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铃状”偶氮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来源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fwgc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37年,Hartley研究了光对偶氮苯N=N双键构型的影响,随后开展了广泛的偶氮方面的研究.偶氮苯衍生物作为一种分子开关,它可以受不同波长紫外光照射而产生不同的顺、反构象,可以应用于信息存储记录、光波导材料、滤光器和耦合器材料、光开关材料以及光可控的“分子剪刀”等方面,但偶氮苯作为分子开关,其反式异构体在室温下可以稳定存在,而顺式异构体在室温条件下只能存在几分钟或几天,大大制约了其应用.
其他文献
采用水(溶液)/Triton X-100/环己烷/正戊醇微乳体系, 制备片状PbSO4纳米晶, 并利用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考察并初步讨论了微乳体系中几种因素对其尺寸及形貌的影响以及PbSO4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锚定于二维无限大表面上的聚乙烯分子链的聚集和有序化过程. 聚乙烯链与表面的相互作用采用一个以平面法向距离为函数的势能表达式S(z). 以均方
利用2-甲氧羰基乙基三氯化锡与硫代水杨醛缩邻氨基苯酚(H2L)进行反应合成了标题配合物[2-(2-羟基苯基)亚氨甲基苯硫酚根(2-)-N,O,S](2-甲氧羰基乙基-C,O)氯化锡 CH3OCOCH2C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