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夏天,四川省阆中市高三学生程仁远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整个村子都轰动了。程仁远的父亲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丧失劳动力,母亲为了给丈夫治病,常年在广东打工。在这样的寒门里,程仁远是如何逆袭成为学霸的?

2018年3月,本刊记者奔赴四川省通江县,揭开了这个寒门出贵子的惊天传奇:原来,当这个家庭濒临绝境时,是爷爷程守贤撑起了这个家。73岁老人犹如那熊熊燃烧的炉火,照亮了这个苦寒的家!那载着烤炉的车辙,碾过川东、川北的土地,碾出了梦想和希望……
2009年10月7日中午,程仁远喊爸爸程智吃午饭,屋前屋后找遍了,不见程智的身影。爷爷程守贤心里一咯噔,把碗筷重重地往桌上一放,说:“莫吃了!赶紧找人!”一家人连忙四下寻找,最后在离村子不远的嘉陵江边找到了程智。
时年64岁的程守贤家在四川省阆中市郊县。他当了8年兵,退伍后回阆中老家务农,和李秀芳组成了家庭,先后有了女儿程丽和儿子程智。程守贤跟一般的农村老人不一样,他骨子里有种不认命的劲儿。32岁那年他左腿股骨头坏死导致一级残疾,做不了体力活儿。为了养家,他去新疆玉石加工厂做了5年技术工,后来到大理市学习烤红薯的技术,最后在西藏林芝市落脚,以批发食材为生。
1994年,女儿程丽出嫁了。1995年,程智高考落榜后在老家种起了大棚蔬菜,往城里的超市供货。1998年,他和高中同学邓桂华结婚,生下儿子程仁远,一家人温馨而幸福。1999年2月,在外漂泊了半生的程守贤回到老家,灾难却不期而至。3月的一天,程智稍一活动就出现心慌、气促、胸闷的症状,还咯血,被诊断为风心病。没多久,他的心脏瓣膜也出现了严重的损伤,如不及早手术,极容易因心功能衰竭猝死。程智的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大棚也因没人管理家里没有种植了,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
邓桂华提出要外出打工,程守贤想到孙子程仁远还不到两岁,断然拒绝。他让儿媳在家照顾孩子,他去外面挣钱。程守贤辗转于各个建筑工地看管工地,省吃俭用每年节余一万多块钱。2004年3月,他又在战友的介绍下来到云南省瑞丽市玲珑福玉石加工厂上班,每月可以挣到4000块钱。为了省钱,他每年只在春节回一次四川。
转眼10年过去了,到2009年初,全家人齐心协力攒了15万块钱,准备春节后给程智做手术。哪料,程智再次发病。程守贤把儿子送进了川北医学院,经过急救,程智苏醒过来。程守贤希望医生马上给儿子做手术,但是医生告诉他,程智的病情有变化:他的左心室壁长了个直径1cm的肿瘤。鉴于他有十年的心脏病史,同时对心脏进行两次手术风险大增,最好采取保守治疗。程智断断续续住了半年医院,攒下的15万元花完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让程智基本丧失了劳动力,也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程智挣扎着要往河里跳,被妻子邓桂华死死扯住。程守贤铁青着脸,说:“莫拉,让他跳!我这把老骨头都还没死,他敢死?”程智停止了挣扎,抱头蹲下,嚎啕大哭。程守贤的语气缓和了下来,说:“以后莫要做傻事了……草怕断根,稻怕枯心。只要人不垮,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李秀芳和邓桂华连忙将程智劝回了家。回来后,懂事的程仁远跟爷爷说,他要辍学,打工帮家里挣钱。程守贤不同意。2009年11月,邓桂华去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她每月工资2000元,除去生活费,连程智的医疗费都不够。
12月3日,程守贤陪同儿子来到华西医院做检查。当晚父子俩来到天府广场,广场上人流如梭,不少是全家老小一起出游。程守贤看着别人家的幸福场景,不禁悲从中来。突然间,远处飘来一阵诱人的香味。原来,前面一位中年妇女支着炉子在卖烤红薯。如流的人潮簇拥而去,生意异常火爆。“烤红薯我也会啊!”程守贤如获新生般的欢呼起来。
