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维生素,价贵效更高吗?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者咨询:我在一家跨国公司上班,每天工作十分忙碌,出差、加班是常事。我看见周围的同事都在服用维生素制剂,我也想服用。上网浏览后,我惊异地发现,维生素价格差别很大,天然维生素比合成维生素贵很多。我不明白,天然维生素和合成维生素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天然维生素价格如此高?是否它的实际功效比较好?哪些人更适合服用天然维生素呢?
  如今,市面上维生素补充剂种类繁多,价格差异很大。标明“天然”二字的维生素价格十分昂贵,相对较便宜的则多是“人工合成”维生素。如此大的价格差异,难道真的意味着天然维生素和合成维生素的实际功效有很大差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解开这个疑团。
  膳食中获取:真正的“天然维生素”
  维生素,也称维他命,是维持正常机体功能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是一类与机体代谢有密切关系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不能在人体内合成产生,或者因为合成量不足,因此,必须由外界补充供应。维生素又有天然和合成之分。
  天然维生素 原意是指人们食用的动植物本身含有的各种维生素。但由于这类真正的纯天然维生素在动植物体内含量非常少,为了方便人们服用,研究者于是采用物理和化学手段,将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浓缩精炼,同时加入其他相关物质,最终得到维生素含量较高的各种营养品。因此,现在广告中宣传的天然维生素,其身影中也隐藏有人工处理的“痕迹”。所谓“天然”也仅仅指原料产自天然,但在后期的加工提纯过程中,同样有化工原料参与。可见,真正含义的“天然维生素”只能从每日膳食中获取。
  合成维生素 是指按照天然维生素的特性,利用人工合成的方法生产出的物质,这些物质的化学结构与天然维生素完全一致。目前科学家已经成功合成出绝大多数维生素,就算是结构更为复杂的维生素E,也已经合成出其4个构型中生理活性最高的α构型。目前,医院、药房里销售的几乎都是合成维生素。
  天然与合成,“药效”毫无分别
  虽然说,天然维生素需要直接从动植物体内提取,生产成本较高,但如此大的价格差异,并不意味着天然维生素和合成维生素的实际功效有很大差异。事实上,单就物质本身而言,不同来源的维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作用毫无分别,仅有的一些差异也只限于吸收的程度以及生理活性等方面。
  吸收程度 合成维生素拔得头筹
  通常,食品中的天然维生素普遍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导致人体不能充分吸收。以叶酸为例,人体只能从动物肝脏中吸收大约10%的叶酸,而合成叶酸则可被加倍吸收。再比如,食物中的天然维生素B12吸收率约50%,而人工合成的可高达近100%。老年人维生素B12缺乏主要是由于食源性维生素B12吸收不良造成,而合成维生素B12的吸收效率可大大提高。唯一比较特殊的是,天然维生素E的吸收率是人工合成的3.5倍。
  生理活性 天然维生素胜出一筹
  天然维生素在生理活性方面的这种优势其实是借助了食物本身,因为食物中还含有大量的其他天然物质,这些成分与维生素会产生协同作用。例如,合成的维生素C中,除了抗坏血酸以及药物制剂所必需的基本辅料外,没有任何多余的成分。但植物中不但含有天然维生素C,还含有维生素P(生物类黄酮等物质,构成复合维生素C),能够有效提高维生素C的效用。再比如,天然维生素E中不只含有α构型,还含有其余三种构型(β、γ、δ),因此,天然维生素E比合成维生素E能产生更大的生理效应。
  稳定性 合成维生素更加稳定
  在維生素稳定性方面,通常人工合成的维生素中会添加阻止其氧化分解的抗氧剂等物质,因此,合成维生素更为稳定。而天然维生素则较易氧化分解,因此,天然维生素保质期相对较短,对保存的条件也要求更高,这也是导致其售价较高的部分原因。
  维生素缺乏,建议选择合成维生素
  作为日常预防保健,大家完全可以参照权威机构出版发行的《膳食指南》等科普书籍(如中国营养协会编著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1修订版),通过食物搭配、均衡营养,即可保证每日身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
  研究证实,当维生素缺乏时会导致代谢发生障碍,继而引起各种疾病。例如,缺乏维生素B1易患脚气病、神经炎、手脚麻木;匮乏维生素B2则易患口腔溃疡、口角炎、脂溢性皮炎等;维生素E是对微血管组织较多的部位,如眼部和肺部最具有保护功效。叶酸(也叫维生素M)具有抗贫血、维护细胞的正常生长和免疫功能,在妊娠早期还参与胎儿神经系统的形成,如缺乏易造成胎儿畸形。若体内维生素缺乏已影响到机体正常功能,此时,最好经过医生确诊,再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服用含量和纯度都非常高的合成维生素,这样才能保证剂量充足、疗效确切。
  当然,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天然维生素类保健品,但在购买天然维生素类保健品时,应选择质量可靠的产品,避免由于生产工艺不成熟导致维生素杂质含量过高,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切勿过量使用维生素!
