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评价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对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接受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48例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 部分血运重建后6个月较术前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术前为(39.82±8.23)%、术后6个月为(48.10±7.19)%(t =4.
【机 构】
:
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23000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423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对高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龄冠心病)患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08-2011年接受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的48例高龄(年龄≥75岁)冠心病多支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术后6个月的随访结果.结果 部分血运重建后6个月较术前相比,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术前为(39.82±8.23)%、术后6个月为(48.10±7.19)%(t =4.31,P<0.01);脑钠肽明显下降,术前为(793.57±87.53) ng/L、术后6个月为(575.17±67.27) ng/L(t =5.27,P<0.01);校正的T波峰末间期(Tp-Te √RR)和T波峰末间期与QT间期的比值(Tp-Te/QT)明显下降,术前Tp-Te√RR为(147.81±17.32) ms、Tp-Te/QT为0.30±0.07,术后6个月Tp-Te√RR为(96.38±10.79) ms、Tp-Te/QT为0.25±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86、4.17,P均<0.05);术后6个月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较前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部分血运重建介入治疗可以改善高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功能和心脏电生理活动的稳定性,但不能改善患者的左心室重构。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腹直肌入路Kugel补片在老年腹股沟嵌顿疝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经腹直肌入路开放式腹膜前间隙疝修补术治疗老年嵌顿疝68例.其中手法复位5例,择期行无张力疝修补术.63例实施急诊手术,其中腹股沟斜疝55例,腹股沟直疝1例,股疝2例,腹股沟斜疝合并直疝5例.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时间为50~70 min,平均(55±10) min;住院时间7.0~10.0 d,平均(8.3±1.6)d.术后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实施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127例,其中肾结石93例,输尿管结石24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10例.结果 本组患者均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发生并发症17例:7例出血患者中,5例给予夹闭肾造瘘管而止血,2例经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彻底止血;3例感染患者经抗感染治疗而愈;3例术后残留结石中,2例通过体外震波碎
目的 乳酸清除率作为衡量全身组织乏氧时间和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可用于指导诊断治疗和提示预后.本研究旨在探讨严重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经早期目标导向治疗(EGDT)后,早期(6h内)乳酸清除率与患者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及机械通气治疗率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0年3月我院急诊科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64例,应用EGDT,计算早期(6 h)血乳酸清除率,按乳酸清除率四分位数由低到高分为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由多种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和CD3单克隆抗体等诱导而成的,对多种肿瘤具有杀伤活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其溶瘤活性具有非MHC限制性,并且能特异地聚集于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作用[J].CIK细胞是以CD3+ CD8+、CD3+ CD56+为主的一群异质性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活性、杀伤活性和广谱抗肿瘤活性.CIK细胞主要通过3条途径杀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房地产业与金融业之间也变得密切起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少不了金融业的支撑,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两者共同发展,房地产金融就顺势而生了,房地产业为房地产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大大的帮助,还促进了我国金融体系改革的进程。因此,本文从房地产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金融建议,促使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逐渐完善。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对策分析 一、房地产金融的概述 (
目的 评价合并3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2月于我院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同时植入主动脉球囊反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3支病变25例,非3支病变15例.对比分析3支病变患者与非3支病变患者的B型脑利钠肽、心功能、心脏不良事件等.结果 3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的B型脑利钠肽浓度[(
目的 探讨B型钠尿肽(BNP)与非心脏病ICU患者严重程度及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ICU病房的60例危重症患者,分别在入院时、24 h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及测定血清BNP浓度,分析两者与危重症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的时间等主要预后指标的关系.结果 60例患者存活42例,死亡18例,病死率为30%,其中死亡组APA
目的 通过修复再利用热回缩记忆膜技术,使其能够再利用的方法,从而降低放疗耗材的使用、减少患者的治疗费用,并分析因此产生误差的来源及大小.方法 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卸下,用剪刀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剪下,宽度约1 cm.再将重叠在一起的胸膜部分剪掉,然后将带有圆孔的胸膜和原来胸膜末端的部分放在约80℃水温中,待其软化后将二个断端重合用力挤压,使其融合在一起,再将胸膜两侧固定,用有机玻璃夹安上拧紧.
目的 通过对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新辅助化疗疗效分析,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RCC1)、核糖核苷酸还原酶亚单位(RRM1)表达在含铂方案化疗中所起的指导作用.方法 80例病理证实为NSCLC患者接受2周期新辅助化疗,化疗前均用分支DNA-液相芯片法检测ERCC1、RRM1表达,并均采用吉西他滨+顺铂(GP)方案;疗效根据WHO标准确定,CT增强扫描显示达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者为有效或稳
目的 探讨伽玛刀配合显微手术治疗跨矢状窦脑膜瘤的效果.方法 对26例跨矢状窦的脑膜瘤先行显微手术切除大部分肿瘤,残余部分再行伽玛刀治疗.结果 经5年随访,肿瘤消失8例,缩小11例,无变化5例,肿瘤复发2例.伽玛刀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利用伽玛刀配合显微手术治疗跨矢状窦的脑膜瘤,明显提高了治疗效果,并且降低了手术的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