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厚低降速带区地震采集技术试验研究

来源 :石化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高岗区普遍存在厚度超过100 m低降速带,由于存在4个自由界面,导致面波、多次波发育。其表层吸收衰减极为严重,地震资料属于极低信噪比地区。通过试验研究,巨厚低降速带采用多井组合激发,采用宽线大组合、高覆盖的观测系统,提高了资料品质。试验结果表明,在极低信噪比地区激发和接收工艺改善潜力有限,叠加次数与观测系统方式才是决定性因素。
其他文献
尝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对南京地区的雷暴天气进行预报。南京站的探空资料(每天08时和20时各一次)可以反映雷暴发生前大气层结的初始状态,而江苏省闪电定位网资料则可以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