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

来源 :医学美学美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肿瘤患者进行干预时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有效护理方法探究.方法:本文在2017年3月到2018年6月进行立项调查,将在此期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按照奇偶数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奇数组为观察组,偶数组为对照组,每组患者28例.所以患者需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此过程中对观察组配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经过干预以后,满意患者26例,满意度为92.86%,对照组干预之后满意患者19例,满意度为67.86%,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干预以后出现相关的并发症3例,发生率为10.71%,对照组并发症10例,发生率为35.71%,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对肿瘤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时候,通过为患者落实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值得推广.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临床上应用纳洛酮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人民医院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的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进行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氧流量为1~3 L/min,给氧浓度为25%~35%,积极对抗感染,止咳化痰,保持酸碱及电解质平衡,解痉平喘以及营养支持