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质测量工作在矿山开采中的应用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x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矿山地质测量工作有被喻为矿山“眼睛”的称号,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一项不可缺少的特殊性工作,它与矿山企业息息相关,贯穿于矿山的规划设计到开采结束直至闭坑,要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首先要从地质测量工作抓起。
  1.地质测量工作是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
  煤矿生产是一项地下施工的艰苦工作,危险性大。不确定因素多,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给巷道掘进、煤炭回采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给安全工作提出了一道难解的課题要处理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准 确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准确的地质预测预报资料是煤矿从事安全生 产工作最好的“预防”工具例如我矿采掘工程平面图底图上显示11221工作面前方有一大断层,设计部门根据该断层设计该工作面长度为1065米,然而我矿地质测量技术人员根据钻孔和地形地质图等资料分析,该工作面前方存在断层的可能性较小,于是我们决定采用超前钻探,根据钻探资料分析,该工作面前方断层不存在,于是我们和各部门及公司领导商议决定延伸该工作面,延伸后工作面长度增加了200米,减少了煤炭的损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了第一手地质资料,确保了煤炭的高效回收。
  其次,准确的测量为煤矿从事安全生产工作提供了可靠的安全技术保障,特别是井下导线点的高程点的精度控制尤为重要。没有高精度的导线点,必将给地质测量工作带来较大的误差, 也给生产工作带 来不必要的损失。有了精确的数据,才能使施工单位合理、有效地控制施工中遇到的复杂多变的地质条件,才能正确处理好贯通巷道的安全生产工作。我们在施工11191工作面上、下顺槽时,采用相向贯通,上顺槽施工完毕后进入切巷并掘进至下顺槽200余米处,由于相向贯通难度相对较大,为确保准确贯通,测量部门根据设计,对巷道的贯通点 进行了误差预计,在该巷剩余100米贯通之前,进行了2次复测工作,剩余50米贯通之前,又进行了1次复测工作,导线全长3000余米,资料都相互吻合,最终使得贯通工作安全优质的顺利完成,为我公司的 安全生产和正常接替提供了一定的保证。
  2.地质测量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力技术支撑
  由于煤矿所处地质环境不同,造成矿山开采煤层、开采规模、开采方式各不相同,且上覆地层的岩性、厚度也因地而异,故造成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程度和模式是有较大差异的,从而显示了地质测量工作在开采过程的重要性特别是地质测量工作不论在矿井前期设计规划, 还是在施工过程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按《矿井地质规程》要求,采区设计所需地质说明书应在两年前通知地质部门,并在正式设计前3个月提出采区地质说明书地质人员再根据精查报告及开采情况,对本域采区、 工作面及掘进巷道提供正确的地质预测预报,水文工作亦是如此,这些基础资料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必备材料。
  二是地测部门要对设计、施工、回采等部门提供的地质、测量资料的质量全面负责,如出现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时,需重新调查和分析针对每个掘进工作面,都要实际及时编录、整理,如发现疑难问题,及时向公司总工程师汇报,共同分析、研究,提出处理意见,使生产正常进行。还要经常分析研究周围已采工作面资料,结合现工作面的地质情况,预报未开拓区的地质变化,每季度末对该季度内的地质预报的准确程度做一次全面总结,为下一季度地质预报提供借鉴。
  三是在施工中,回采工作面设计前,必须根据已有的地质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在回采过程中。掌握工作面的地质变化规律,经常分析研究工作面有无影响回采的各种地质隐患,若有应及时提出补救措施。综采工作面必须用物探、钻探、巷探等方法查明工作面中间有无隐伏断层或陷落柱等同时还要根据地质资料预测工作面及掘进巷道内岩层、煤层的厚度和结构变化,观测搜集煤层伪顶和直接顶的岩性和厚 度变化,为顶板管理和安全施工提供强有力的依据。在每一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都要认真进行采后总结工作,对提供的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准确程度做出评价。另外,地质部门还要对有岩浆岩侵入的煤炭 测定煤的变质带范围及变质程度,测定煤层冲刷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薄 煤带范围对煤质及回采的影响,通过核实后的煤厚,计算工作面储量,为生产衔接提供可靠的依据。测量部门现场实测的数据,为导线布设,预计导线误差提供了基础性的资料 在煤巷每掘进50~80米,岩巷每掘进80~100米后应加测导线点,必要时还需安装激光指向仪,保证巷 道尽可能笔直,特别是皮带巷更应接近直线,以免皮带跑偏。