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云南绿色经济与建设生态文明探析

来源 :商场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是云南省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明确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对发展云南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云南 绿色经济 生态文明
  
  21世纪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趋势是发展知识型经济和循环经济。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把发展绿色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1999年,中共中央发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号召。云南省委、省政府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在云南省委六届九次全会上,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建设“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的三大目标。
  一、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目标及面临的问题
  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环境保护的总体目标,是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争取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环境质量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相同步,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云南省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资源环境的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在加快发展的进程中,资源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主要表现为:省内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资源产出率及利率不高。
  二、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对策
  1.建立生态安全绿色屏障。关于生态安全,一般认为包括两层基本含义:一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的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主要指环境质量状况和自然资源的减少和退化削弱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二是防止环境问题引发人民群众的不满,特别是导致环境难民的大量产生,从而影响社会安定(梅忠堂,2004)。从云南来说,要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森林灾害防治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六大林业生态工程。其中,退耕还林工程到2006年共投资49亿元,退耕还林农户139万户,完成造林1339多万亩,直接改善了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在金沙江、珠江、澜沧江、南汀河等江河流域投入1.8亿元,营造了163万亩防护林,成为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对云南生态安全的对策,除建设林业生态工程—绿色屏障外,还应制定云南地方生态安全法。云南是我国生物资源、水资源丰富的省份,是全国最富集和外在潜力最大的资源储备区,是中国未来20年最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云南的生态安全管理应根据生态治理和管理的需要,在生态规律的基础上,制定地方性法规或规章。
  2.建立有特色的绿色农业和绿色工业。从云南的省情出发,发展生态农业,体现了因地制宜、利用现代生态农业科学技术并与传统农业精华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了发挥云南各地的农业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优势,依据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要求合理组织生产,实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可持续发展。要发展云南的绿色农业,重点是开发和运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当前云南的生态农业技术主要包括以下12类:大田及园艺作物多熟种植技术;农林间混作和立体农业技术;稻田的生物共生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和动物及水产养殖技术;饲料再生技术;再生能源技术;生物养殖技术;生物防治及生物制剂应用技术;保土耕作及秸秆复合技术;节水农业技术;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温室与庭院利用技术。
  云南绿色工业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清洁生产”。传统工业污染的治理是在“末端治理”,这是一种被动的治理方式,投入高、费时费力,其最终的经济代价是昂贵的。企业普遍缺乏治理污染的积极性,企业生产与生态保护不能协调一致,而且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清洁生产应运而生。清洁生产兼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地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变有毒有害的原材料或产品为无毒无害,对环境和人类危害最小;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科学的改革与严格的管理,使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达到最小量;鼓励对环境无害化产品的需求和以环境无害化方式使用产品,环境危害大大减轻。因此,清洁生产方式可以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生产过程中就可以控制大部分污染,减少工业污染的来源,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具有很高的环境效益。而清洁生产可以在技术改造和工业结构调整方面大有作为,能够创造显著的经济效益。清洁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的一个重要表现,即是清洁生产技术、产品与设备等方面的国际贸易与合作日趋活跃,与清洁生产有重要关系的环保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环境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在云南省推行清洁生产技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优先战略标志。此外,建立无废少废的循环生产工艺,依靠新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处理和消除污染物,严格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占用浪费,也是云南绿色经济建设中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
  根据云南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特点和定位,云南的生态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围绕生态保护这一重点,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及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统筹规划、综合建设,培育优美生态环境,发展高效低耗的生态产业,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熊清华 程厚思:走向绿色的发展[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2]侯明明:把云南建成中国绿色经济大省的思考[J].生态经济,1999,16(04)
  [3]赵 斌:关于云南“绿色经济强省”之我见[J]. 今日国土,2003,(Z2)
  [4]李 华:论云南建设绿色经济强省及其机遇与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0,16(04)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护理及配合。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287例早产儿用双目间接检眼镜结合眼底成像系统进行眼底筛查、随访。结果287例早产儿中,有30例发
近几十年来,阵列信号处理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声纳、无线通信、麦克风阵语音处理和医学成像等领域。首先,为了获取更高的分辨率、更强的干扰抑制能力和更远的探测距离,现代阵
当前,急需一种有效的、可用于地表下通信与定位的技术解决震后、难后人员通信、精确定位、搜救等难题。然而,由土壤、沙石、水等复杂成分构成的地下通信介质严重制约现有高频
按照对进口项处理的不同,投入产出模型分为竞争型模型和非竞争型模型。本文讨论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价格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进口的作用。相对于竞争型模型,工资对价格的传导效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10月—12月收治的92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把患儿分为常规急救及护理组和中医急救及护理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教育领域提出的迫切需求。本文依据"新工科"建设中对工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结合现阶段工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对
曝气生物滤池是在普通生物滤池的基础上开发的污水处理新工艺。研究了两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生活污水时各级的启动状况,考察了出水中主要污染物和生物滤池内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
近年来,各级政府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列入重要日程,但由于多种原因,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和漏洞,危害着社会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本着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节约用地、提高小城镇经济效益、保证小城镇环境和生活质量等原则,合理确定小城镇用地规模,将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