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调查

来源 :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h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颁布实施以来,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然而,仍然有部分高职院校对体育课未能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其成为边缘学科。同时,很多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无论是从教材选用、教学组织还是教法及教学评价,都难以突破传统的禁锢,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从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深入了解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笔者近期对西安汽车科技职业学院、陕西旅游烹饪职业学院、西安海棠职业学院等院校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960份,有效回收率96%。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学生经过体育学习后,75%的学生并没有较好掌握运动技能,而约90%的学生没有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这表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已渐渐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因此,如何结合高职学生的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与方法,建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功能,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学校领导体育意识不强 据教育部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规定,三年制大专应该开设两年体育课,共计144课时。然而,据调查发现,近50%的高职院校并没有按规定课时设置体育课,而超过40%的高职院校没有开设体育理论课程,很多高职院校为了尽可能提高就业率,将教学过程中那些不能提高学生专业技能的课程删减,在此形势下体育课时大幅减少,甚至很多高职院校仅安排一年的体育课程。
  体育课在高职院校中处于较低的学科地位,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社会地位不高等情感体验,导致体育教师对教学工作产生消极态度,影响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协调 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切实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兴趣和能力。然而,就目前众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而言,学生手中有体育理论教材的院校占85%,而有46%的学生认为目前的体育教学内容不适应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与需求。受制于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体育教师能够开展富有创新性的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的空间非常小,体育教学内容的统一性和指令性制约着教学活动,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求,缺少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导致高职学生体育文化知识匮乏,体育欣赏能力不高等现象,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的不一致,难以实现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诸多要求。
  教学模式与方法缺乏创新 据统计数据显示:78.6%的高职院校学生对现行的体育课表现出较高的兴趣爱好,但这并不表明对体育教师教学效果持有同样态度。据调查,约41%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采取“填鸭式”教学,不顾及学生的感受与实际需求。众多高职院校将体育课理解为传授身体运动知识的过程,过于强调教学过程的规范化和程序化,片面强调统一性与规律性,忽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忽略学生的心理感受,禁锢了学生的头脑,难以营造生动、活泼的体育学习氛围,未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不利于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缺乏对课内外一体化课程体系的探索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体育课的有益补充,对传承体育文化、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特别是对有效发展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调查显示,94.8%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并愿意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这反映了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强烈需求。然而,目前各高职院校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呈现个人、分散的无序状况,91.6%的高职院校没有制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具体计划,也未安排专人负责此项活动,各高职院校对此缺乏实质性的探索和实践研究,未能形成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致使课堂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发展极不协调。
  教学评价不够科学 受传统体育评价方式的影响,高职院校体育考核内容与新课程目标脱节,注重对学生体能、技能的评定,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情感、合作与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这种只注重结果不考虑过程的考核方式,会抹杀受教育者的努力程度,容易挫伤那些基础较差、体能较弱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迫使他们逐渐远离体育,如此一来,学校体育教育的目标便会落空。
  体育经费短缺、基础设施落后 必要的体育经费投入是高职院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有力保障,然而,体育经费不足、场馆设施落后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随着高职院校学生人数的剧增,学生对体育活动内容和体育文化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使得原本就极为紧缺的场地、器材等基础设施设备更加捉襟见肘,极大地挫伤了学生锻炼的积极性,也影响着学校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提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质量的对策
  通过调查发现,体育教育虽然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课程的建设仍较为薄弱,尚未形成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相适应的课程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结合职业院校的实际特点,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与针对性的教学原则,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树立先进的体育理念与指导思想 将“终身体育”作为21世纪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结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色、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特征等因素,将锻炼身体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终身体育意识结合起来,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态度和体育实践能力,且根据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强化结合职业特点的运动能力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体能、职业竞争能力、职业意志力和职业保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加强有益于职业活动的运动技能储备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终生受益。
  丰富体育课程内容 依据《纲要》精神,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创新课程内容,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接受性,从面向健康生活和终身受益的角度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教学实践中可安排体育基础知识、体育保健、体育养生及体育欣赏等理论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与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树立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创新教学方法 树立开拓创新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检验教改计划的正确性,并不断修正具体方案中的不足之处,真正探索出一套适应高职院校特点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讲求科学性、灵活性与多样性,摒弃过去那种单一的教法,要融教学、娱乐、游戏、竞技为一体,建立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互动的多层次、多形式的因材施教的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使体育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实施课内外“一体化”管理 将课外体育活动引入教学计划,实现课外体育活动对体育教育的有益补充,特别是满足高年级学生的体育需求,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还可以成立体育俱乐部,采用体育部与学生社团相结合的组织形式,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充分满足各层次学生的不同需求,以利于学生自觉锻炼习惯的养成。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考核评价时要承认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看成是一个动态发展的个体,不仅要注重学期结束时技能的测试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幅度等非智力因素,从学生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合作和交往等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其学习兴趣。
  加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 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争取学校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加大学校体育场馆和设施的投入,增设学生喜爱的运动设施,扩大体育活动场所面积,优化场地场馆的管理机制,制定合理的开放使用时间和使用权限,充分利用体育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切实提高各项体育设施的使用率。
  总之,体育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应该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与未来需求出发,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身体素质,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质与身心健康水平,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其他文献
笔者阐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充分认识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二是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重点要落实“五到位”。三是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关键要注重的问题。
在投标前期,施工单位应该充分研究招标标准文件、施工建设图并且做好现场考察工作,以自身管理水平及市场价格行情为依据,做好投标文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提高中标概率
[摘要]文章从专业人才规格与专业教育目标需求的角度出发,以江苏省土建类专业群人才需求预测为例,进行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探索出一套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主体集合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的课程群体系,融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校内和校外二位一体的建筑类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职 建筑工程 专业课程群  [作者简介]肖凯成(1966- ),男,江西永新人,常州工程职业技术
泛光照明在建筑物设计的范围内是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用多种不同的灯光效果展现出建筑物的特点,为城市晚上的景色添加一份色彩,增强设计的总体效果。如何让城市晚上的景色更
[摘要]多模态教学模式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逐渐为高校的各个学科所广泛应用。文章正是基于其独特的教学优势,以探索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应该具备哪些综合素质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研究以期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供一点帮助或建议。  [关键词]多模态教学模式 高校教师 综合素质  [作者简介]张梦军(1973-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大学英语教研部副主任,讲师,硕士,研
我国建筑设计发展中,生态建筑理念日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和青睐,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如今,我国在建筑工程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等理念,且上述理念的应用极大
2005年3月9日上午,在安康市政府会议厅召开的"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市政府对全市工程植竹先进县进行了通报表彰,市长刘建明同志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亲手将一面"工程植竹先进县
清明过后,有幸和摩天岭自然保护区的同志,一道去林区进行野生动物的巡护监测工作。经过长途跋涉,到了管护站已经是黄昏时分,我们只好安营扎寨,等待第二天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