从成都回来,程守贤绕着阆中城走了一圈,他惊喜地发现,偌大一个阆中城还没有一家卖烤红薯的。他欣喜不已,当即告诉女儿程丽。程丽疑惑地问:“你这把年纪了,未必想创业不成?”程守贤不服气:“秤砣虽小压千斤,胡椒虽小辣人心。可不要小看我这把老骨頭嘞!”程丽笑了,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她,拿出了1200块钱支持父亲。程守贤联系在昆明烤红薯的师傅彭应明,花了800块钱买回了一只烤炉,又花了300块钱买了辆二手三轮车,把烤炉固定在三轮车上。他从红薯地里挑了20斤红薯,又从市场批发了20个玉米棒子,当晚把红薯洗净,剥干净玉米棒子壳,并劈好了干木柴。
第二天天一亮,程守贤就推着烤炉来到了阆中人流量最大的东方广场,在一棵黄桷树下架起烤炉。市民们十分好奇,纷纷光顾,仅仅一个上午他就卖光了20斤红薯和10个玉米棒子。他去掉买玉米的20块钱成本,净赚130块钱。攥着厚厚一沓零钞,程守贤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家有救了。”
程守贤的家离阆中城有30里山路,他每天要跋涉3个多小时才能到城里。往返辛苦不说,还耽搁时间。于是,他和李秀芳分了工,李秀芳在家照料儿孙,程守贤在城边租了间民房。担心自己睡过了头,他买了部二手老人机设置好闹铃时间。从此,无论天晴下雨,人们总能在广场边见到这位须发花白的老人。他系着蓝色围裙,面色如烟熏般青黑,岁月的犁铧在他的脸上犁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有个周一下雨,程守贤趁着生意清淡回了一趟家。没想到,刚好碰上了老师家访。原来,程仁远成绩下降得厉害,2010年春季期末考试,他考了年级倒数、第50名。程守贤气得当场打了程仁远一巴掌,程仁远哭着躲到同学家不回来。
事后,程守贤才从孙子的同学那得知了事情原委。原来,村里别的人家都住上了楼房,只有程家还住土瓦房,程仁远还因穿姐姐的旧衣服,遭到同学的嘲笑,因此很自卑,上课也无法集中精力。程守贤对孙子说:“住新房算个啥!将来咱去城里买房,都搬到城里去住。”程仁远不信:“爷爷,你也敢想!”“有啥不敢?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程仁远似懂非懂点点头。

2018年3月,本刊记者奔赴四川省通江县,揭开了这个寒门出贵子的惊天传奇:原来,当这个家庭濒临绝境时,是爷爷程守贤撑起了这个家。73岁老人犹如那熊熊燃烧的炉火,照亮了这个苦寒的家!那载着烤炉的车辙,碾过川东、川北的土地,碾出了梦想和希望……
家不能倒!白发老人站成风中的一面旗
2009年10月7日中午,程仁远喊爸爸程智吃午饭,屋前屋后找遍了,不见程智的身影。爷爷程守贤心里一咯噔,把碗筷重重地往桌上一放,说:“莫吃了!赶紧找人!”一家人连忙四下寻找,最后在离村子不远的嘉陵江边找到了程智。
时年64岁的程守贤家在四川省阆中市郊县。他当了8年兵,退伍后回阆中老家务农,和李秀芳组成了家庭,先后有了女儿程丽和儿子程智。程守贤跟一般的农村老人不一样,他骨子里有种不认命的劲儿。32岁那年他左腿股骨头坏死导致一级残疾,做不了体力活儿。为了养家,他去新疆玉石加工厂做了5年技术工,后来到大理市学习烤红薯的技术,最后在西藏林芝市落脚,以批发食材为生。
1994年,女儿程丽出嫁了。1995年,程智高考落榜后在老家种起了大棚蔬菜,往城里的超市供货。1998年,他和高中同学邓桂华结婚,生下儿子程仁远,一家人温馨而幸福。1999年2月,在外漂泊了半生的程守贤回到老家,灾难却不期而至。3月的一天,程智稍一活动就出现心慌、气促、胸闷的症状,还咯血,被诊断为风心病。没多久,他的心脏瓣膜也出现了严重的损伤,如不及早手术,极容易因心功能衰竭猝死。程智的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大棚也因没人管理家里没有种植了,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
