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滑菇生产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来源 :中国绿色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b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岫岩是传统的农业大县,人工栽培滑菇历史悠久。多年来,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农民的辛勤努力,岫岩滑菇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逐步走向了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发展之路,并成为岫岩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曾被授予“中国滑菇第一县”、获得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并被入选“中欧100+100”全面地理产品互认互保名单,如获得欧盟注册,便可在欧盟市场上享受法律保护地位,提升国际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但近年来,岫岩滑菇种植量呈现下降趋势,发展前景不容乐观。本人针对当前滑菇生产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使问题得到解决,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菌包培养;生产改进;越夏期管理
  一、岫岩滑菇生产存在问题
  (一)菌包培养期杂菌污染严重
  岫岩滑菇栽培主要以半熟料蒸料灭菌、露天开放式播种为主,因蒸料时冷空气排出效果不好,灭菌时间短,培养料灭菌效果差,接种后杂菌大量繁殖菌袋损失严重;露天开放式播种、堆垛发菌,放松管理会造成菌包二次污染。据不完全统计,滑菇半熟料栽培,因杂菌污染致使菌包完好率仅达70%,由污染造成减产超过20%。
  (二)菌包越夏期退菌现象普遍
  近年来,因地球变暖,夏季的持续高温,以及菌包内杂菌数量多,致使滑菇菌包越夏期间菌丝自溶死亡、退菌宣包现象严重,菌包损失率达到20%-30%,严重的已达50%,对岫岩滑菇生产构成严重威胁。
  (三)滑菇鲜品供应期过于集中
  岫岩滑菇产品以出口为主,出口量占总产量80%以上。近年来,国外对滑菇速冻鲜品需求量逐年递增,而对盐渍品及罐藏品需求量逐年递减。从价位来看,滑菇种植户销售鲜品利润远远高于腌渍品利润,但因鲜品上市集中,而加工出口企业短期加工能力有限,种植户不得不进行盐渍销售,投入增加、效益变低。
  二、岫岩滑菇生产改进措施
  (一)推广全熟料灭菌无菌接种
  传统滑菇半熟料灭菌,只能杀死杂菌营养体,不能杀灭孢子,灭菌效果差,而且露天开放式播种杂菌污染机率大;滑菇生产采用袋式栽培,全熟料灭菌、无菌条件下“点式”接种,不仅灭菌彻底、杂菌感染机率小,而且能加速培养基中活性碳源的转化,养分供应充足、均衡,菌丝体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夏季退菌宣包少,成袋率达95%以上。
  (二)科学合理安排菌包生产期
  滑菇菌包安全越过夏季的关键,是高温来临前菌丝必须吃透培养料并完成转色。滑菇半熟料灭菌开放式播种,为减少杂菌污染,播种期环境温度不能高于5℃,根据岫岩地区气候状况,菌包生产适宜时期为每年2月,最晚不能超过3月中旬;滑菇全熟料灭菌密闭接种,菌包生产期不能超过4月中旬,杜绝菌包内菌丝未满袋及未转色越夏;
  (三)严格把握蒸料灭菌各环节
  一是科学配置培养料。控制麦麸添加量为16%-18%,勿突破20%;石膏添加量1%,勿突破1.5%;含水量55%,勿突破58%,拌料要均匀一致,当天拌料必须当天灭菌。二是保证蒸料灭菌效果。半熟料灭菌一次散料不要超过10厘米,全熟料灭菌装锅数量不要超过5000袋,料袋堆放要透气均匀畅通,灭菌前要排净锅内冷空气和料内冷空气,灭菌期间不能掉温。三是及时出锅堆放散热。灭菌结束,待锅内温度降至70℃,立即抢温出锅堆垛进行巴氏灭菌,杀死沉落袋面杂菌营养体、抑制孢子萌发,同时要在堆上覆盖薄膜,防杂菌沉积于料包表面。
  (四)加强滑菇菌包越夏期管理