地质测量图(包括地质剖面图、采掘工程平面图、主要巷道平面图、井上下对照图等)的及时绘制,为矿井的规划,开拓巷道的设计,巷道的立交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在井巷工程结束后,要及时将实际标定值与设计资料比较,计算偏差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误差较大,要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发生地测事故时,要实事求是,认真追查,查明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抓好责任落实,为以后工作提供借鉴。如果不及时校对和更正,必将对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3.提升地质测量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增强安全责任意识
  地质测量工作主要是为采矿工程服务的,煤矿的最终产品是煤炭,虽然地质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实际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由于地质测量工程技术人员专业单一,升迁空间机会少,造成地质测量技术人员流失大,改行的多,煤矿极为缺乏地质测量技术人员,现场无人管理,遇到地质条件发生变化了无人知道如何处置,给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从根本上解决地质测量技术人 员的待遇问题和地位问题,要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形成良性循环,要让地质测量技术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特长。在工作上、生活上和政治上等各个方面给予特殊的关心、爱护,让地质测量技术人员安心工作,努力专研。在关心爱护的同时,努力提升其社会地位,在社会上形成尊重人才、重用人才的良好氛围。另外,要提升地质测量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由于部分地 质测量人员认为地质测量只是为生产提供数据和服务,没有从安全生产的角度来提高自己的认识。要想改变这种观念,必须加强对地质测 量人员的安全知识教育,真正使他们认识到此项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 [科]
其他文献
喀纳斯湖被称为峡谷中的湖,是中国最深的高山淡水湖泊。那是位于祖国最西北角的人间仙境,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地方。  记得那天清晨,我们从贾登峪乘车盘山而上,我看到了路旁的卧龙湾水面宽阔平静,湾中有一个绿色的小岛,状如一只躺着的大恐龙。月亮湾形状好似一弯新月,十分美丽。神仙湾的水流异常平缓,微风吹来时碧波荡漾,阳光照射下湖面波光潋滟,仿佛真有神仙居住一般。  在半山腰下车后,我们沿着喀纳斯河畔的栈道一路走
舞蹈是人类社会活动中最早的艺术行为之一.据专家们考证;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而来的舞蹈,迄今为止,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距今已有五千年.上世纪70年代在我国青海省大通县孙家
文章以案例形式指导班主任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家庭矛盾纠纷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负担和影响.
“叮铃铃……”第二节课下课了,而下一节课又是令我十分十分讨厌的“第二课堂”。在“第二课堂”报名时,我本来想选自己最喜欢的科技课,谁知道这张报名单转到父母手里时,他们二话不说,立刻帮我报了英语班,并刷刷刷地签上大名。我一看,便不由得在心里生闷气,想到自己的英语又不是差到哪里去。何况这种英语班本来是让尖子生来扩大知识面的,我这个中等生来上课肯定感到吃力。我越想越生气……忽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个念头——
《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提出“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的理念,即以积累学识来储存“珍宝”,以斟酌辨析各种事理来丰富增长自己的才学,以研究阅历各种情况来进行彻底的观察。因此,要提升写作素养,必须注重阅读积累。然而,大部分初中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的现状不容乐观,作文题材陈旧泛滥。笔者认为,可以从课程资源的选取、重组方面寻找突破口。  一、重组原则  随着课程建设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育信息化程度的
期刊
以培育纯黄色的紫斑牡丹为育种目标,采用亚组间远缘杂交育种的方法。以乳黄色的紫斑牡丹“祥云”作母本,金黄色的大黄花牡丹(肉质花盘亚组)作父本进行杂交育种。 To cultiva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进入高中,很多同学对地理这门课程有很高的热情,但是随着后来学习难度的增加,知识点的增加,学习要求的提高,地理不再是平常见到的简单自然景象,也不再是对生活常识的阐述,而是探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