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患者小梁切除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后伤口的愈合以及瘢痕化。伤口愈合延迟,甚至不愈合将导致术后滤过泡的过度渗漏和术后低眼压,伤口过度愈合以及瘢痕化则会导致术后高眼压。临床上应用抗代谢药物,如丝裂霉素C(MMC)和5-氟尿嘧啶(5-FU)等可降低术后过度的伤口愈合以及瘢痕化,但是伴有低眼压、眼内炎以及感觉迟钝等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对抗代谢药物不敏感。研究表明,在小梁切除模型中结膜下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的单克隆抗体CAT-152能有效降低术后的瘢痕化,为青光眼术后抗瘢痕治疗带来了曙光,然而在临床试验中,其与对照组相比较并没有显著差异。近些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在小梁切除术后伤口愈合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中对小梁切除术后伤口愈合的机制和VEGF及其抗体贝伐单抗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