  随着地球变暖,越夏管理成为正季滑菇生产最关键环节。为了防止夏季出菇、夏季退菌宣包、夏季杂菌侵染,要围绕通风、降温和降湿,强化夏季管理。一是通风治百病。保证菌包通气畅通、不缺氧,托盘式栽培的菌包要层架式摆放,袋式栽培的菌包要3×3“#字”型堆垛,并控制垛高不超过6层,保证每个菌包通风良好;养菌棚薄膜卷至棚盖,棚四周底角遮阳草帘吊离地面50厘米高,确保养菌棚上下通风畅通。二是降温防自溶。为防高温造成菌丝死亡自溶宣盘,控制菌包温度不超过28℃,棚外吊挂遮阳网降温,棚外脊上安装自动喷灌设施,高温时段喷水降温。三是降湿防出菇。滑菇菌包在高湿、高温情况下会出现菌丝自溶宣包现象,菌包在高湿、大温差情况下会出现夏季早出菇和烂包现象,夏季杜绝棚内漏雨及雨水流入棚内,禁止向菌包上喷水降温。
  (五)大力发展滑菇反季节栽培
  滑菇反季栽培,菌包生产期为每年10月和11月,次年2月中旬开始出菇,可持续采收至6月中旬。滑菇反季栽培有三大优点,一是杂菌污染率低。菌包在低温时段接种、发菌、养菌,杜绝了菌包伤热和烧菌现象发生;发菌期空气中杂菌数量少,菌包污染废弃率在3%以下,菌包完好率高达95%。二是杜绝菌丝自溶。反季滑菇栽培发菌、养菌结束,直接开包出菇,不涉及越夏,杜绝高温期菌丝自溶死亡、退菌宣包现象发生。三是生物转化率高。反季滑菇栽培,不越夏养分消耗少生物学转化率高,而且出菇期长,采菇潮次多,菌包养分利用充分彻底,单产高。
  三、结語
  综上,在滑菇的生产过程中采用袋式栽培,全熟料灭菌、无菌条件下“点式”接种,科学合理的安排菌包生产期严格把握蒸料灭菌各环节,加强菌包越夏期管理,对滑菇的反季节栽培进行大力的发展,都是推动岫岩滑菇生产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胡祥鑫.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农家科技,2016.12.
  [2]高明月.滑菇生产存在问题及探讨[J].现代农业,2015.4.
其他文献
摘要:玉门市自2008年发展枸杞至今,境内枸杞种植面积已达21.2万亩,其中红枸杞18.2万亩,黑果枸杞3万亩,主要分布在花海镇、下西号镇、柳河镇、黄閘湾镇、饮马农场和黄花农场,形成四大种植片区。  关键词:玉门市;枸杞;产业现状;调查与浅析  第一片区是以花海镇的大畅河现代农业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辐射全镇及周边乡镇的产区,种植红枸杞5万余亩、黑果枸杞3万亩。红果枸杞主要在花海镇、柳湖乡,年产干果1
摘要:随着环保理念的加深,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充分利用植保新技术,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内涵及植保新技术在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在生态农业发展中植保新技术的应用,旨在为生态农业充分利用植保新技术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态农业;植保;新技术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们的生活需要的快速增长,对绿色食品需求日渐增高。发展现代农业、绿色农业、生态
摘要:火龙果属于多年生攀授性肉质藤蔓植物,果实清爽多汁,栽培历史悠久,可以连续采收三十多年,具有广泛的用途,被人们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食用、药用、果用、材用、油用等。但果火龙果要求温度及光照比较严格,一般区域采取露天栽培不能成功,近年来,火龙果南果北种规模发展势头迅猛,基于此,文章就火龙果大优质栽培技术进行深入分析,以此为火龙果在非适宜区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火龙果;大棚;优质;栽培技术;探究
摘要:淮山是福建省建阳发展的经济产物,其品质好、营养价值高的优点被人们所喜爱,并且长期食用淮山,还能够良好的降血压,对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都有着显著的疗效。本文结合了我镇和周围的环境条件总结了淮山高产种植栽培技术,通过整地、品种选择、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促进淮山的推广种植,获得增产增收。  关键词:淮山;栽培;措施  淮山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富含氨基酸、胆酸、维生素等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