。  闽北历史悠久,是中国南方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其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区域个性,孕育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在闽北众多的传统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质化教学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个问题已成为阻碍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大学生群体有效传播的重要因素。对此,我们应实施差异化教学。在对天津科技大学调研后发现,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思政课教学模式的差异化。  高校本科思政课传统教学方式存在的弊端  本次调研以天津科技大学作为调研对象,在调研后发现其思政课程所采取的教育模式多为灌输式教育。这从表面上看似公平,但在本质上却存在着很大的不公平性
纵观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倾向于一成不变的形式,要么讓学生死板抄写单词,要么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文,要么就让学生重复做大量的练习题,长此以来,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日渐衰减,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然便难以达到借助作业优化学习的良好效果。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自身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进行了大量探索,现将小学英语作业创新策略的个人感悟陈述如下,以期起到抛砖引玉之效,切实推动小学英语教
研究缘由及出版背景  职前英语教师教育是近年来颇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教师教育研究价值与日俱增。教育关乎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的质量,教师质量有赖于教师教育的质量,教师教育始于教师的职前培养,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理所当然广受关注。  第二,外语教师专业发展持续受到关注。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背景下,我国不少行业对外语专门人才和懂外语的其他专业技术人才的需
[摘 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英语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对一线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核心素养—课程标准(学科素养)—单元设计—课时计划”是环环相扣的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其中教学活动设计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且始终围绕实现教学目标而进行,因此教学目标的制定尤为重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英语;教学目标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班主任工作的园地。如何轻松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就“流动日志”这一管理新招浅谈自己的做法,以及收获到的惊喜。  我们的故事,从这份班级档案开始。  班级:蒲公英班,曾用名:小豆豆班、绿芽儿班,年龄:4周岁,民族:汉族、侗族,国籍:中国、韩国。  对,你没有看错,我们班是农村小学独一无二的“国际班”,有韩国小留学生一名。除此之外,还有以下特点:男女生比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它常常和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恰当的时机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自治探索;合作交流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0-0043-02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写了一篇
新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初步學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基于这一要求,问题式教学的应用价值逐渐突显出来。因此,本文将以《圆的面积》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应该如何有效开展问题式教学。  简单来说,问题式教学,主要就是指将教材中主要的知识点以及学生需要理解和掌握的内容通过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并让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性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