邓桂华提出要外出打工,程守贤想到孙子程仁远还不到两岁,断然拒绝。他让儿媳在家照顾孩子,他去外面挣钱。程守贤辗转于各个建筑工地看管工地,省吃俭用每年节余一万多块钱。2004年3月,他又在战友的介绍下来到云南省瑞丽市玲珑福玉石加工厂上班,每月可以挣到4000块钱。为了省钱,他每年只在春节回一次四川。
转眼10年过去了,到2009年初,全家人齐心协力攒了15万块钱,准备春节后给程智做手术。哪料,程智再次发病。程守贤把儿子送进了川北医学院,经过急救,程智苏醒过来。程守贤希望医生马上给儿子做手术,但是医生告诉他,程智的病情有变化:他的左心室壁长了个直径1cm的肿瘤。鉴于他有十年的心脏病史,同时对心脏进行两次手术风险大增,最好采取保守治疗。程智断断续续住了半年医院,攒下的15万元花完了。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让程智基本丧失了劳动力,也丧失了活下去的勇气……
程智挣扎着要往河里跳,被妻子邓桂华死死扯住。程守贤铁青着脸,说:“莫拉,让他跳!我这把老骨头都还没死,他敢死?”程智停止了挣扎,抱头蹲下,嚎啕大哭。程守贤的语气缓和了下来,说:“以后莫要做傻事了……草怕断根,稻怕枯心。只要人不垮,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李秀芳和邓桂华连忙将程智劝回了家。回来后,懂事的程仁远跟爷爷说,他要辍学,打工帮家里挣钱。程守贤不同意。2009年11月,邓桂华去深圳一家电子厂打工。她每月工资2000元,除去生活费,连程智的医疗费都不够。
12月3日,程守贤陪同儿子来到华西医院做检查。当晚父子俩来到天府广场,广场上人流如梭,不少是全家老小一起出游。程守贤看着别人家的幸福场景,不禁悲从中来。突然间,远处飘来一阵诱人的香味。原来,前面一位中年妇女支着炉子在卖烤红薯。如流的人潮簇拥而去,生意异常火爆。“烤红薯我也会啊!”程守贤如获新生般的欢呼起来。
老骥伏枥,熊熊炉火燃起希望之光
从成都回来,程守贤绕着阆中城走了一圈,他惊喜地发现,偌大一个阆中城还没有一家卖烤红薯的。他欣喜不已,当即告诉女儿程丽。程丽疑惑地问:“你这把年纪了,未必想创业不成?”程守贤不服气:“秤砣虽小压千斤,胡椒虽小辣人心。可不要小看我这把老骨頭嘞!”程丽笑了,经济条件并不好的她,拿出了1200块钱支持父亲。程守贤联系在昆明烤红薯的师傅彭应明,花了800块钱买回了一只烤炉,又花了300块钱买了辆二手三轮车,把烤炉固定在三轮车上。他从红薯地里挑了20斤红薯,又从市场批发了20个玉米棒子,当晚把红薯洗净,剥干净玉米棒子壳,并劈好了干木柴。
第二天天一亮,程守贤就推着烤炉来到了阆中人流量最大的东方广场,在一棵黄桷树下架起烤炉。市民们十分好奇,纷纷光顾,仅仅一个上午他就卖光了20斤红薯和10个玉米棒子。他去掉买玉米的20块钱成本,净赚130块钱。攥着厚厚一沓零钞,程守贤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家有救了。”
程守贤的家离阆中城有30里山路,他每天要跋涉3个多小时才能到城里。往返辛苦不说,还耽搁时间。于是,他和李秀芳分了工,李秀芳在家照料儿孙,程守贤在城边租了间民房。担心自己睡过了头,他买了部二手老人机设置好闹铃时间。从此,无论天晴下雨,人们总能在广场边见到这位须发花白的老人。他系着蓝色围裙,面色如烟熏般青黑,岁月的犁铧在他的脸上犁满了一道道深深的皱纹……
有个周一下雨,程守贤趁着生意清淡回了一趟家。没想到,刚好碰上了老师家访。原来,程仁远成绩下降得厉害,2010年春季期末考试,他考了年级倒数、第50名。程守贤气得当场打了程仁远一巴掌,程仁远哭着躲到同学家不回来。
事后,程守贤才从孙子的同学那得知了事情原委。原来,村里别的人家都住上了楼房,只有程家还住土瓦房,程仁远还因穿姐姐的旧衣服,遭到同学的嘲笑,因此很自卑,上课也无法集中精力。程守贤对孙子说:“住新房算个啥!将来咱去城里买房,都搬到城里去住。”程仁远不信:“爷爷,你也敢想!”“有啥不敢?没试过,怎么知道不行?”程仁远似懂非懂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