  维生素种类繁多,根据其溶解性质,大体可以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B1、B2、B12、叶酸等),这类维生素如果摄入过量,较容易随体液排出体外,不会对机体产生较大危害。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等,由于它们更容易被吸收并分散到机体的脂肪组织贮存起来,因此,一旦过量,会对机体造成较长时间的伤害。如鱼肝油、维生素E等超剂量服用,甚至会导致中毒反应。
其他文献
孩子爱喝饮料,家长大有责任  超市货架上,饮料琳琅满目,放在最方便顾客拿取的地方;很多走在大街上的年轻人手里拿着饮料;电视里各种饮料宣传明星云集……如今,各种花色饮料层出不穷,或花哨或时尚的外表加上多变的口味,让很多中小学生爱不释手,甚至一些婴幼儿也受到影响。但是,爱喝花色饮料并不仅仅是孩子的错,环境、父母的影响不可小觑,如:  大多数花色饮料宣传都声称具有保健、益智、营养、助消化、健胃等功能,家
本刊2013年7月文章《夏季饮水2大原则:频繁、足量》中提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至少要喝6杯水(1200毫升),未设最高限。”有读者咨询:喝水多多益善吗?大量喝水会不会过量?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患者大量喝水安全吗?针对这些问题,本刊邀请作者再写续篇——  很多人可能连每天喝水1200毫升的最低要求都没能完成,却已经“高瞻远瞩“地开始担心:每天6杯、8杯、10杯……水喝下去,会不会过量?
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约为23/10万,占全国恶性肿瘤的7%~10%。因此,每位女性都应关注自己的乳腺健康,学会自检乳腺,防治乳腺癌发生。2012年1月9日下午3时,《大众医学》杂志特邀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吴炅教授作客“新浪微访谈”,就乳腺癌防治问题与网友交流互动。本期选登微访谈部分精华内容,与广大读者分享。  问:@svivi66:我有比较严重的
您多久健身一次?一个月、一周,还是每天?  您都在哪里健身?公园、小区里,还是健身房?  没想到吧,家里也是健身的好地方,不受时间限制,免遭日晒雨淋,避免路途奔波。但是,在家健身也有讲究,拉伸运动、有氧运动、力量训练,一个都不要少,还要注意避免运动中的各种误区。一起来练练吧!  居家有氧运动  为什么要进行“有氧运动”?  俯卧撑一做做100个,累得趴下,是有氧运动吗?不是!  跑步一跑跑1?00
近年来,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和人们消费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逐渐恶化,城市出现“灰霾天气、雾、沙尘”等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那么,灰霾天气、雾、沙尘有什么区别?这些恶劣的天气会对人们的健康有哪些不同影响,如何防范?  灰霾——混浊干燥  天气外观: 灰霾天气时,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呈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黑暗物
高跟鞋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就被女性奉为美丽、自信和性感的代名词。多年来,高跟鞋永远不乏疯狂的痴迷者,正如贝嫂维多利亚所言:“被人看见我穿着平底鞋,对我而言简直如同世界末日”。实际上,不仅是这些闪耀的明星,许多普通女性也都是高跟鞋的忠实“粉丝”。然而,大家是否意识到,高跟鞋带来的不仅有高挑挺拔的身材,还有对健康的诸多挑战。  生活实例:常穿高跟鞋,脚上“青筋”冒  年轻美丽的小慧是化妆品柜台的导购小姐
炎症:促进色斑形成    随着夏天的来临,美白和控油成了女士们最关注的问题。大多数人都知道防晒与美白的关系,却容易忽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轻微皮肤炎症。炎症,就是平时人们所说的“发炎”,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在皮肤上主要表现为红、肿、热、痛。能够引起炎症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等;物理性因子——紫外线、高温、低温等: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化学物质,如强酸、强碱等;其他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发病率增加,营养不良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年来,老年性肌肉衰减症引起了医学营养界的关注。    老年人肌肉衰减痘的表现和危害    研究表明,50岁以后,骨骼肌量平均每年减少1%~2%;60岁以上,慢性肌肉丢失估计30%;80岁以上,丢失约为50%。肌肉减少30%将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可出现肌肉松弛、皮肤皱褶增多、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
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攀升。经过肿瘤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生物靶向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手段的运用后,提高了肿瘤控制率,使得肿瘤的病情得到基本稳定、控制甚至治愈。尤其是对康复期的肿瘤患者来说,如何预防肿瘤出现复发或转移、恢复体力等成为这一阶段的首要任务。  饮食治疗正是康复期肿瘤患者的一项辅助手段,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中说:“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当地时间14时46分,东京东北部的宫城县外海发生9级特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地震后,震源附近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出现一系列严重故障,发生非常严重的核事故,造成广大地区空气,地表、食品和水严重放射性污染。  这次重大核事故发生在地震频繁的日本,尽管事故机组当时因地震停堆,并以应急电源带动冷却系统工作了数小时,但应急电源耗尽后,因作为应急的柴油机被海啸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